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結束9天訪美行,但柯營幕僚直言,此行聲量不如預期,將改變策略積極突圍,否則遭藍綠邊緣化,將不利柯參選。(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結束9天訪美行,這趟被視為2020總統大選「試水溫」之旅,行前受到高度關注,然過程一波三折,接連爆出美方接待規格降級、僑胞抵制等風波,儘管柯最終順利前進白宮「打卡」,惟受到「賴神」突襲參選總統影響,柯P關注度遭「英德大戰」淹沒。柯營幕僚直言,此行聲量不如預期,將改變策略積極突圍,否則遭藍綠邊緣化,將不利柯參選。
柯文哲16日赴美,訪問東岸紐約、華盛頓、亞特蘭大及波士頓4大城市,行前一度傳出美方接待柯的規格降級,不如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加上色彩偏綠的全美台灣同鄉會大動作發聲明,列出「9大罪狀」抵制柯訪美,放話拒絕接待、不出席餐會,讓柯罕見出訪前就碰一鼻子灰。
不過,隨著柯文哲一行人抵達美國,諸多傳言不攻自破,包括首站紐約僑宴上,仍見台灣同鄉會重要成員出席,席間藍綠僑胞同場相挺,力拱柯選總統。19日柯抵達華府,展開重要拜會行程,先是赴布魯金斯院,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美國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AIT處長包道格會面。
隨後,柯文哲赴白宮艾森豪行政大樓,與國安會及國防部官員會面,並轉往美國國務院,拜會亞太副助卿史墨客、AIT華盛頓總部執行理事羅瑞智、國務院台灣協調處副處長Daniel K.Delk等人。離去前,柯文哲不忘在白宮前拍照打卡,宣示意味濃厚。
這趟2020探路之旅,外界關心柯文哲對美中台議題的論述,柯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說,拋出「親美友中」戰略,強調在態度上親美,但不刻意與中國對抗當敵人,這是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下,台灣最適當的國家戰略。至於兩岸關係,他重申「五個互相」,反對仇恨對立,認為兩岸應重新建立互信。
對於柯文哲的表現,美方多持正面態度,但也有學者認為,以總統候選人的層次來看,柯的兩岸政策須更明確。葛來儀直言,柯應提出更多「親美友中」的細節,像是「友中」的層次為何,指的是接受九二共識、簽訂和平條約,或是兩岸一家親?包道格也說,柯的兩岸政策過於模糊,如要參選總統難以過關。
柯文哲受訪時回應,一小時的演講,無法完全說明清楚兩岸政策,只是先表達態度,可以做的先做,對於9天來的表現,他自評「及格而已」。柯營幕僚則說,美方對柯文哲好奇,卻也相對陌生,這趟定調先讓美方認識柯,了解他的想法,並與智庫建立關係,後續由幕僚與對方保持聯繫,才會慢慢熟識。
柯文哲走訪四個城市,以華府政治拜會行程尤受關注,不過除了與「大頭們」會面,柯此行另有兩個重要目的,一是與同胞對話,消除深綠僑胞對他的誤會;二是親自與中國留學生對談,當面傳達他對兩岸政策的看法。
親柯人士透露,白綠分手後,有心人士不斷「抹紅」柯文哲,扣上「賣台」、「親共產黨」等帽子,在華僑群體間,確實造成負面影響,加上在美國接受的資訊較台灣慢,不少深綠僑胞對柯誤會很深,這次行前的抵制爭議就是一例,「柯市長一直很想當面跟他們解釋清楚。」
為此,柯營幕僚群特別著力,行前就派「先遣部隊」赴美,與當地各僑胞團體溝通,期間不少華僑回台,柯團隊也有設法連繫,這次實際到美國與僑胞互動,很重要的目的是消弭誤會,讓海外僑胞重新認識柯文哲。
另外,在年輕世代展現高人氣的柯文哲,也善用自己的影響力,這趟安排不少大學演講行程,特別希望與中國留學生對話,傳達對兩岸互動交流的想法,讓學生理解他的「善意」,進而帶回中國,「市長希望從學生口中去描述,柯文哲是什麼樣的人。」
然而弔詭的是,儘管柯文哲這趟行程滿檔,拜會眾多華府政要、智庫與學者,發表多場重要演講,關注度卻不如預期。柯營幕僚直言,在行程爭議處理上,確實有瑕疵,外界對於訪美「降格」已有既定印象,加上鄭文燦、林右昌搶先一步訪白宮,難以創造新話題。
更不巧的是,柯訪美第二天,賴清德即投下參選震撼彈,頓時引爆話題焦點,讓柯的媒體能見度大受影響。先前認定綠營將由蔡英文爭取連任的柯,在美國聽到賴參選消息,第一時間愣了3秒,露出吃驚表情,僅說「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據悉,柯營事前未掌握到消息,當下一片錯愕,沒料到賴清德會出此招,同時也擔憂民進黨「英德對決」一路吵到4月底,國民黨接著上演太陽之爭,拱韓國瑜聲浪愈來愈高,藍綠選民歸隊,加上統獨議題炒作,柯恐持續遭邊緣化,在戰鬥位置中處於劣勢。
「新聞不見了,我們只能運用自媒體突圍。」柯團隊在訪美期間,感受到聲量被壓過的危機感,加倍運用新媒體力量自救,徹夜剪輯柯在美國的演講影片,甚至每晚行程結束,柯文哲仍抽空拍片,策畫「出訪筆記」單元,分享在美交流心得,上傳到臉書、YouTube頻道,增加媒體影響力。
柯營幕僚直言,柯文哲回台後很關鍵,這段時間不論傳統媒體或網路聲量,都容易被選舉議題蓋過,過去柯擁有網路優勢,如今藍營有韓國瑜,綠營有蔡英文、蘇貞昌,對方幾乎是複製柯的模式玩直播、搞網紅政治,甚至砸資源做到更精進,柯團隊須盡快想出因應對策,在媒體大戰中殺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