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In Numbers:台灣電影的生與死

許建榮 2019年01月06日 07:00:00
在兩岸不對稱、不平等的電影競爭機制下,台灣電影與文化的發展早已趨於劣勢狀態。(資料照片/張文玠攝)

在兩岸不對稱、不平等的電影競爭機制下,台灣電影與文化的發展早已趨於劣勢狀態。(資料照片/張文玠攝)

2018年九合一大選前夕,台灣金馬獎的「中國台灣」、「兩岸一家親」話題掀起了政治漣漪,但終究沒有影響選舉結果。台灣的電影市場競爭激烈,在開放的市場經濟下,資金製作有限的台灣電影向來難以抵擋好萊塢的威力,競爭力甚至不如日韓香港等電影,甚至近年來夾帶龐大資金與國家力量崛起的中國電影。與前幾年類似,台灣在2018年的電影票房依然是好萊塢超級英雄片的天下。

 

中國國家隊vs.台灣個人隊

 

從1990年代開始,有線電視的興起;2000年代開始,網路的崛起;兩者都衝擊了台灣電影院的生存空間,唯有賣座的電影得以讓電影院能有延續的生機。從2008年以來的數據來看(表一),台灣的電影院在2008年到2012年間處於低潮期,營業家數曾連年滑落到100家以下,放映廳數也同步減少,直到2013年起才逐漸回溫。

 

由於台灣是自由的市場,政府並沒有干預與主導電影的進口。以中國為例,中國每年只引進約六、七十部外國電影,其中好萊塢電影大概約三、四十部,中國如何進口也是中國電影集團所屬的進出口公司來決定;亦即,中國電影集團根本就是匯集所有電影資源的國家隊。由於台灣市場開放,可以看到每年有數百部的外國電影進口到台灣的電影院上映。由台北市電影相關的統計資料可了解到(表二、表三),台灣的電影市場長期以來都是外國片的天下,不論是數量或票房,都占八成到九成以上。

 

台灣電影仍有競爭力

 

電影的製作與商業市場蓬勃發展與否,或許與經濟脫不了太大的關係。不過,即便2008年與2009年,台灣因國際金融風暴導致經濟景氣低迷,但台灣電影人投入電影製作的熱忱不減。2008年《海角七號》在台北市創下2.3億票房,整體國片票房也拉高至3億,市佔率也達12.1%,在這一劑強心針的刺激下,國片的上映部數持續上升,從每年約20部增加到30多部。顯然,有競爭力的電影在任何時刻都能突破市場限制。

 

2011年可說是近年來國片市場最輝煌的一年。包括《賽德克‧巴萊》(上、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雞排英雄》等破億大片振奮士氣,2011年度國片上映部數雖無明顯增加,但票房在(台北市)卻突破7億大關,市佔率也從2010年7.3%遽增至18.7%:平均每個人進電影院看1.38部電影,平均每3.8個人就有一個人看國片(表四)。這些數據這或許帶動國人投資拍片的信心,國片每年上映部數從過往的30多部,自2012年以後都能站穩50部以上。

 

此外,另一個小高峰則是在2013年,《大尾鱸鰻》、《總舖師》、《看見台灣》、《十二夜》等均有亮眼的票房,市佔率達到14%。但此後至2016年,國片似乎又有沈寂跡象,平均14.3個人才有1個人看國片,回到2010年水準。

 

台灣電影與中國電影的不對稱戰爭

 

台灣國片的電影市場是否能重現1980年代以前的丰采,甚至1950年代、1960年代台語電影極盛的年代;在網路的年代以及開放市場的機制下,答案當然是否定。台灣人亟需思考的問題並不是好萊塢電影壓境台灣,畢竟好萊塢商業電影本來就是全球電影的主流。

 

當下,令人較為憂心的是,原本金馬影展是台灣國片與香港電影競逐的場域,但從這幾年的金馬影展狀況來看,中國電影已經成為台灣電影市場的重要成份之一。台灣已經取消電影審查制度,因此電影並沒有思想審查的問題;然而,中國電影植入統戰文化與意識型態進入台灣,則是台灣人必須憂心的議題。再加上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以及台灣網路完全對外開放,在這種兩岸不對稱、不平等的電影競爭機制下,台灣電影與文化的發展早已趨於劣勢狀態。

 

此外,當手機網路線上播放也已經成為影片流通的主要管道時,台灣如何強化影視相關的內容生產,鞏固台灣立場的文化傳播,更是國人應該努力的方向。相較於中國夾帶龐大資金與國家機器投入的多產模式,台灣久久才產生一部例如《KANO》這類立基台灣歷史與文化層面的電影;中國以多打少,正是台灣歷史與文化遭到中國侵蝕的主因。從近幾年賣座電影來看(表五),《KANO》、《海角七號》、《艋舺》、《賽德克‧巴萊》、《陣頭》等片,可算是乘載台灣歷史或較具台灣文化的電影;但是,如此少量的文化生產模式,的確難以抵抗中國的文化意識型態入侵甚至所謂的文化統戰。

 

表一:近十年電影院及影片數量統計

資料來源:整理自文化部「歷年文化統計資料」、「文化統計」、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業務統計。(註:片數為影視局審議核發分級的片數,不等於最後上映的影片部數。)

 

表二:台北市電影上映部數統計

 資料來源:整理自文化部「文化統計」、歷年「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

 

表三:台北市電影票房統計

 
資料來源:整理自文化部「文化統計」、歷年「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票房單位:萬元。

 

表四:近年電影觀影人次統計

資料來源:整理自歷年「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註:*為推估數) 

 

表五、最賣座電影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