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翻糖冠軍】重拾對藝術的熱情 石卉吟創作翻出新人生(下)

林思怡 2019年03月09日 11:59:00
石卉吟希望未來能回台帶領學生探索興趣、出國參加比賽。(攝影:鄭宇騏)

石卉吟希望未來能回台帶領學生探索興趣、出國參加比賽。(攝影:鄭宇騏)

 

回首這幾年,石卉吟有時會思索自己「是怎麼走到這一天」。

 

「真的很不可思議,我沒有想過我可能成為站在國際舞台上的人。」

 

 

或許贏得一次蛋糕比賽是幸運,但石卉吟(Mio Shih)對自己不斷求新、求變的高標準才是讓她成長的關鍵。

 

石卉吟2015年贏得澳洲蛋糕比賽翻糖(fondant)藝術類捏塑冠軍,名氣自此流傳開來。不過她靦腆地笑著說,一開始只是想為女兒做一個不一樣的蛋糕,卻不知不覺走到今天這步!

 

【遇見翻糖冠軍】最初只想為女兒做蛋糕 澳洲初試啼聲即獲肯定(上)

 

 

找回對藝術的熱情

 

由於專科學校與大學都非藝術設計科系,石卉吟認為自己最初的翻糖作品「只是把所有元素兜在一塊」,沒有想到整體的配置。

 

「2015年第一次比賽時,就是順著主題一味展現技法,沒有任何設計概念」。隨著得獎後參展與教學機會增加,石卉吟以此為契機,回頭檢視作品的不足,改善過去未將設計、配置架構融入進去的缺點。

 

石卉吟現在創作前都會先花一段時間繪製草稿、設計,勾勒這次作品要展現的「故事性」。一旦作品有了故事性,就擁有了靈魂。儘管創作時間拉長,石卉吟仍相信這是絕對不能放棄的原則。

 

第一眼看到翻糖蛋糕,或許只會訝異於精緻細膩的技法。若是近一步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作品呈現了藝術家匠心獨運的巧思。

 

從構圖、設計支撐點讓作品站立,創作者往往要花長時間調整,加上澳洲對於食物有嚴格要求,創作者必須使用其他材料如吸管、可食用膠水才能完成作品,又符合澳洲食品安全標準。

 

翻糖作品必須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創作者常常需要花費心思琢磨如何利用其他小道具達到想呈現的效果。(石卉吟提供)

 

即使教課排擠到自我創作的時間,石卉吟每天睡前還是會思考創作靈感,找出空閒時間讓想法「有機會問世」。她說到每項作品完成的時間不一,曾經花了半年才完成一項作品,加上不一樣的作品尺寸重量也不盡相同,不過這些都不曾澆熄她對創作的熱情。

 

在創作的過程中,她最喜歡幫人偶角色捏製表情。相信每一個表情都會展現當下創作者的心情。石卉吟也曾經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被朋友提醒捏出來的角色面貌都帶點憂傷氣息。

 

此為石卉吟2015年參賽得獎作品。(石卉吟提供)

 

跨出門外面向世界

 

無論是接訂單或自由創作,都是關上門埋頭苦幹,不過石卉吟在丈夫和親姊姊的鼓勵下開始嘗試教學,更因為2015年參加比賽獲獎決定轉換跑道,希望可以透過教學分享自己的所學所知。

 

恰巧當時台灣出現食安問題,消費者開始在意食物原料、成分,翻糖的風氣也逐漸興起。在沒有足夠師資投入台灣市場的情況下,石卉吟首次開課就廣受好評。

 

與學員互動過程中,她也逐漸建立信心,珍惜大家對她的肯定。過去的她定義自己是「默默在家工作的藝術者」,現在的她面對人群,能侃侃而談、分享自己的所知所學。

 

學員在一旁學習如何製作翻糖。(石卉吟提供)

 

石卉吟目前主要在澳洲教課。(石卉吟提供)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石卉吟希望當初的自己可以把握時間,接觸熱愛的藝術領域。抱著這個遺憾的她,計畫未來能回到台灣的母校從事教學,幫助其他學生提早了解自我,找到真正的興趣,不讓學生因科系而錯過機會。

 

回首這幾年,從跟隨丈夫從台灣移居到澳洲,再從澳洲參加比賽得名回台灣授課,石卉吟有時會思索自己「是怎麼走到這一天」。

 

「真的很不可思議,我沒有想過我可能成為站在國際舞台上的人。」

 

早期作品多篇可愛的卡通風格。(石卉吟提供)

 

或許,一開始的小成功有點憑藉機遇,但是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絕不可能全靠幸運。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和自我要求,石卉吟可能止步於2015年的冠軍;沒有家人的陪伴與全力支持,石卉吟可能因為壓力而耗盡力氣、疲憊不堪。

 

誰也沒想過,當初隨意翻開蛋糕雜誌尋找靈感的母親,不僅獲得澳洲國際賽事認同與讚揚,更跨出「獨自一人的藝術世界」,與其他對翻糖抱有熱情的人共同創作。

 

就像翻糖的糖皮,石卉吟本質細膩、柔軟卻不失彈性。白淨的糖皮只要經過藝術家的精心捏製,便有變化萬千的可能性。

 

石卉吟的生活不僅因為翻糖變得多采多姿,也跟糖皮一樣,未來還擁有無窮無盡的發揮空間。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