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愛打選戰:斯洛維尼亞與羅馬尼亞的婚姻公投

陳品諭 2018年11月23日 16:57:00
斯洛維尼亞平權團體在街上進行宣傳(圖片取自Čas je ZA臉書)

斯洛維尼亞平權團體在街上進行宣傳(圖片取自Čas je ZA臉書)

梅拉妮•岑特麗(Melani Centrih)是斯洛維尼亞東北部鄉間小鎮的高中校長,也是一位平凡的母親。三年前,將近60高齡的他,以一身粉紅搭配藍框眼鏡的鄰家打扮,臨時上台參與一場電視直播辯論。不習慣面對鏡頭的他,卻用真摯誠懇的口吻,深深打動了全國觀眾的心。

 

「我以一位母親的身分,決定替婚姻平權拉票,是因為我的孩子是同志,而我是在為我兒子爭取平等的權益。」

 

岑特麗參與電視直播辯論的片段

 

岑特麗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他結婚42年了,有個攜手相伴的老公以及兩個孩子。然而,讓他不知該如何面對的,是在斯洛維尼亞,他的兩個兒子無法得到相同的待遇和尊重,只因為弟弟是同性戀,而哥哥是異性戀:

 

「我有另一個兒子,和他的女性伴侶同居。因此光是我們一家人,就得面對差別待遇的問題:我的同志兒子無法結婚,但另一個兒子卻可以。」

 

然而追根究柢,這兩兄弟的家庭教養並沒有不同。岑特麗表示,他一開始並不知道,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是同志,身為人母的他也是一樣,含辛茹苦地拉拔他長大,教導他要好好做人,向他解釋倫理與道德的重要。同志兒子當然也沒有讓他失望,現年30歲的他,是個有操守的好青年,就和他哥哥沒什麼兩樣。

 

正因如此,面對觀眾的質問,岑特麗堅定表示,他相信這個國家和社會,理當對自己的兩個孩子一視同仁才對,不該因為性傾向的不同,而用帶有歧視性的有色眼光來看待,而這正是教育的目的。同時是母親也是教師的他,向觀眾溫柔喊話:

 

「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讓我問你們一個問題就好:那些說我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孩子不正常、有問題,要是出現在教科書的話,會嚇壞那些讀到的孩童,這樣的言論聽在我的耳裡,各位觀眾,你們覺得我會作何感想?」

 

的確,社會歧視和法律上的差別待遇,以及傷人的流言蜚語,都是許多中東歐國家的日常,不僅讓同志朋友常常都得擔心受怕,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也可能得要承受各種不同的壓力。面對這樣艱難的處境,他們如何在婚姻公投中站出來,說服大眾挺身捍衛弱勢族群的幸福?

 

岑特麗全家福照,弟弟在最右手邊,哥哥一家人在左方(照片由弟弟勒伏羅‧岑特麗提供)

 

斯洛維尼亞:普通人力挺平權

 

2015年3月初,由左派政黨「聯合左翼」提出的婚姻平權法案,以51比28的票數獲得國會多數支持,斯洛維尼亞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個讓同性伴侶也得以享有婚姻保障的前共產國家 。

 

然而這樣的創舉,卻很快面臨國內的保守反對勢力和天主教會的反噬。儘管斯洛維尼亞公投法規定,事關人權以及違憲的議題不得交付公投,國會也以此為由擋下斯洛維尼亞護家盟「孩子的未來」發起的複決公投,憲法法庭卻以5比4的些微差距,做出了令人跌破眼鏡的驚人判決,認定國會擋下複決公投違憲,公投應照常進行。

 

原本以為平權一役勝負已定的人權組織和同志團體,在大表意外之餘,被迫盡快重整旗鼓,替一個半月後的婚姻平權公投宣傳造勢,希望選民能對婚姻為「兩人的自由結合」這個國會修正案投下同意票。

 

公投前約一個月的民調顯示,要是不包含收養權和人工生殖權的話,有46%的選民會投下同意票;然而,要是像國會通過的平權法案一樣涵蓋以上兩者的話,支持率就大幅下滑至27%。

 

