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批評政府罔顧公投結果。圖由左而右依序為國民黨立委陳宜民、江啟臣、吳志揚。(國民黨提供)
經濟部1月31日拍板,因地方民意不支持以及核廢料難解等原因,確定核電廠不延役、不重啟,未來將以綠能及天然氣為主力。此舉引起國民黨不滿,批評經部罔顧公投結果「公投投假的?」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也指出,公投顯示核電廠附近居民多數支持核能,核電廠只要修改內規就可以延役,痛罵經濟部「公然說謊」。
針對去年底「廢除2025非核家園」、「火力每年降1%」的公投通過,經濟部1月31日公布能源評估結果,強調核二、核三廠延役有四大困難,包括核二申請延役期已過、地方政府反對、核廢料無處去及民意反對下,國會不會支持;核三雖仍在申請期限內,但延役一定要地方同意,而屏東縣政府已明確反對。
核四重啟則面臨7大問題,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其中包括立法院先前決議要求廢除核四計畫、供應商已停產或停業導致難以取得備品,以及因原廠負責核四團隊已解散,修約時間難以估算。在前述3項工作完成後,還必須編列預算、向原能會申請重啟並完成安全強化等工作,不計入修約時程至少也需要6到7年。
至於反空污公投的火力年減1%,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2019、2020這兩年可行,但從2021年起,在維持供電穩定前提下,即使續用核電也難以執行。因此經濟部評估,在公投法定的2年期間內,可以不再新增燃煤機組,並達成每年減少1%火力發電量要求。
曾文生說,第三年起有台積電、華邦電、力晶等多家半導體大型投資,以最嚴謹的用電推估、電力成長2%計算,光是重大投資就會增加逾一百億度用電;若遵守公投規定,「第三年就算核能可延役,也解決不了缺電問題。」
沈榮津表示,核電評估不樂觀,燃煤更是處處受限,綠能及天然氣將是未來供電主力。按照既定能源轉型方向前進,仍能確保穩定供電,從今年起都會維持備用容量率15%、備轉容量率10%以上標準,請國人及工商企業放心。
對於經濟部的決議,國民黨立委陳宜民直言,經濟部的「新能源政策」這等於宣告缺電、電價漲、空汙,三大問題都不會改善;蔡政府能源政策欠缺長遠考量,完全不接地氣,缺電若發生,將會是全國民眾和企業承擔承擔後果。
陳宜民表示,經濟部應該要依據最新民意的結果,召開全國能源會議,讓各種說法公開透明辯論,沒有透明公開的能源政策會議,一切的決策都是黑箱作業,也顯示能源局長的無能,經濟部長若是做不到,應該立即下台負責。
立委江啟臣則批評,這也證實了前院長賴清德當時的內閣比「過渡還過渡」,完全無視6、7百萬人民對政府的能源政策,投下不信任票;而現在的蘇內閣,居然還堅信再生能源能夠擔負基載電力的需求,但是經濟部又透露2021有可能會面臨缺電的狀況,「這不是自打嘴巴嗎?」
黃士修表示,經濟部指「核能延役不可行、地方民意不支持,困難重重」,這是公然說謊。根據公投普查的結果,核電廠附近居民也是絕對多數支持以核養綠。地方民意是支持的。核一只要原能會修改內規,就可以延役,遑論核二核三,核電延役也是可行的。
黃士修強調,核四重啟也不需要6到7年。當初6年的說法,是預設受到政治干預,把期程都用最大化估計,才需要6年。「燃料棒根本賣不出去,隨時可以拿回來。如果政治上不受干預,核四第一年啟封準備,第二年起動測試,期間就可以開始供電,第三年就可以正式商轉。」
對於政府沒回應公投的結果,黃士修指出,公投效力只有把2025非核家園的剛性年限廢止,這一半對、一半錯。對的是,就法律強制力來說,公投結果確實是廢止電業法第95條第1項。錯的是,除了廢止法律條文之外,公投還有遠超於此的民主意涵,「以核養綠公投的民主意涵,就是全民否決政府的非核政策。」(春節連假三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