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藝人李天柱在金鐘獎頒獎典禮上語出驚人地表示「同性戀會造成人類滅絕」立刻引發一陣譁然,甚至是登上外媒版面。(翻攝自Youtube)
上週李天柱在金鐘獎頒獎典禮上語出驚人地表示「同性戀會造成人類滅絕」立刻引發一陣譁然,甚至是登上外媒版面;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那些試著把歧視正當化的陳腔濫調(例如「避免生育率下降、人類滅亡」「同性伴侶沒有能力撫養小孩」等)都是可以輕而易舉的被反駁的;這種「同志滅絕說」以前還能製造恐懼,現在恐怕只能引來批評。
然而反同者不會因此善罷甘休,畢竟歧視是一種先射箭後畫靶(先決定要討厭你,再去找理由)的行為,因此他們不會因為自己的論證薄弱而消弭偏見,反而是去找新的方法來擁護自己的固有價值,依筆者近來觀察結果,近期流行的方式似乎是將弱勢者(包括為他們發聲的人)塑造成一種語言霸權的「獨裁者」形象,而自己則是言論自由被否定,好可憐、好弱勢的那方。
這種操作模式,從李天柱發言以及後續引發的意見觀察,至為顯然,許多護航李天柱的人皆留言表示「難道他沒有表達反同的言論自由嗎?為什麼不能尊重他的意見?」「反同就一定是錯的嗎?」等。
以上這些說法當然是錯的,不過我們也必須注意,此類論調往往十分具有感染力、不容小覷:一方面現今社會強調多元觀點的併存,因此任何行為舉止只要被冠上「不尊重言論自由」的大帽子,就很容易被大眾所唾棄。二來是這類的言論道出部分民眾壓抑許久的相對剝奪感,認為自己才是「被歧視」「被壓迫」的那群「多數的弱勢者」,也難怪川普大言不慚的在許多公開場合發表貶低女性的言論,會被許多美國民眾視為是誠實的表現而非歧視。
所以這種論述到底錯在哪呢?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既然我們都享有言論自由,如果有人發表歧視性的言論,我們當然可以批評,而對於批評也可以再加以辯駁。例如李天柱說同性戀會造成人類滅絕,我們拿科學文章反駁他的觀點,他們也可以對我們所提出的科學資料提出質疑,但如果對於批評的辨駁是說「批評我=不尊重多元意見」那就很怪,因為你有說話的權利,我們也有啊!這種邏輯無非是把言論自由當成一種「先搶先贏」的遊戲,今天你先發表意見就是在行使憲法賦予你的權利,我們後對於你提出質疑就是我們小鼻子小眼睛、無法包容你的言論,實在怪哉!
甚至我認為,對於一些明顯帶有歧視意味、或以錯誤資訊誤導大眾的言論提出批判,不但不會有上述獨裁的疑慮,反而有助於打造一個真正能容納多元的社群。今天對於「同性戀會造成人類滅絕」此類荒謬言論如果我們選擇默不吭聲,僅以一句「這是他的言論自由」帶過,我們固然可以博得尊重不同意見的美名,但若因為無人對此提出質疑而使得更多民眾信以為真,最後造成的結果卻是同志族群再度被邊緣化、汙名化,使得我們離一個容納多元的社會更為遙遠。
要消弭社會上的歧視與偏見,我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尤其當我們認為批評歧視性言論是種不尊重不同意見的表現,這段路程就更是遙遙無期了,因為歧視最可怕的問題在於:大家都認為自己沒有歧視,因此也沒有人受害。如果真的在乎多元,更應對於那些反多元的言論進行批判;消弭歧視的第一哩路,就從打破「弱勢者獨裁」的謬論開始吧!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研所研究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