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拿「美國籍」在測驗你

黃天亮 2018年11月17日 00:00:00
一直以來,當有人取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綠卡)或是公民資格時,總是會得到許多人的祝賀。(維基百科)

一直以來,當有人取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綠卡)或是公民資格時,總是會得到許多人的祝賀。(維基百科)

看到不少人在討論川普打算簽署取消基於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屬地主義」(任何在合眾國出生或歸化並受其管轄者,均為合眾國及所居住州公民。)的行政命令。先不論行政命令是否會和憲法抵觸,或是會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不溯及既往),我比較想用一個人性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台灣做為一個小國,又有一個隨時想要併吞掉它的惡鄰居中國,人民想要尋求另一個國家的保護其實很容易理解。以美國來說的話,一直都有人經由留學、工作等等方式移民取得國籍,或是直接過去生小孩幫未來舖路。

 

不論何種方法,幾乎都有一定的難度。這也難怪當有人取得永久居留權(綠卡)或是公民資格時,總是會得到許多人的祝賀。從某個角度來說,可能算是另一個比台灣國籍更好的安全保障吧。

 

前陣子學到一個名字叫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通常發生在出生地、生長地和生活地不同的人身上,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有的人在美國出生,卻從小在台灣生長,因為有美國籍,所以可以免去和簽證奮鬥的折磨和痛苦,不過認同比較偏向台灣。有的人在台灣出生長大,但很小就當小留學生,思想上很接近美國人,但後來還是進入和簽證奮鬥的修羅場,和其他從小在台灣出生長大,後來過來美國讀書工作的人一樣。這些人很有機會在環境轉換的時候面臨到「自己是誰」的問題。

 

後來發現,就算一輩子都在台灣,也可能會面臨到認同危機,只是狀況比較輕微。例如我在高雄市出生、高雄縣長大,高中在高雄市就讀,大學以後到工作都在台北。我生長的記憶都在高雄,但生活打拼的記憶都在台北,對台北的路比對高雄的路還要熟。我可以對台北市政表達意見嗎?我又不是台北市民;我能夠對高雄市政說三道四?我又不住在高雄。

 

回來說到美國,我覺得川普的這個想法某種程度上是在測試人性。應該是說,他從上任到現在很多資源分配政策,都在挑戰人性的極限。如果美國的政策真的照川普的想法來執行,那我想很多現在在美國生活的人都不會在這。因為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本來受益於自由派政策的人反過來變得保守了。

 

利益是永遠不會變的,變的是所擁護的價值。當利益和價值衝突的時候,人性的真實面就彰顯無遺了。我之前去加州見了一些台灣朋友,其中一個人就說,加州政壇基本上被民主黨把持,他們淨幹一些劫富濟貧的勾當,把我們的努力成果奪走分配給那些遊手好閒的人。我們常常很容易可以看出來哪些人支持和反對社福政策。社福政策的宗旨其實是在降低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而不是以搶奪誰的資源為目的,但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台灣四百年來的歷史,經過許多外來政權的統治,直到現在似乎可以當家作主,但內心總是永遠在那個不安定的狀態,或謀求安穩,或衝撞體制,或殺出血路,使得兩千三百萬個心產生千變萬化的排列組合。由於利益和價值不斷地反覆衝突,人類體制從部落城邦帝國演變到民主。政治似乎被少數人把持,但卻是由大家一人一票決定出來的結果。

 

大國尚有辦法喘息緩衝以時間換空間,小國是絕對不行以不變應萬變的。我覺得現在很多事情慢慢無法以之前的歷史脈絡來推演,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做為人單勢孤的台灣人,似乎很多時候只是在那個窄到不行的夾縫中尋得一個喘息之處。(原文連結

 

※作者現居紐約/軟體工程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