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平崛起」夢碎 美中建交40年後的雙邊關係已然質變

麥浩禮 2018年12月02日 15:49:00
超過30名資深中國專家發表231頁報告,要求美國政府警惕中國的影響力。(湯森路透)

超過30名資深中國專家發表231頁報告,要求美國政府警惕中國的影響力。(湯森路透)

2019年1月1日將是中美建交40周年紀念日,然而時移勢易,中美兩大國在貿易戰的競爭對峙,可謂波譎雲詭難以看清。

 

在2日G20峰會,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前,逾30名「中國通」資深學者聯合發表一篇《中國影響力與美國利益,提高建設性警惕》的研究報告,報告詳細講述從中國從低調的和平崛起的路線,轉移挑戰美國,以及中國政府利用美國自由環境,大肆作出訊息及文化影響,搶奪美國在世界領導的話語權。
 

 

報告長達213頁,由32名世界頂尖中國研究專家在過去一年多所撰寫,並在11月29日於華盛頓發布。報告由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及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整編而成,堪稱為迄今為止對中國在美國的影響力運作的最全面研究。

 

報告詳細分為八個部分,包括中國政府試圖控制35萬美國留學中國學生的政治觀點、中國當局為在美華文媒體業務提供補貼以唱好中國、以及秘密與美國國會、州、地方政府中進行公關活動打關係。報告又詳細指出,中國的學者、記者、媒體公司如何嘗盡美國的方便之門,但反之美國進入中國則受到嚴格對待,甚至阻止前往中國。
 



長達213頁的研究報告。(胡佛研究所)

 


習近平上台從趨同變成挑戰

 

領函作者戴雅門(Larry Jay Diamond)發布報告時表示,中國自鄧小平年代提出「改革開放、和平崛起」後,中國一直採取低調態度以此逐步國際化。《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更認為在不久之前,帶著資本家及基督教精神的美國學者均認為,跟中國接觸支持他們走向國際化是一件好事。美國在中國的現代化中一直扮演獨且關鍵的角色,並試圖好好管理中國的崛起​。許多美國人更認為中國體制會隨著現代化,不可避免地與西方的體制趨同融合。

 

然而,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情況卻慢慢改變,習近平的政策試圖重新定義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並提出一種「中國解決」的模式,一種比自由民主更「解決」問題的模式。從南海軍事化、國內鎮壓異己、向國外華人灌輸重商主義,到將愈來愈多美國人開始懷疑,中國政府不僅想成為西方的競爭對手,而是將冷戰時蘇聯思想鬥爭的手段重新崛起,以成為一個真正軍事經濟政治強國。

 

戴雅門認為,美國人一直自以為知道中國通過外交、經濟、軍事力量來增強國際影響力,但是卻忽略北京當局透過訊息及文化對影響美國來破壞民主。其中包括滲透華裔美國人的社區、對在美中國留學生、美國民間組織、學術機關及媒體,以「隱蔽,脅迫或腐敗」的方法來壓迫個人及媒體,以影響美國正常政治運作。

 

戴雅門又指出不必誇大中國干預美國全國大選威脅程度,他們初心是希望培養兩國之間的友誼,同時防止華裔美國人遭受如「麥卡錫」年代般被歧視的情況再次出現,間接否定川普聲稱中國影響美國中期大選。但是隨著兩國隨著外交經濟安全領域出現多種磨擦,中國對美國開始呈現令人擔憂的對抗態度。愈來愈多證據指出,中國共產黨認為美國的言論、新聞、集會、宗教、社團自由的宣揚與辯解都是挑戰共產黨的一黨專政。

 

 

控制學生作校園鬥爭

 

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中國留學生進行施壓,並要求他們在美國校園中監視同是在學的中國人。中國駐美大使館透過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SAA),進行搜集訊息與協調活動,並要求中國學者在校園宣示中國的優秀,並對中國不友好的活動如討論西藏、台灣或人權情況的演講提出抗議,隨後更會聯繫大學要求批評中國的活動不再發生。如果發現有中國學生「思變」,便會以他們家人的人生安全作威脅「滅聲」。

 

報告指出了一名中國學生的案例,他在2017年馬里蘭大學的畢業演講中稱讚了美國的言論自由。她隨後收到了大量的電子郵件威脅,而她的家人在中國亦遭到騷擾。另外一些學生透過與美國學校合作研究的環境,進而取得美國敏感技術的資料再帶到中國政府中。

 

收購資助消滅華文異議媒體

 

在媒體方面,中國試圖收購美國一些地方電視頻道,並將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人民日報》變成英文版向外擴散出去,並對當地華文媒體提供、合作、資助等手段,以消滅反對中國共產黨等獨立華文媒體的聲音。同時中國媒體不斷在媒體領域下尋求更大的話語權,逐步影響美國自身媒體在美國運作的情況,對美國尋求多元化觀點的自由社會的目標背道而馳。

 

隨著在中國控制,以英文語言包裝的美國網站地位愈來愈強時,成為了中國動員華裔美國人影響美國利益的工具,報告批評這些設在美國的中國媒體卻一直進行反美的報導,這是極不健康的情況。 

 

 

而在商業活動及營商中,報告直指中國政府透過政治影響力,影響中國在美國的商會並獲得一些關鍵基礎設施和技術。當外國企業到中國尋求商機,中國政府要求廠商進行「技術轉移」,同時透過不同非傳統的渠道,如大學、華裔社區和企業盜取它認為對其經濟和軍事成功至關重要的外國技術。報告又指出,2008年中國政府啟動的「千人計劃」目的,便是招募在海外的中國專家,以實現中國急速現代化。

 

報告中作者們均普遍認同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但有些人並不認同對川普發動貿易戰是最好的解決中國問題的最佳方法。

 

美國專家「中國夢」破滅

 

兩名領銜作者均是「中國通」資深學者,戴雅門為著名美國政治社會學學者,多年來研究中國事務,現任為美國國民基金會《民主期刊》主編,2018年8月曾訪台接受《台北時報》訪問,認為台灣面對中國的威嚇,應爭分奪秒作出多個揩拖,包括停止宣示台獨訴求來挑釁中國,並捍衛尊嚴和主權,同時發展具威懾的軍事力量及發展經濟令台灣更安全。

 

而夏偉(Orville Schell)更是自上年紀60年代便開始研究中國及亞洲的資深學者,早年更曾於國立臺灣大學求學,歷年來出版多本關於中國的著作。在貿易戰中,謝爾表示相對習近平,川普反而有點像毛澤東,因為他不害怕製造混亂,是過往的美國總統無法作出的舉措,而中國面對貿易戰的不利情況,甚至有官員私下認為,習近平在貿易和南海爭議上的決策表現令人沮喪,他的立場激怒美國。

 

值得注意是,報告除了兩名學者外,包括1971年陪同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秘密訪問北京,建交後成為美國駐中大使的羅德(Winston Lord)、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高級主管麥艾文(Evan Medeiros)等較溫和學者。

 

「這一群都不是反中學者。」羅德表示,「但是,我們所有人對中國走勢變得很悲觀,同時感覺到我們正處於十字路口。」有不具名的學者更表示報告提出後,對美國將會是一個深遠的轉變。

 

美國國防部承包商SOS international 中國經濟間諜專家的毛文傑(James Mulvenon)表示,「這說明了整整一代的中國通專家對中國的幻想已經破滅,一開始以為自己幫助國際走向歷史舞台,但發現原來是大錯特錯的。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