美國人有著「幼稚」的基因,它並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權勢、階級、學歷、身分,或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弭。(美聯社)
美國萬聖節將至,社區家戶應景裝飾接續開展,小至門口點綴性質的南瓜臉,大至鬼里鬼怪的充氣玩偶幾乎占去半座前院。節慶緣由自有它的來龍去脈,擺飾品呈現意象多半關於「死亡」,但表現手法倒是一致的稚氣卡通化。
此地軍事、文化、經濟、外交上的野蠻性格,確實是強國代表;但國民生活內容細節,卻處處充滿幼稚風味。好萊塢近年賣座電影,多的是就地取材傳統連載漫畫,某種程度美國人反而是以那些超能的、虛構的、繽紛的、華麗的角色,向外人示範美式英雄主義。
為了萬聖節慶,可以舉家老小一起變裝逛動物園;在熙來攘往的紐約中央車站,把自己精緻地裝扮成一具喪屍,供人側目、拍照,其費心恐怕已超乎一段隨興的玩笑(下方影片)。
今年中上映的美國電影《貼背戰》(Tag),故事敘述五名好朋友從小學開始,及至成年,每年5月都會進行一場鬼抓人遊戲,當鬼的人,會趁其不備,突然現身抓住正走路上班、或正在開會,甚至婚宴中那個當「人」的朋友。劇情評價好壞參半,但它竟是取材2013年1月《華爾街日報》上一篇真人真事改編,也就是真的有人玩這遊戲,還登上報紙成為新聞。
真實情節是10個美國人,從70年代起,每年2月都會玩狩獵遊戲(下方影片為當事人訪問),其中一人是獵人,其他人是獵物,獵人必須在一個月內抓到所有人,30年來樂此不疲,狩獵者會在朋友的停車場對其突襲,或冷不防抓住在路邊等人的朋友,抓人行動不限場所,可以是百貨公司賣場,高爾夫球場,三溫暖的淋浴間,狩獵者甚至還會喬裝成老太婆,或是球場上的吉祥物,只為順利達成抓人任務。他們以此維繫友情,還被稱之為「以創造性方式維持高中友誼的一群人」。
以電影劇情觀之,成年人之間如此遊戲,實在無聊至極,更何況這是真人真事,放諸現實世界,顯然是吃飽太閒。不過,這又剛好印證了美國人儘管擁有令人震懾的政經武力,渾身上下充滿專橫的氣質,很多人則又稚氣未脫,隨時隨地都忘卻不了小學生般的胡鬧笑料,而那幾乎已為一種典型美國人的言語和行為方式。
借用史丹佛大學教授哈里森在《我們為何膜拜青春?》(Juvenesce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Our Age)一書裡的描述,他提到我們這個時代雖然遠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成熟,但同時又有社會集體幼兒化(infantilize)的趨勢,也就是我們祖父、曾祖父輩可能青少年時期看起來就像個大人了,但他們的後代們,在年紀變老的同時,無論內在還是外在,都比古早同年齡者更加「年輕」。我們每個人可以說正活在一個人類文明「返老還童的時代」(age of juvenescence)。
而這「返老還童時代」的始作俑者,正是始於二次大戰後的美國。後有書評衍伸詮釋,認為以哈里森論點所言,全球文化無疑已呈現出一種返老還童化的趨勢,或者借自科學用語的「幼態化持續」(neoteny:指將幼年生理特徵保持至成年),這現象甚且遍及我們的歷史和文化之中。至於那返老還童化,或說幼態化持續,也就是哈里森所認為的等同於「美國化」。
這看似略帶繞口的描繪,任何人一旦親臨美國,應該很容易就能獲得實證體驗。美國人確實有著「幼稚」的基因,它並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權勢、階級、學歷、身分,或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弭。只不過,由此而來的表現,當然不會只是可愛的萬聖節死亡裝扮和卡通人物的英雄,或是不知所以的貼背戰遊戲,有別於東方情境鼓勵一個人沉穩內斂、老成持重,「返老還童」的美國人,不僅在外觀上變得年輕、行為上存有幼稚,心智、生活方式亦復如是。
哈里森對「返老還童化」現象的影響正反持平,倒是點出了「青春」-永遠是文化創新動力與天才火花不可或缺的要素。美國人是幼稚的,但幸而並不是人人都是「巨嬰」,更幸運的是,不少人知道把「幼稚」用對地方,換來的就是這國家各領域未見枯竭的新鮮感。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