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接掌黨機器後,洪秀柱一直都未能展現當初她說的「海納百川」領導力。(葉信菉攝影)
黨產遭凍、「洪習會」成行,最近國民黨的新聞突然又佔據各大媒體版面。「洪習會」對在野後的國民黨,到底是加分或扣分?怎麼看待「洪習會」?不妨可從北京對台戰略思維、國民黨在野角色、洪秀柱個人定位,以及台灣內部主流民意幾點進行梳理:
首先,在北京對台戰略思維上,自從520後,兩岸關係急凍,蔡英文始終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避免落入對岸所劃下的「一中框架」內;蔡雖在國慶演說提出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等,卻也沒有九二共識,「新四不一沒有」揭示了兩岸將進入一段漫長難解的「冷和期」。
北京一方面安排藍營八縣市長登陸參訪,開放陸客到只承認「九二共識」的藍八縣市觀光;接著,洪習會接續登場消息傳出,其背後所欲釋放出的政治訊息,顯見對岸已有一套新的對台戰略思維論述。
洪秀柱與習近平會面時,必須對此有所認知及做好相應準備,包括在北京「區別對待」策略下,可能造成的政治效應及輿論壓力,如何避免被抹成「進京朝見」,成為對岸向新政府放話的管道或棋子,甚至對國民黨日後兩岸路線造成僵化的風險。
此外,對國民黨來說,在民進黨政府搞不定兩岸問題動盪之時,在野的國民黨確實有必要扮演穩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角色。2005年的「連胡會」替國民黨重返執政奠定基礎,去年5月「朱習會」則有國共破冰十年來「承先啟後」的意義;這一回,「洪習會」所要彰顯的主軸和政治意涵為何,必須有一套清楚完整論述。
但諷刺的是,當民意對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出現質疑,回過頭來看,國民黨內部卻仍陷在「各表派」、「同表派」的兩岸路線政治泥淖之中,如何讓民眾感受到國民黨有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
說穿了,所謂兩岸路線之爭,背後牽動的還是明年黨主席改選黨權爭奪戰。吳敦義疾言厲色公開炮轟洪秀柱與國民黨「不同調」、藍委急著提前表態柔性切割洪,主要還是不滿於洪秀柱個人領導風格與政治能量不足。否則,怎麼解釋去年「朱習會」朱立倫在習近平面前說「兩岸同屬一中」、「馬習會」時馬英九公開提「一個中國」等,甚至較「一中同表」更具爭議的言論?
這一點,洪秀柱也必須深刻自我反省。自接掌黨機器後,洪一直都未能展現當初她說的「海納百川」領導力、政治高度與氣度,提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大刀闊斧改革作為,反而不斷走向與深藍取暖、教條式懷舊理念的路線。要不然,已經淪為完全在野的國民黨,此刻還有誰在乎「一中各表」與「一中同表」有何差異?國民黨禍起蕭牆,再掀兩岸路線爭議,只不過是見縫插針、借題發揮罷了。
再者,對洪秀柱個人定位而言,能否靠著洪習會加持、穩固黨魁連任之路,還是未定之天,關鍵還是屆時洪向習近平說了什麼、為台灣利益爭取了什麼?洪秀柱一直強調自己不是急統派,而是反台獨,她始終是「中華民國憲法派」;但弱勢領導的洪講再多次,還是不斷被對手抹紅,就連黨內同志也不相信她。
其實,仔細深究洪秀柱於大選時提出的兩岸政策說帖,以及全代會通過的「和平政綱」,其主要內涵及精神,確實都是源自於中華民國《憲法》,也就是「一中兩憲」或「一國兩府」概念。其所要同表的「一中」,則是要對岸接受、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共同確定兩岸「分治不分裂」定位,如此才能解決國際參與及永久和平等難題。
因此,「洪習會」將是檢驗洪秀柱兩岸政策理念及主張,撕掉投降統派標籤的絕佳場合。洪若能做到過去國民黨領導人都作不到的事,亦即在對岸領導人面前公開表述「中華民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中華民國憲法」等,不僅綠營將難以批判。回台後,洪在藍營內將無人可攖其鋒。明年黨魁保衛戰,又捨洪其誰?
問題是,若從台灣內部民意來看,在新政府甫上台之際,國民黨就貿然要進入政治對話「深水區」,不僅代表性和正當性都有很大疑慮,台灣主流民意又豈會接受《憲法》終極統一,或兩岸是「整個中國」內部「兩個憲法政府」的看法?而要對岸共同表述中華民國存在、接受中華民國是平等的憲政治權?政治現實面上恐怕也存有極高難度。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