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摩蘇爾城(Mosul)裡的伊斯蘭國聖戰士。(湯森路透)
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S)透過招募國外聖戰士來補充兵源,其「魅力」之大,宛如一場噩夢,從戰場返鄉的「聖戰士」也成各國政府棘手問題。不過,3年來伊斯蘭國戰場失利、控制區內石油產量下降,已無法有效掌控龐大士兵。
即使高層一再放話宣稱戰士皆平等,曾是伊斯蘭國重要兵源的外國聖戰士卻與本地士兵發生衝突,內部分裂使戰事節節敗退。8月,伊斯蘭國在伊拉克打輸3場戰爭,失去了2座城鎮,以及30個以上村莊據點,愈形擴大了外籍傭兵與IS聖戰士間的齟齬,曾是最佳宣傳代言人的IS外籍傭兵團,如今已留不住,在在顯示IS的氣數將盡。
外國聖戰士與本地士兵合作困難,經常為了爭奪利益、權力起衝突。舉例來說,吉爾庫克(Kirkuk)南方的阿莉絲油田(Alace Oil Fields)原為伊斯蘭國走私石油的轉運站,2015年卻發生了阿爾巴尼亞以及俄羅斯聖戰士殺死3名本地士兵的事件。
伊斯蘭國軍事人員報告指出,雙方因前線作戰策略意見不合而發生衝突,本地士兵拒絕服從外國聖戰士的命令。然而,當地居民卻指出衝突事件起因於石油利益。
「伊拉克士兵將石油賣給負責運送的卡車司機,司機通過摩蘇爾城市(Mosul)時,另外一群早已收取賄賂的士兵會放水讓司機通過,外國聖戰士卻堅持額外檢查卡車,完全是商業利益作祟。」曾在當地運送石油的卡車司機阿巴斯(Muzher Abbas)說道。
Now that ISIS is not as rich and powerful as it once was, it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buy its fighters' loyalty. https://t.co/10NHDjkiif
— Foreign Affairs (@ForeignAffairs) 2016年9月28日
伊斯蘭國依國籍劃分士兵職位:美國人、歐洲人、東歐人(俄羅斯、車臣人)通常在簡易爆炸裝置(IED)工廠、訓練營、以及前線軍事基地負責中階的行政職務;中亞人經常執行自殺炸彈客的任務;本地的阿拉伯人則任職領導階層,否則即是最低職務。
巴希爾(Bashir)以及辛賈爾(Sinjar)的兩場戰役中,領導階層同意授權外國聖戰士主導戰事,最終卻都以失敗收場,職位制度備受質疑。
4月10日,原負責領導巴希爾戰事的外國聖戰士(俄羅斯人、高加索人、中亞人、車臣人)在庫德族自由鬥士(Peshmerga forces)、什葉派民兵全員動員部隊(Hashd al-Shabi)進攻前4小時落荒而逃,留下來的本地士兵沒有彈藥、缺乏補給,更沒有高階武器進行反擊,最終失去極具戰略價值的村落。
辛賈爾戰役更是慘烈,外國聖戰士(法國人、俄羅斯人、美國人)開戰前偷走7萬美元,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剩下的士兵不到一天就棄守。
When you think politics was an action which has deepened the catastrophe on all kinds of people's categories you will know it's #Sinjar city pic.twitter.com/1O5ZQLRJj4
— Hussam Alahbabi (@hussamalahbabi) 2016年9月27日
外國聖戰士的行為颳起一套陰謀論說法:外國聖戰士替母國政府工作。前伊拉克軍官解釋:「哈加鎮(Hawija)謠傳,外國聖戰士的旗子塗了含磷物質,傳送信號給美國為首的戰機聯隊,所以那些戰機才不會砲擊他們所在的基地。」
Today over 450 IDP families flee ISIS in #Hawija and reached the areas that under #Peshmerga's control. #KRG pic.twitter.com/8moQgB8SI7
— Lawk Faris Ghafuri (@KawlF) 2016年9月27日
戰爭失利後,伊斯蘭國高層撤銷外國聖戰士的管理職位,將他們分配到無利害關係的工作,本地士兵的職位順勢而起。然而,外國聖戰士持續進行小型破壞,9月,一名沙烏地阿拉伯籍的外國聖戰士甚至拆除了逃脫隧道。
外國聖戰士曾是伊斯蘭國主力之一,目前看來可說弊大於利,隨著外國聖戰士於組織中逐漸失寵、沒落,伊斯蘭國本身可能就此走向毀滅。
等待命令的伊拉克特種部隊。(湯森路透)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