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打從成立一開始,要做的就不只是手機公司。(攝影:林思怡)
說到小米,你想到的是什麼?是嘴巴吃的小米,又或是讓「米粉」漏夜排隊也要買到的小米手機?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誕生於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僅花8年時間就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小米創辦人暨執行長雷軍7月以195億美元(約新台幣6040億元)的身價排名中國富豪榜第6名。
小米的成功要素不勝枚舉,除了他們對細節與完美的苛求,「產品沒做到99分都很難上市」,還包含他們的5%「厚道」原則。
小米不僅是手機公司,也同時是硬體、新零售和互聯網三位一體的公司。雷軍曾說過,小米只賺5%的硬體綜合淨利潤率,暗示出小米不靠硬體賺錢,目前主打的智慧家電和物聯網(IoT)才是小米的重點。
走進小米總參,桌上羅列小米各系列手機與智慧家電等多款商品,令人注目的卻是牆上一個個電路板與零件。
小米的公關講師強調,小米產品「真材實料,經過美學工程師的精心設計,要求表裡如一,即使在客戶不在意的地方也要用心。」希望能以「高顏值、高創新、高性價比(C/P值)」的全方位產品滿足核心消費者日常所有需求。
以小米MIX系列手機為例,機身材質為全陶瓷,使用者形容觸感「溫潤如玉」,而且耐磨性佳、散熱程度好。
手機螢幕則打破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設計,去掉聽筒和距離感應器,並將前置攝影鏡頭放在手機右下角,大幅提升螢幕佔比。
小米MIX 的法國總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曾說過,那是他最為驕傲的設計作品之一。而在2018年2月,德國慕尼黑國際設計博物館正式將小米MIX收為館藏。此前,小米MIX系列已經先後被芬蘭國家設計博物館和法國龐畢度國家文化藝術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收藏。
不過小米有名的不只是手機,還有囊括多項知名設計獎的產品,以簡潔俐落的設計刻畫出現代科技感,而飽滿圓潤的線條卻是如此溫暖可親。
從中國製造提升至中國設計,小米設計出的開創性商品族繁不及備載。光是獲得德國iF產品設計獎的智慧家電就多達16款,當中包含榮獲設計金獎(Gold Award)的米家LED智慧檯燈。
日本松下集團社長津賀一宏2017年到訪中國時,指名要到小米的旗艦店參訪,得知小米還沒推出洗衣機時甚至鬆了一口氣,要身旁的隨從人員吩咐「加緊腳步」推出正在開發的洗衣機,由此足見小米設計的影響力愈發蓬勃。
「如果他只認可價值符號,那可能不是我們的用戶。」小米公關講師說,小米的用戶是會自主區分想要的事物,注重產品、注重顏值、注重真實體驗的人。
從一早刷牙洗臉使用的牙刷、出門上班上學所需的霧霾口罩、空氣淨化器,再到回家時煮飯用的電飯煲、打掃的掃地機器人,以及休閒娛樂的小米手環、自拍桿、攝影機與VR眼鏡,小米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只要是小米用戶需要的,我們都會做。」
不過小米不會從中謀取「暴利」。誠如購買小米智慧檯燈的顧客所說:「小米是唯一得過設計金獎,但我刷卡時一點壓力都沒有的公司。」米家LED智慧檯燈售價僅人民幣169元(台灣售價995元)。
小米產品售價低到曾引起內部爭論,不過小米創辦人雷軍說:「要讓每個人享受科技的樂趣」。小米產品就如同可口可樂,無論是總統或是一般民眾,都能花幾塊錢感受商品帶給人們的價值。
打從成立的一開始,小米就定位為創新的互聯網公司。現在小米的官方網站則是全球第8、中國第3大的電商網站。
小米2014年推出生態鏈計畫,將小米的方法論複製到100家企業,透過類似創業孵化器的角色,投資入股其他公司,並提供小米的資源,讓該企業團隊推出更好的產品。
最初小米從手機周邊開始打造生態鏈,比如與紫米科技推出的行動電源,接著第二環是與智慧家電相關的硬體,比如空氣淨化器、小米電飯煲等,最後第三環則是毛巾、牙刷和枕頭等生活用品。
小米2017年營收破1000億人民幣,花了7年的時間達成此目標。而同樣的門檻,蘋果花了20年、Google為9年、阿里巴巴17年、騰訊17年,華為則用了21年。
其中以小米手環、電飯煲與掃地機器人等IoT產品為最具開發潛力的業務。小米執行長雷軍2017年11月在首屆小米IoT開發者大會上表示,目前小米是全球最大的智慧硬體IoT平台,平台聯網設備超過8500萬台。
小米全球的活躍用戶數超過3億,累積了大量數據,並在2年前開始布局人工智慧,推出小米AI音箱「小愛同學」。此外也與百度聯手,日後將共同深探人工智慧(AI)與IoT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