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經區透過特區免稅的方法來吸引投資,概念或許未必不可行,但這種特權經濟所創造的投資一定造成不公平競爭,所以更必須仔細評估其對相關產業的衝擊與保護。(國民黨立院黨團提供)
作為一個當紅的政治人物,韓國瑜果然有超強的議題設定能力,他一句:「高雄應成立自由經濟貿易特區,甚至不排除直接訴諸高雄278萬市民」引發熱議。不僅國民黨人朱立倫、侯友宜、盧秀燕紛紛響應,民進黨政府也只能保守應戰。但「自經區」不是個新玩意,馬英九執政的第二任期就曾提出「六海一空」、一農業生技園區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此前更歷經多次變形,後來卻因爭議過大而胎死腹中。
根據聯合國貿發大會的定義:「自由經濟區指本國海關關境中,一般設在口岸或國際機場附近的一片地域,進入該地域的外國生產資料、原材料可以不辦理任何海關手續,進口產品可以在該地區內進行加工後復出口,海關對此不加以任何干預。」台灣自從2003年已有六海一空的《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馬英九2008年首次競選的時又提出兩岸共同市場,接著前副總統蕭萬長所提出的「自由經濟島」,不過涉及到兩岸勞工自由流動與台灣產業,實在衝擊過大,根本不可行。於是在馬英九第二任期時,又委託當時的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新的政策規劃。
時任中經院院長的陳添枝受訪時表示,當時中經院的「自經區」版本非常簡單,就是只做服務業的先試先行,根本不需設實體自經區。只是,這版本進入經建會後,從負責自經區規劃的第一任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到接手國發會主委的管中閔一路越玩越大,先稱這是兩岸ECFA「前進版」,後來更將範圍繼續擴大,除了原本的「金融」、「國際醫療」與「教育」三範疇之外,又把製造業、農業包進來,指定了六港一空與現行各類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工業區改制,變成要設實體自經區,甚至連地方政府都可申請設立。透過法規的大幅度鬆綁,放寬國外白領專業人士工作限制、農工原料及貨品免稅自由輸出入限制、開放市場並放寬投資限制、便捷土地取得並提供租金優惠。
講到開放,不少人都會很高興,認為這就是「貨出去、人進來」的具體實踐。不過,當時的《自經區特別條例草案》由於橫向聯繫不足,條文過於粗糙,幾乎每個子細項都被嚴厲挑戰,例如所謂的「國際醫療」,儘管官方宣稱區內的醫療院所不使用健保,區外的醫師也只能以支援、會診和應邀出診的方式進入專區執業,但一旦開啟此門,勢必壓縮區外執行一般醫療業務的時間,也導致健保的基本的醫療照護品質越來越糟,當醫療機構營利化後,將造成醫療公共性下降,區外的醫療環境也跟著惡化。
例如農業加值,自經區容許進口外來農業物料參雜本國物料或附加價值超過35%,即可以「MIT(Made in Taiwan)」品牌出口,甚至允許原料加工後變成非管制食品就可以內銷。但以台灣對中國花生管制為例,若中國的低價的花生原料放到示範區進行食品加工後,變成非管制的花生醬就可以內銷台灣,包括蕃茄、茶也有類似問題。而所謂的「前店後廠」的設計同樣是空話,因為主管單位根本無法管制國外進入的農產品不會跑至非自經區,這將對國內農業產生更大的衝擊。
而為了優惠特區廠商,開放一定比例外籍勞工來台,使用更多廉價勞力,這不但繼續拖垮台灣勞工現有的薪資水準,自經區內的「廉價外勞」恐怕時刻都想脫逃到薪資更高的非自經區,衍生治安問題。而允許地方政府劃設自經區等於開後門讓地方政府自行圈地,這又造成另一波土地正義的社會問題。加上當時的財政部面對大規模的租稅減免根本無法提出稅損清單與數據,所謂的自經區就因此胎死腹中。
而這還是六年前台灣社會關於自經區的相關討論與爭議,六年後,中國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戰熱戰方酣,台灣現在弄了一個自經區進口中國的原物料,加工之後貼上台灣的標籤變成台灣貨,想行銷全世界,天下有這麼便宜的事,難道不怕外國政府連台灣貨品都一起制裁嗎?當時沒法化解的問題,又有什麼理由認為現在可以樂觀以對?
自經區透過特區免稅的方法來吸引投資,概念或許未必不可行,但這種特權經濟所創造的投資一定造成不公平競爭,所以更必須仔細評估其對相關產業的衝擊與保護。當時被延宕的爭議理由還在嗎?現在有沒有更惡化?解決的方案在哪裡?面對受損勞工產業的態度是什麼?如果一切都沒有,其實只是拿這個議題來鬼混與吵架,殊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