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反核食公投後圓融處理對日關係,對還有一年半任期的蔡英文政府是另一道「期末考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天皇華誕酒會/攝影:張哲偉)
上週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對台灣此次的反核食公投通過的結果首度發表談話,除了談到將可能循著WTO的管道與台灣進行談判,也提到了此事很有可能會變成台灣無法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原因之一,此事引起了非常多的反彈,無論是目前為政的民進黨政府,還是在野且同為公投發起組織的國民黨都為此出來發表了談話,但就目前國際情勢看來,民進黨政府勢必得要有更多相關的動作來反應才是。
首先就日本的兩個動作來看,向WTO做申訴是目前對方最有可能採行的管道,從今年二月日韓也曾有一次訴訟上的攻防且最後為日本獲勝的情形來看,台灣方很難樂觀看待這次的告訴;然而對台灣來說,無法加入CPTPP的二階談判,可能會是更大的硬傷。
在歐盟興起後,世界各國望向歐盟境內暢行無阻的貿易體系和物流頗為欣羨,於是在WTO成立後,越來越多的多角自由貿易談判開始興起,而身為資源與消費市場均不如其他國家的台灣,更是需要對此展開行動,但擺在我們眼前的,卻是巨大的困難。
兩個千囍年後準備成立的大組織,我們都難以加入,分別是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RCEP的參與國家雖然占我方貿易額比例巨大(占我國貿易總額58.6%),但在中國因素的影響下,我們很難得其門而入。相較之下TPP(占我國貿易總額36.8%)也不是那麼的簡單,在國內反對更加開放美牛美豬進口的聲浪持續強烈下及中國的因素下,美方持續無法支持我國進入二階談判。原本在川普宣布退出協定後,TPP看似要就此不了了之,但最後日本重新主織起了這個組織,並將其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有許多人認為在美國退出CPTPP後,台灣是否要加入此組織已經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佔我國貿易額25.2%),然而在我看來反倒不然,正是因為美國「目前」退出了CPTPP,我國才更應該爭取加入。
第一,蔡英文政府在上任後即推出新南向政策,然而至今我們仍難見有突破性的發展,如今許多東南亞國家紛紛加入了RCEP或是CPTPP,台灣若未能加入任何一個組織,未來政府繼續推行該政策將會非常困難,甚至有可能在美國政府目前的印太政策上被邊緣化的風險也不是沒有;第二,剛剛就提到,美國只是「目前」退出了TPP,但川普總統當時並未把話說死,且也很難說他會繼續連任,我們實在難以預測未來美國總統的政策走向,當然也就不能排除美國重新加入這個可能性了。對一直想要加入TPP的台灣來說,面試官從美國換成了日本的這個機會,雖然這不代表者我們先前遇到的困難會就此減少,但這個改變所製造出來的機會,難道我們不該好好掌握嗎?
台灣因311而靠著民間的力量與日本建立起了一段不錯的情誼,而在那過後又因民意的挑戰這段關係看似破滅在即,民進黨政府上任後雖然看似與美國方面的關係有了不少突破,但如何圓融的繼續處理與日本的這段情誼,相信對還有一年半任期的蔡英文政府是另一道「期末考題」。
※作者就讀清華大學經濟系二年級/印太戰略自主學習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