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係升溫,讓美方對台鬆綁武器系統相關的關鍵性組件,這讓研發10多年的雲峰中程飛彈可進入量產外,也一併進行技術上的升級;圖為天弓一型飛彈射擊畫面。(國防部提供)
2013年通過作戰測評的雲峰中程飛彈,當時因兩岸關係和緩而暫時性且政策性的停留在研發中,在中科院隨時可以啟動量產的能量下,加上台美關係的升溫,美方對台鬆綁武器系統相關的關鍵性組件,讓研發10多年的雲峰中程飛彈進入量產的同時,也一併進行技術上的升級。
中科院研發地對地飛彈早在1970年代開始,當時以代號「青蜂」研發射程110~180公里的短程彈道飛彈,雖經試射成功,因射程太短雖在國慶閱兵亮相並未量產。到了1980年代是以代號「天馬」來研發射程1,000~1,200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並進入導控系統整合與飛彈載具製作。
到了1990年改以代號「逖靖」持續研發並進入進入固態火藥片製成與導航系統的整合,其間發生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前,時任總統李登輝下令中科院,以現有研發彈道飛彈的技術,將多枚天弓一型飛彈改為短程彈道飛彈。因衝壓引擎研製成功,高空高速巡弋飛彈概念提出並進入研發,固態燃料亦技術成熟。
1996到2000年其間再以層系與擎天專案,分別結合探空火箭與層系反彈道飛彈計畫,測試飛彈彈體在高空飛行各項數據。到2003年再以擎昇專案為主計劃研發超過1千公里的中程攻陸衝壓飛彈,直到2013年完成作戰測評,國防部以「雲峰專案」為量產代號,但時任總統馬英九未核准。
由於雲峰中程飛彈經過10多年的研發,2014年未順利進入量產,為維持研發能量與性能提升為重點,國防部分別以國防工業基金的科學研究案,以及微衛星等專案來維持雲峰飛彈小組的運作,只是不能進行飛彈實體測試,僅在實驗室就各項性能提升技術進行研發。
但其間受到2007年時任總統陳水扁提出公投入聯,被美方認為是觸及紅線,全面管制輸台武器系統的關鍵性組件與控制介面等技術,讓研發的中科院只能透過歐洲與俄羅斯的以第三地的迂迴方式來採購,尋找相關的組件。
隨著美台關係升溫,「台灣旅行法」生效,美國對台管制多年的武器關鍵組件和材料的禁令的鬆綁,多項屬於飛彈使用控制介面的組件由美國務院改為美商務部核定,讓中科院取得各項飛彈所需要的導航零組件與技術更為順暢,因此包括了雲峰中程飛彈、雄二E巡弋飛彈等各式飛彈都能更換其過時的零組件,提高其性能,讓中科院研製的各式飛彈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