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前往泉岳寺取材時,巧遇今年東京的初雪,讓此地更顯淒涼。(攝影:陳威臣)
位於東京品川車站北側,佔地廣大的田町電車區,因為 JR 東日本展開都市再開發計畫,並且要興建新車站,還舉辦新站名徵選,結果公佈站名時,引發了軒然大波。
新站名叫做「高輪 Gateway(高輪ゲートウェイ駅)」,但根據新站名的徵選,一到五名分別為「高輪」、「芝浦」、「芝濱」、「新品川」與「泉岳寺」。之所以會有「泉岳寺」這個站名,是因為附近正好有一座「泉岳寺」,而且京濱急行電鐵與都營地下鐵淺草線的連結車站,就叫做「泉岳寺」。
這座古寺創建於西元 1612 年,是曹洞宗江戶三箇寺之一 (另外兩寺為總泉寺及青松寺),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了。泉岳寺最初是德川家康命門庵宗関在外櫻田興建,不過1641 年發生了寬永大火,泉岳寺也在這場大火中燒毀,之後由江戶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下令,由毛利家、淺野家、朽木家、丹羽家、水谷家、今川家六位大名,於高輪現址重新修建泉岳寺。
泉岳寺之所以這麼有名,就是因為寺內埋葬了赤穗藩藩主淺野內匠頭與夫人,以及赤穗事件的首謀者,大石內藏助和跟隨他的 46 位赤穂浪士,也讓泉岳寺令人感到一股哀愁。赤穗事件是日本歷史上,相當有名的一個事件,也是武士道當中,忠君文化的代表,三百年來,這個故事經由歌舞伎名劇「忠臣藏」,傳世至今。
赤穗事件發生於 1703 年,主因是赤穗藩主淺野內匠頭長炬,因故砍傷高家旗本吉良上野介義央,遭到幕府處以切腹之刑,而且赤穗淺野家遭到廢藩的命運。身為赤穗藩的筆頭家老,大石內藏助良雄表面上天天飲酒作樂,讓許多赤穗藩的高階武士看不下去,甚至痛罵他居然枉顧自家藩主切腹,只會享樂。
然而私下大石內藏助卻暗地裏佈局,展開了長達一年多的復仇計畫。1703年1月30日 (陰曆元祿15年12月14日),大石內藏助率領赤穗浪士潛入吉良上野介義央宅邸,將吉良義央的首級取下,拿到葬在泉岳寺的赤穗藩主淺野長炬墓前,完成復仇的任務,事後參與事件的成員們都被處以切腹,之後都跟隨著他們的主公葬在泉岳寺了。
這個故事,讓崇尚武士道忠君思想的日本人相當感動,也化身成了歌舞伎名劇「忠臣藏」,此外這個故事還成為了電影與電視的主角,就連好萊塢都將這個故事改編成神怪電影。這樣的一個傳奇流傳至今,在東京仍有許多值得巡禮的名景,泉岳寺就是其中之一。
由於慕名而來的遊客不少,泉岳寺內的義士之墓,天天都有粉絲前來,花上百圓燒香祭祀,而在一旁也有赤穗義士紀念館,介紹赤穗事件的始末。每年的12月13及14日,泉岳寺還會舉行義士祭,以紀念這些忠臣義士,尤其是12月14日是起義的日子,更有大批的仰慕者前來掃墓祭拜。當然除了泉岳寺,繞繞周邊寧靜的小巷子,也仍保有舊時代的氛圍,有種時空停滯的錯覺。
離開品川高輪,來到東京中心的皇居,一旁有著「皇居東御苑」,這裡則是江戶時代德川將軍家的居城「江戶城」。雖然目前已經成為公園,但一旁的小角落,仍有「松之大廊下跡」的石碑,這裡就是當年淺野內匠頭持刀砍傷吉良義央的地點。
當然那個有名的木造迴廊早已不復見,不過皇居東御苑內,仍保有許多值得一遊的古蹟,不管是已成為大草原的大奧、早在1657年明曆大火中燒燬,僅存石造基座的天守台等。
至於東京下町兩國的一隅,則祭祀了忠臣藏的苦主吉良上野介義央,以及赤穗事件時,為了保護自家主公,與赤穗義士奮戰,最後殞命的家臣們。這裡當年就是吉良義央的宅邸,雖然目前僅保存了一部分,不過入內可以看到吉良義央像,一旁則是奉祀戰死家臣的石碑。
這些家臣總共20位,讓赤穗藩的浪士們吃足了苦頭,雖然最後不幸戰死,但其忠義的表現,至今仍讓人稱道。換個角度來看,這二十位家臣,也是忠君的表現,也告訴我們,事情不能只看其中一面。當然這個令人哀愁的故事,早已過了 300 年,對於喜愛歷史的朋友們,是個值得一遊的巡禮!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旅遊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旅遊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記者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施縈縈 yinyin@upmedia.mg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