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質疑蔡政府對非核政策、能源轉型政策的態度游移,令人憂心並且感到恐懼。(攝影:陳沛妤)
經濟部說,由於地方民意反對、核廢料無處去、延役申請已超過期限等原因難以執行,所以不可能延役核一、二、三並重啟核四。這個說法,讓許多核電支持者氣炸了,痛批經濟部不尊重公投,死抱著「反核神主牌」,讓台灣承受缺電與高電價的風險。這個說法,無論就現行法令與再生能源的未來發展來看,都不是事實。
由於蔡英文把2025非核家園寫入選舉政見,所以許多人把民進黨政府想達成這個政見的路徑都視之為「意識形態」、「神主牌」,但這實在是誤會了;2025非核家園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根據現行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從台灣的第一部核電廠在1978年12月在新北市石門加入商轉開始,以每部機組正常之運轉壽命四十年估算其除役時間,核一、二、三的六部機組從107年12月5日起陸續除役,其中最後一部核三廠二號機,就必須在114年(2025年)5月17日停止運轉。
台灣的核能政策決定於半世紀前的威權政府,在民主轉型過程中,反核政見就與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相生相盪,尤其在反核理念寫入民進黨黨綱後,「死抱反核神主牌」就成為當時國民黨抨擊反對黨的利器。不過,如果以往的反核運動是「死抱神主牌」,當三、四十年過後,核電廠累積的核廢料仍無處可去、全世界的核電廠變故偶有所聞、各種能源選項越趨多元,卻還堅持讓已屆退役年限的核能電廠要繼續運作,這種擁護核能的執拗是不是另外一種「神主牌」?
擁核者說,經濟部不願延役核一、二、三與核四重啟,是不尊重「以核養綠」的公投結果,藐視民意。關於這一點,本社評從選前就一再論述,公投第16案:「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文內既沒有隻字片語談到綠能,也沒說要讓核一二三延役、核四運轉,所謂「以核養綠」是用綠能掩護核能的話術,無論就法制與政治現實都幾無可行性,根本一場騙局。
用欺罔的話術玩弄公投結果,擁核派當然得不到他們想要「正義」。公投提案人黃士修宣稱不滿經濟部的作法,要再提「重啟核四」公投,讓核四該不該運作交到總統大選裡進行公民投票,這的確是定奪台灣能源政策的最好方法。問題是,現在大罵政府不尊重公投、向人民宣戰的政黨敢這樣做嗎?就算國民黨敢,它過得了核四所在地的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這一關嗎?核四在台灣吵了快40年卻無法完工運轉,關鍵就在於爭議太大、民心不安;現在這些民間擁核派如果真認為一旦朱立倫吳敦義王金平當選就可以讓核四完工商轉,這實在是對台灣的政治現實與反核能量太過無知。
新興的綠能產業的確必須有政府的具體決心才能產生規模經濟,過程中是否有官員涉嫌瀆職、圖利廠商,有疑慮者盡可去收集資料證據提告。不過,台灣不可能既不要煤電(台中、高雄),也不要核電(新北、屏東),又不要風電(彰化)。一項合理的能源政策必須具體明確的能源配比,以及達成這種能源配比的可行路徑;放任黨籍縣市長各吹各調,專挑民眾愛聽的話講,這豈是一個打算執政的政黨所當為。
台灣把四座核電廠蓋在斷層帶上,其中三座若能服役40年還平安退役,實在是得天之幸。如今,三座核電廠的年發電量不到台灣總發電量的一成,擁核者卻堅持不讓老邁的核能機組除役,要繼續狂操猛練這些核電廠,這難道不是死守「神主牌」的典型?黃士修質疑,(風電集團)背後到底有多龐大的利益、和不可告人的檯面下交易,可以讓整個政府瘋狂?這句話剛好可以用來反問這些擁核者:40年來盤根錯節的核能產業,如何讓這些人念茲在茲非用核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