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入侵》中國所謂的對外經濟關係,多是服務於政治目標,政府應該想辦法降低國家出口曝險。於此,台灣農產品銷中問題亦然。(攝影:張哲偉)
高雄市長韓國瑜訪問香港,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餐敘會面後,便向當地多家公司推銷農產品並完成簽約儀式,很快地就宣布已成功簽署八筆為期一到四年的合作備忘錄,總額共24.7億元。因為台灣短效政治特性,由地方首長帶著農產品前去中國找通路的作法,一直頗具宣傳效果。近期還有鴻海總裁郭台銘賣學弟韓國瑜面子,宣布鴻海第一年將採購1000萬公斤的台灣蔬果、農漁牧和加工產品,經高雄產地直銷,透過同為他個人創辦的「永齡農業銷售平台-永齡選物」平台,發貨至中國沿海諸城。
稍早台南立委補選期間,國民黨籍候選人謝龍介則以協助引進50貨櫃麻豆文旦訂單,作為參戰亮點。配合謝龍介簽約的是今年1月底成立的「群鵬國際」,負責人是「中華兩馬經貿發展協會」理事長吳錦玫。
這類「幫助農民賣產品到中國」的模式,淺顯易懂,多數人也無暇探究原委,屬於事半功倍的「有感」政績。但無論如何,人治色彩太重,除非你想看到的是台灣農業斷代史,著重在某個年度、某個月份的突然外銷現象,否則如此做法並不是真為這塊土地農業的永續經營。
事實上,兩岸農產品往來,始終未處於正常運作狀態。尤其台灣、中國同屬WTO會員,台灣自2002年入會,迄今比起過去,雖已大幅開放中國工農產品輸入,但截至目前為止,仍維持一定程度禁止進口,實質違反WTO「平等待遇」和「市場開放」等規範。中國有其考量,儘管曾多次向WTO表示關切,卻未進一步提出仲裁。而台灣此舉也早被美國貿易代表署列為「貿易障礙」。
2015年,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兩岸貨貿沸沸揚揚之際,就曾直言,「台灣對中國的貿易很特殊,沒有正常化,全世界在WTO的架構下,沒有人這樣玩的啦!」在此之前,台灣對中國農產品皆維持3千餘萬美元順差,至於台灣對中國現仍有830項農產品不開放。陳保基當時則是說,「你覺得中國會忍受你這樣子嗎?」
中國未對台灣積極進取的考慮,一來,或如近期在台出版的《無聲的入侵》一書,作者於文中言及,「中國的政策計畫者正聚焦於克服該國日益嚴重的『動物性蛋白質缺乏』,而對他國農業用地的興趣持續飆漲(尤其是澳洲)」,為得就是耕植更多農作物以餵養國內牲畜,好供應國內需求日增的肉食品。於是今天中國農產品的內銷市場恐怕還遠重要過出口,更重要的,就像他們在澳洲下的功夫,買農產品杯水車薪,乾脆直接買你的農地。
另外,由於WTO早有功能不彰的問題,多國紛紛改從多邊轉向雙邊策略,中國不急著以WTO為名再敲農產進口台灣大門,應該還是當時馬政府時代,兩岸正如火如荼展開貨貿談判,彼此都具喊價空間有關。至於台灣甘冒「貿易障礙」批評,無論藍綠哪一政府當政,都很清楚如果連底線都放行,將對台灣農業產生無可計量的衝擊。
只是,今天台灣政治人物樂於表現單槍匹馬搶訂單的本事,很可能會讓農民誤以為這種「靠個人管道打通農產外銷(中國)」的狀況可以恆常持續。此外,就算台灣農產品未放行,台灣過去許多優良品種、種苗與技術整套流出中國的弊端,其實一直未有解方,像是毛豆、香蕉、鳳梨、蓮霧、稻米和茶葉等,還有特殊品種吳郭魚,原本都是禁赴中國投資的產品,如今多已陸續經由偷偷摸摸夾帶或走私方式外流中國,然後那些「中國產地的台灣農產品」,就變成台灣農民今天在其他國家市場的競爭對象。過去一些遊走兩岸汲汲營營「農業交流」人士,常稱台灣農技沒有外流中國,因為中國農技早就超越台灣,究其原由,有些實是顛倒因果。
《無聲的入侵》一書由現任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中心哲學教授漢密爾頓所著,如書介所示:本書是針對中共政府對澳洲的滲透所進行的調查研究。作者發現從政界到文化圈,從房地產到農業,從大學到工會,甚至連小學都看得到中共在澳洲的影響力。
關於本書評價褒貶皆有,有澳洲政客說他危言聳聽,自然也有人深感是振聾發聵。但對他描述中國所謂的對外經濟關係,多是服務於政治目標,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爭議。漢密爾頓寫道:「有些商業評論人士說,中國打噴嚏,澳洲就會得肺炎;所以我們不可以做任何事讓北方巨人不開心。可是,若我們真如他們所說的一般脆弱,答案應該不是把它當成天經地義的情況,而應該是想辦法降低我們的出口曝險才對吧?」
於此,台灣農產品銷中問題亦然。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