另外,天主教會也對婚姻平權持反對意見,連教宗方濟各都對斯洛維尼亞天主教會「守護家庭」的決心表示讚揚。對這個天主教徒近六成的小國來說,教宗出面站台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挺同陣營知道這場戰役並不好打,然而許多團體很快就聯合起來,一起擬定策略,以「向平權說讚」、「向愛、家庭與婚姻說讚」和「你我一起發聲」為選戰主軸,勇敢準備迎戰。

 

斯洛維尼亞規模最大的同志人權團體LEGEBITRA的會長拉娜‧葛貝茲(Lana Gobec)向我表示,他們的策略是要讓選民看到,支持平權的不只是特定的一群人,而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們」。

 

透過30秒的廣告短片、海報和傳單,社會各行各業對平權公投讚聲的影像,就這樣傳送到了都會和鄉村的家家戶戶當中。葛貝茲舉例說明:「其中一個最有力的故事是一位虔誠信教的母親,出面表示他會參與公投,親自投下同意票。另外還有一對老夫婦解釋為什麼他們會投同意票」。

 

斯洛維尼亞平權公投海報,上面一對男女情侶表示「為了公正、平等、和友善的未來,你的同意一票非常重要!」,「ZA」即為英文「Yes」之意(圖片取自Čas je ZA臉書)

 

影片中的這對相愛的退休老夫婦 ,配戴著「同意」的胸章,坐在自家的餐桌,面對鏡頭侃侃而談:「我們得讓每個人都能自由選擇如何過自己的生活才對,我認為這一點並不難理解,所以我們12月20號公投當天會投下同意票」。這對平凡過活的幸福伉儷,用再自然也不過的口氣,清楚道出了為何每個人都和他們一樣,該有平凡幸福的權利。

 

可惜的是,面對排山倒海的假新聞和歧視言論,公投結果不盡人意,反對票高達63.5%,否決了國會的平權立法。公投隔天,國會議員提出替代用的伴侶法案,可說是平權努力的一大挫敗。2016年通過的新伴侶法,排除了「婚姻」一詞,也排除了同性伴侶的收養權和人工生殖權。斯洛維尼亞同志的「真平等」,可得再等等才行。

 

羅馬尼亞:同志大公審

 

同樣為前共產國家的羅馬尼亞,則在今年10月6號和7號兩天,舉辦了由羅馬尼亞護家盟「家庭聯盟」提出的婚姻公投,希望把憲法針對婚姻所使用的「配偶」一詞,重新定義為「一男一女」。公投結果雖然開出了高達9成的贊成票,然而由於投票率只有21%,低於法定的30%門檻,公投並沒有成功通過。

 

儘管公投獲得羅馬尼亞東正教會牧首大力背書,甚至動員信眾出門投票,政府還將公投投票時間從一天延到兩天整,希望能衝高投票率,選民投票意願仍然相當低迷,為什麼會如此呢?

 

一方面,羅馬尼亞執政的社會民主黨深陷貪污醜聞,已多次引發大型示威,要求政府立刻下台,因此這個政府力挺、耗資4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4億元)的公投 ,也被視為是社民黨政府用來轉移選民焦點的昂貴騙局,低投票率等於是對執政黨投下不信任票。

 

另一方面,人權組織和同志團體則是以抵制公投為號召,呼籲支持者拒絕領票 。他們認為,人權議題不該拿公投來決定,否則會讓個人自由和少數弱勢族群的權利淪為多數暴力下的犧牲品,因此抵制公投是最好的選擇。

 

羅馬尼亞同權團體呼籲抵制公投的海報(圖片取自MozaiQ臉書)

 

乍看之下,這個公投似乎是多此一舉,因為即便憲法內文的「配偶」一詞沒有清楚標示性別,但根據羅馬尼亞法律,結婚就是僅限定於異性之間的特權,也就是說公投結果並不會對現況造成影響。一名與男性伴侶攜手多年的同運人士維克多‧喬波塔魯(Victor Ciobotaru)便開玩笑表示:

 

「要找『配偶』一詞的定義,拿字典來翻就夠了,我不覺得該花4千3百萬歐元來把羅馬尼亞文的『配偶』一詞再翻譯成羅馬尼亞文」。

 

