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不要妄想,香港現在已經淪亡,請不要認為自己有那麼特別,以為「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可以有特殊待遇。(美聯社)
習近平發表自己版本的《告台灣同胞書》,除了「統一台灣」重調老調的擴張慾望,還有不少新意。例如習近平表示要武力攻打台灣。雖然他包了底,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會打台獨份子。問題是你何時是台灣同胞,何時是台獨份子,是中國當局的自由心證。到時飛彈打到的自然是台獨份子;保衛海岸線的軍人被打死,也會是台獨份子。習近平說「和平統一之後,台灣將永保太平」,這就好像是黑社會來收保護費,表示你屈服付費得到他的「保護」,你闔家和附近都會非常平安一樣,是和顏悅色的恐嚇。
另外他也說了要在任內(雖然他已沒任期限制)解決「台灣問題」,文本是這樣說的:「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這跟鄧小平時代中國所謂歷史問題,留給子孫後代去處理,便是完全不同的要決勝於今朝的氣象。這一句話,還有點隱然否定上一代領導層的意味。
《同胞書》又說70年來「挫敗」各種台獨理論,取得「反分裂鬥爭的重大勝利」,便令人聯想到是最近台灣的選舉結果,令習近平更覺時機已到,有了超越所謂「九二共識」和「台灣當局」,自行處理「自家事」的底氣。
雖然習近平要做「大事」,應已一早有時間表,這大概在他上任之後大肆「中央集權」就已計劃。而且他在當上「皇帝」之前也曾掌黨內台灣事務。但既然中國對台進行的選舉和滲透操作,在最近開花結果,那麼吹起進攻的總號角,更是順理成章。他說「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民族復興而終結」,這是一個循環論證。中國「分裂」,是因為積弱;若有盛世,國家就會「統一」。因此只要國家「統一」,就自然是盛世。鄧小平用香港和澳門證明了自己的地位,習近平若要證明自己,剩下的目標就只剩下台灣。
值得留意的是,習近平的放話對象,已沒有「台灣當局」,而是「台灣人民」,即「中華民國」已被視為無物。台灣島內那些關於「我理解的九二共識是甚麼甚麼」的形而上爭論,可以休矣。
習近平拿武力攻打做恐嚇,要推倒「九二」,真正想推銷的貨,是「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中方隨即漫天撒花,承諾「統一」後台灣人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等,都會得到尊重和保障。他們當年跟香港人也是這樣說。但請大家不要妄想,香港現在已經淪亡,請不要認為自己有那麼特別,可以有特殊待遇。
一旦台灣被納入「一國」之內,一切問題就成了中國單一主權下的「自家事」。中國即使是「承諾」,也是有條件的:所有人的權利,都要以「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作前提。所以香港任何問題,中方只要祭出「事涉國家安全」,就可以橫暴干預。接受台灣版本的一國兩制之後,大家不要指望可以像現在一樣,能隨心所欲在選舉「嚴懲」某個政黨。
香港的半直選在2016年業已消失。有人參加選舉,被取消資格。之後這成為香港選舉的恆常做法,之後每一次選舉都是篩選。官方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候選人平時的言行,甚至臉書上的片言隻字,不符合《基本法》、不符合「一國兩制」、或者危害國家安全之類,就失去參政權,永世不得翻身。甚至現在連民間人士搞遊行,特區政府都會用某些人的標語或口號涉及「港獨」而行政干涉。
台灣一旦接受一國兩制,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權利和日常,最終都一定、一定、一定會喪失。任何台灣的事務和問題,在中國想干涉的時候都會成為「台獨」或者「危害國家安全」,一國兩制沒有制衡辦法,在另一方「違約」時沒有懲罰機制,更沒有脫離方案。合約可以解約,結了婚也可以離婚,但一國兩制才沒有回頭路。
這不是信仰台獨或華獨的問題、不是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或者中國人,或者中華民國人的問題。與生死存亡相比,這些巨大的分歧只是小河。「一國兩制」終結中華民國,也會令台灣滅亡,到時不用分得那麼小,都和光同塵,滅亡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中。
正所謂開天殺價,落地還錢。武力攻台是恫嚇,正事是推銷「一國兩制」,再短期的目標是那個關於「兩岸和平協議」的公投。正如人權不應公投,關於自己是生是死,也不應該公投,因為沒人知道中國在台灣種下的根有多深。而且在這些問題上,不要盲信「人民」,人民是沒有智慧的。眼前是懸崖,但有人就是要跳,認為跳了反而是生機。80年代以來,香港有一班從政者,後世叫做「民主回歸派」。他們幻想中國正在改善,主張香港「回歸」中國,將來更可解(英)殖和民主化。台灣不是也有太多認為答應中國被其管治,就會發大財的傻子嗎?公投的結果可想而知。
只要看這一年的國際局勢,就會知道中國的經濟有多大問題。華南地區的工廠區耗電量急跌,用電少減少是因為訂單減少,很簡單。但島內有多少人一天到晚都是看唱好中國的傳媒?一個國家經濟不行,腦袋自然就會想到打仗。是老生常談了。二戰跟歐洲經濟大蕭條脫不了關係,中國經濟不好,要打台灣或者吞台灣來沖喜,十分理所當然。既然中國已經按捺不住要打台灣主意,她的內部情況又會有多好?為了利益而接受「一國兩制」又從何說起?
※作者為香港青年評論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