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意獲勝或國民黨獲勝? 吳朱競逐2020大位權鬥恐激化

楊毅 2018年11月25日 00:25:00
九合一選戰結果今晚出爐,民進黨結構性崩盤、防線全面潰敗,反觀,完全在野的國民黨則是大獲全勝,執政縣市過半囊括15席,等於是贏回3分之2個台灣。(攝影:李智為)

九合一選戰結果今晚出爐,民進黨結構性崩盤、防線全面潰敗,反觀,完全在野的國民黨則是大獲全勝,執政縣市過半囊括15席,等於是贏回3分之2個台灣。(攝影:李智為)

九合一選戰結果今晚出爐,民進黨結構性崩盤、防線全面潰敗,反觀,完全在野的國民黨則是大獲全勝,執政縣市過半囊括15席,等於是贏回3分之2個台灣,令外界跌破眼鏡。國民黨在六都拿下拿下3都,包括整個東台灣、離島3縣市、北港溪以北的中彰雲,及綠色執政20年的高雄市,幾乎都插滿藍旗。藍營寫下「地方包圍中央」的勝選方程式後,選後黨內幾位「太陽」,包括黨主席吳敦義、新北市長朱立倫等人競逐2020大位的權鬥角力程度,勢必將更形激烈。

 

上屆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執政總席次從15席暴跌到僅剩下6席,丟失半壁江山。其潰不成軍的地步,更是1949年撤退來台以來最慘,台灣西半部大安溪以南,只剩下南投縣,而備受關注的首都之戰,連勝文更是大輸柯文哲23萬票。藍營地方執政版圖,從本來的4都11縣,大幅萎縮到1都5縣,原本期待能夠力守的桃園市、新竹市等傳統優勢區都意外輸掉,新北市更是慘勝2萬多票,在創下地方自治史上最慘烈的敗戰紀錄。而2年後的總統大選,國民黨更是上演骨牌效應,總統及國會雙輸,執政權拱手讓人,淪為完全在野。

 

「贏到有剩」 國民黨一舉拿下3都12縣

 

此次九合一選舉前夕,國民黨原本高喊「決戰中台灣」,目標要拿下過半的12縣市,但藍營內部對選情其實是充滿忐忑。除了既有的6個執政縣市外,包括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新竹縣、雲林縣、嘉義市及金門縣等,選情都混沌不明,陷入「五五波」緊繃膠著態勢。

 

未料,今晚開票結果出爐後,國民黨執政縣市總席次,竟急速擴張,一舉成長到3都12縣,囊括3分之2台灣。包括宜花東3個東部縣市、金馬澎離島3縣市,以及北港溪以北的中彰投雲等,均插滿藍旗。從政治意義來看,國民黨更是攻克宜蘭縣、嘉義市及綠營長期執政的「超級鐵票區」高雄市等三個「民主聖地」,勝選程度可說是「贏到有剩」,連藍營自己都大呼出乎意料之外。

 

從政治意義來看,國民黨攻克宜蘭縣、嘉義市及綠營長期執政的「超級鐵票區」高雄市等三個「民主聖地」,勝選程度可說是贏到有剩。(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9合1選戰 是「民進黨vs.討厭民進黨」的戰爭

 

事實上,國民黨雖在這場地方選舉大獲全勝,但從得票數字上來看,恐怕更是選民強烈不滿民進黨中央執政所致,決定用選票狠狠教訓執政黨,因此,即便看不出國民黨淪為徹底在野這幾年來,有何具體反省檢討或改革作為,此次選舉也沒有高舉任何價值論述,選民還是因「賭爛」民進黨蔡政府執政,而把票投給了國民黨,就像是選前韓國瑜所清楚定調的,這是一場「人民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投票」,整個選戰就是「民進黨vs.討厭民進黨」的戰爭。

 

遺憾的是,為力挽選情,民進黨在選前還試圖打統獨牌、打假新聞、打中國打壓,將自己的政治權位爭奪,包裝成「護民主」、「顧台灣」等,試圖以傳統「藍綠對決」或傳統組織動員作為拉票策略,此種激化社會對立、悲情及仇恨的選戰方式,只顧鞏固基本盤,而非謙卑疏通、拿出實質政績,反而讓選民更為反感,成為了「韓流」旋風之所以能夠迅速集結、擴散反執政黨的民間力量,讓標舉改變、拚經濟的韓國瑜,趁勢而起,更使得國民黨有機會填補這塊民意缺口,進而讓地方選舉成為「教訓蔡政府」的宣洩出氣口。

 

國民黨這次贏到有剩,人民對民進黨的憤恨不滿,將選前吳敦義暗批陳菊是「肥滋滋母豬」、金馬獎統獨風波及韓國瑜辯論失常等不利於選情的因素,降到最低。此一不合常理的詭譎情況,倘若國民黨因此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志得意滿,選後,幾位黨內太陽,包括吳敦義、朱立倫對2020總統大位的競逐角力及權力鬥爭,勢必將更形激烈,而當選市長留在南台灣的韓國瑜,乃至於王金平、馬英九等人,則將扮演「關鍵砝碼」角色。

 

國民黨這次贏到有剩,人民對民進黨的憤恨不滿,將選前吳敦義暗批陳菊是「肥滋滋母豬」、金馬獎統獨風波及韓國瑜辯論失常等不利於選情的因素,降到最低。(攝影:陳沛妤)

 

國民黨大勝 反為黨內權鬥角力揭序幕

 

從今晚吳敦義在黨中央發表勝選感言時,場外聚集支持群眾高喊「吳敦義選總統」,吳並主動評論「韓國瑜現象」,到韓國瑜勝選談話談話僅感謝王金平,以「感謝國民黨中央黨部提名我」取代,對吳敦義三字隻字不提,加上此次縣市長選舉,親朱立倫的侯友宜、盧秀燕大贏對手20萬票,朱力挺的張麗善也翻轉雲林綠色執政,得票大勝李進勇超過12個百分點以上,而朱系的陳學聖、高思博雖敗猶榮,得票表現同樣不差,均墊高了朱與吳之間的叫陣籌碼。

 

種種跡象,已為選後國民黨內激烈競逐大位的權鬥角力揭開序幕,而黨內初選機制的「遊戲規則」是否改弦易張,勢將成為關注焦點。

 

只不過,人民雖在地方縣市選舉給了國民黨機會,卻不意味這是台灣人民有意在兩年後,再將國家重擔託付給民進黨。總結今年九合一選戰結果,這是「討厭民進黨」的民意獲勝,而非國民黨獲勝,是滅東廠、教訓小英的民意潮流匯聚形成「韓流」,再推演成票投國民黨。

 

選後的國民黨哀矜勿喜,還需要進一步釐清整個黨的兩岸路線、核心價值與政策論述,好好地發揮理性監督執政的在野力量,讓選民從這次的「反對民進黨」,進一步轉化成「認同國民黨」,唯有如此,才能在民心思變的大環境中,上演「鐘擺效應」,2020再下一城重返執政。

 

【延伸閱讀】
●韓流上演港都變天奇蹟 高雄縣市指標「三鳳」票倉都贏
●【吳粉喊選總統】藍拿15縣市 吳敦義喊話蔡英文:遵循九二共識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