然而,所有人也都心知肚明,這場公投表面上是針對婚姻定義做投票,但實際上就是針對不同性傾向的族群進行一次社會大公審,更是給激進人士舞台來煽動仇恨與合理化歧視。

 

喬波塔魯的牽手弗羅里昂‧布胡喬努(Florian Buhuceanu)是羅馬尼亞同志人權團體ACCEPT的前任會長,根據他的說法,這次的婚姻定義公投是藉由民主程序,來「刻意將仇恨注入羅馬尼亞社會,分化人民和家庭」,搞得相當難看。

 

不僅如此,婚姻定義公投更是對司法權積極保障同志權益的直接挑戰。今年6月,歐洲人權法院做出判決,認定即便某些歐盟會員國仍不承認同性婚姻,但仍必須承認歐盟公民的非歐盟配偶在該國境內的居留權,因為這是歐盟所保障的權利。

 

這個案件是由羅馬尼亞的憲法法庭轉交給歐洲人權法院做裁決。2016年,由於羅馬尼亞移民署以不承認同性婚姻為由,拒絕發給羅馬尼亞公民亞卓安‧柯曼(Adrian Coman)的美國籍丈夫克萊‧漢米爾頓(Clai Hamilton)居留證,因此讓柯曼一狀告上憲法法庭。

 

判決結果出爐後,柯曼和漢米爾頓攜手出席記者會,柯曼更激動表示:「現在我們可以直視任何羅馬尼亞與歐盟公務員的雙眼,確定我們的親密關係是同樣的珍貴,是同樣受法律保障的」。

 

羅馬尼亞憲法法庭的先進創舉不僅於此。在婚姻定義公投的前一週,憲法法庭更援引歐盟基本權利憲章、歐洲人權公約、以及羅馬尼亞憲法做出判決,認定同性伴侶應與異性伴侶享有同樣的權利,能自由組成家庭,等於是給公投狠狠甩了一巴掌。

 

憲法法庭的判決讓呼籲抵制公投的團體大感振奮,認為公投已經等於無效了。然而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應該回到公投本意做討論。既然公投本來就是反同和挺同的大對決,那麼待在家裡不去投票,不正剛好是讓煽動仇恨的那些極端人士稱心如意嗎?一位決定投票的歷史學者就表示:

 

「抵制公投不僅能讓反同人士肆無忌憚的發言,還能讓強加他們的意志在那些抵制公投的人身上。置身事外就等於是不戰而敗了。這和個人選擇和道德潔癖有關。要是我想反對侵犯他人權益的話,我想我得要盡量公開表示我的意見才對。」

 

可惜的是,儘管在公投失敗以及憲法法庭判決出爐後,羅馬尼亞政府迄今仍未針對婚姻平權做出具體政策反應。更讓公投是「投假的」,深陷貪污醜聞的執政黨不過只是想用同志來當代罪羔羊,來轉移大眾焦點這樣的說法,又多了一個有力的根據。幸好,選民並沒有買帳。

 

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須努力


斯洛維尼亞和羅馬尼亞的婚姻公投,都是由教會和保守民間團體積極發起,以「沉默的多數」對司法和立法「踐踏民意」的不滿為號召,對以法律保障平權的努力做出的激烈反應。兩國婚姻公投歷程之相似,不僅是因為反同組織相互學習選戰手法,更是各大教會團體全球串聯、出錢出力的結果。

 

和已經實現婚姻平權的美加以及西北歐各國相比,台灣的處境也許跟中東歐更為類似。都是在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才民主化的我們,也許需要更多時間來珍惜民主的基石,也就是以人人平等的概念出發,才能真正看見過去被威權壓制下而被迫噤聲的少數弱勢族群,進而體會到尊重多元的重要性。

 

中東歐的婚姻公投,同樣也不會讓同志爭取平權的努力劃下句點。正如葛貝茲所指出的,對愛滋帶原者的歧視和錯誤刻板印象、提升社會大眾對同志的認識、對抗仇恨言論、以及法律保障多元性別等等,都是同運團體在公投的激情過後,得要持續努力的目標。

 

※作者為倫敦大學學院斯拉夫與東歐研究學院博士生

關鍵字: 同婚 公投 東歐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