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館夜景(出色文化提供)
函館山的標高為334公尺,比東京鐵塔的333公尺高一點點。據地理學者研究,函館山本來應該是一座孤懸於渡島半島外的海島,當它與陸地之間慢慢被泥沙堆積後,形成有天然陸橋的「陸連島」。
換句話說,從函館站以西到寶來町一帶,過去曾是海域呢。正因為如此,所以今天在平緩的函館市區南側,卻有一座旱地拔起的寶山。
函館山曾經禁止接近
儘管函館山如今看似和市民很親近,又是函館吸引國際觀光客的重要賣點,但其實在二戰結束之前,有將近半世紀的時間,人們是不能靠近函館山的。
函館山一帶在1898年依據「要塞地帶法」被列為軍事管制區,和高雄的柴山相似。陸軍單位在此興建砲台、發電廠與觀測所等設施,一般民眾不僅不能上山,就連拍攝或繪製函館山的圖畫均被禁止。英國人曾將函館山稱為「北海道的直布羅托」,應該是這座大地末端的堡壘,讓他們想起了控制地中海門戶的軍事陣地吧。
日本投降後,函館山失去了防衛意義,因此於1946年12月解禁。民眾在相隔48年後,終於有重新登上函館山的機會。當年的御殿山第一砲台,後來被改建為展望台、電信基地以及停車場,也就是大家目前欣賞函館夜景的地方。這麼看來,擁有「世界三大夜景」頭銜的函館山,其實不算是很資深的景點呢。
讓情侶相愛一輩子的祕密愛心
我覺得函館夜景能獲得如此殊榮,跟城市地形有關。三面環海的函館,讓遊客從市區南側的山上向北眺望,左右兩邊都是海岸,因此市區的夜景是呈現出一個「工」字型的圖案,寶來町一帶有著漂亮的纖細腰身,再加上市內建築多半不高,視野範圍很廣,因此備受人們喜愛。
近幾年更有玩家發現,函館市區道路的街燈,會排列出片假名的「ハート」形狀,也就是英文的「heart」,因此誕生了新的「函館山Heart傳說」!據說能看出這顆心的情侶,會彼此相愛一輩子。不過傳說的內容有提到,愛侶們必須是自己發現這顆心才有效,若是經過他人提點的話法力便會消失……。那麼,我就不放示意圖害大家沒機會獲得保佑囉!
看函館夜景也要看老天臉色
函館山雖然不高,但想從山上看到夜景,也不是天天有機會的!
我自己和函館夜景的幾次接觸經驗,便領略了這傢伙的頑皮。第一次和狸貓管家前往函館時,對於函館夜景抱持著「沒見到夜景就不回臺灣」的決心!我們安排兩個晚上住在函館,第三天一早再搭車往下個落腳處前進,就怕只有一天的嘗試會碰到閉門羹。
果然,我們在函館的第一天夜景盼望,就受到了嚴厲的挑戰!那天的日間行程相當順利,但越接近傍晚心頭卻越忐忑不安,因為感覺雲霧漸漸變濃了。從市區幾乎無法看見山上的纜車站,擔心稍晚的萬家燈火恐怕不保。
當時搭著巴士上山的我們,來到山頂後發覺的確被大霧籠罩,就連展望台旁的轉播站天線高塔都看不到了,更別說是山下的景色囉。函館夜景的第一次挑戰隨之黯然泡湯(後來也的確是匆匆下山,轉進「泡湯」)。
幸好那次有安排住兩晚,第二天再上山挑戰就沒問題了,三大夜景的第二仗成功get(我們那趟是從香港飛到日本,因此前幾天才剛去過太平山)!
而且那次是憑巴士與電車的兩日券遊玩,因此雖然有多花一些時間重複上山,但旅費支出倒是沒有增加。
第二次我自己在函館時的狀況相反,白天從上午十點過後就持續下雨,到傍晚四點仍未見停歇之勢。整日都在山腳舊城區活動的我,乾脆打消上山的念頭,搭路面電車轉往市區的另一頭去逛逛丸井今井百貨。
然而,在電車上望向窗外,卻覺得遠處海上的雲層已漸漸散去,陽光甚至能穿過縫隙,如聚光燈般打在海面上的某個角落。一見情勢有所變化,趕緊按了下車鈴,穿過馬路,跳上逆程的電車,以小跑步的方式衝回纜車站。
當我在山頂展望台觀景窗前的第一排座椅坐定時,正好趕上陽光轉暗,華燈初上的夜景序幕!這回從絕望中重生的經驗,不僅讓我再次感受函館夜景的動人,同時也對函館那捉摸不定,特意挑逗旅人心弦的天空留下深刻印象!
附帶一提,對我來說,我覺得看夜景不僅是單純的看「夜」景,從傍晚轉到夜間,燈光漸漸點亮的動態過程,才是看夜景的有趣之處。
百萬夜景VS一億夜景
另外,許多玩家會將函館夜冠上「百萬夜景」的封號!如此一來,如果當晚的觀景能見度不佳,便會打折扣剩下50萬夜景或10萬夜景了。
其實「百萬夜景」的稱呼原先並非用於函館,而是昭和20年代的六甲山夜景,亦即神戶的夜景。當時媒體估算神戶市區放眼所及的電燈代價為100萬元,因此有了「百萬夜景」的說法。而函館的城市規模不及神戶,且昭和20年代初期函館山也未解禁,因此用其稱呼函館夜景可能不完全適當。
不過參照同樣的概念,當航空業者在2013年推出名古屋上空的夜間遊覽飛行時,相對於70年前的價碼,現在想點燃名古屋都會區的萬家燈火,代價估計為110.7億日圓,因此業者宣稱夜間飛行能欣賞的是「一億夜景」!
咦,為什麼會從110億縮水到1億呢?因為當年「百萬夜景」的計算幣值,並非日圓,而是美金的「百萬Dollar夜景」。這麼算起來,參照目前大概1:100的匯率,「百億夜景」匯兌後再扣除手續費,就剩下「一億夜景」囉!
*本文摘自《鐵道旅人走進北海道:歷史‧文化‧鐵道‧北國,跟著牛奶杰,讀懂北海道,玩遍北海道》,出色文化出版。
牛奶杰
七年級生,不敢自稱文青、對很多事也一竅不通,但有自己的小小堅持與偏好,是個不喜歡浪費、支持物盡其用的旅人。因為付了全額的旅費,所以對旅行中會碰到的火車、飛機、車站、機場等大眾交通工具與設施,也都很感興趣。當其他人在心底埋怨交通時間太長時,他從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已開始享受「旅情的滋味」(或稱為「旅費的回饋」),而且持續到返抵小窩為止。
2008年起,在網路上撰寫「杰宿 絮語」與「杰水 輕喃」兩個部落格,分享旅行中的鐵道及飛行趣味,且常愛嘮叨一些老故事。期待在更多玩家的行程中,交通工具可以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會是旅行本質的一部分,甚至開始規劃自己心儀的鐵道旅行呢!著有《鐵道趴趴走遍北海道》、《四國趴趴走》、《開始在日本自助旅行》、《跟著鐵道達人輕鬆玩日本》、《明治維新150年散冊》。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出版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出版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藝文記者 → 黃衍方 william_huang@upmedia.mg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