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選擇介入,將會立刻啟動美日安保條約,不止美軍可使用日本國內的所有軍事基地,日本自衛隊也會一併出兵參與戰事。(湯森路透)
日前蔡英文總統在接受日本媒體「產經新聞」專訪時,呼籲台灣與日本兩方應該就安保議題進行對話,而引發國內外的諸多討論。不過為什麼台灣會希望與日本進行安保對話,其對話的基礎與動機在哪裡,卻比較少人提及。事實上,美日安保條約雖然是由美國與日本所簽定,卻影響了整個東北亞地區,台灣也在其範圍之內。原因在於美日安保條約的第五條規定了集體自衛權,日本或美國任何一國受到武力攻擊時,兩國將共同出兵。第六條則規定,為了保障日本與遠東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美國可以使用日本國內的陸海空軍基地與設施,而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遠東地區的範圍到哪裡?為了釐清這個爭議,日本後來發布了政府統一見解,確認遠東地區包括「菲律賓以北,日本及其周邊地區,韓國與中華民國所轄區域(台灣)也在內。」
雖然日本政府提出這個統一見解時,中華民國與美國尚未斷交,仍簽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因此中華民國被列入遠東地區的定義範圍內,但是在中華民國與日本、美國先後斷交後,日本並未就過去的統一見解做出修改,只是在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政策下,不主動提及這一個敏感議題。因此若仔細推敲美日安保條約將會發現,未來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選擇介入,將會立刻啟動美日安保條約,不止美軍可使用日本國內的所有軍事基地,日本自衛隊也會一併出兵參與戰事。而另一方面,即使美國不出兵,只要戰火波及日本國土,使日本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出現「周邊有事」的情況,讓日本被迫出兵自衛,美國也一樣會被捲入戰事之中。而為了因應這樣的可能性,日本一連串與安保條約有關的和平安全法制裡,就包括了「周邊事態法」。
在過去因為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自衛隊強調專守防衞,因此除非受到直接的武力攻擊,否則日本不能主動採取軍事行動。但隨著日本在美國要求下派兵到海外參加反恐戰爭,與近年來北韓發展核武與試射飛彈的威脅,讓日本政府決心放寬這些限制,對和平安全法制進行修法。其中「周邊事態法」已更名為「重要影響事態法」,大幅放寬了對於周邊有事的認定,同時解禁集體自衛權 註更多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已規定了集體自衛權,那為什麼日本後來又在2015年修法解禁集體自衛權?原因在於日本因為和平憲法的限制,在相關的和平安全法制中規定,除非受到直接攻擊,否則不得主動發起作戰行動,因此就算在美國受到攻擊,而啟動美日安保條約共同出兵時,也只能擔任支援輔助的角色。但這樣的規定已經無法因應未來的挑戰,因此在日本修訂和平安全法制時,拿掉了這樣的限制,讓日本自衛隊在研判日本可能受到攻擊,或與美國共同出兵時,可以主動展開作戰任務,進行攻擊行動。,讓日本主動出兵不再受到法令的限制,也讓未來在介入周邊區域爭端時,有了法源上的依據。而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樞鈕位置,日本西南方離島就近在咫尺,不止雙方的防空識別區緊緊相鄰,台灣與日本的各種關係也極為密切,一旦台海爆發軍事衝突,將對日本影響甚巨。因此在日本政府修訂和平安全法制後,已為台灣與日本進行安保對話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所以就新修訂的「重要影響事態法」,與日本政府近年來對安全保障事務的態度來觀察,日本所認定的「周邊有事」,其實包含了兩個要素,一個「周邊」,另一個就是「有事」。前者指的是事件發生的地點鄰近日本,就地緣上來說可能會影響到日本的國家安全,而後者指的是事件的嚴重程度,當事件的嚴重性的確會影響日本的安全穩定時,就符合「重要影響事態法」中的規定。換句話說,這兩個要件就是日本政府評估是否要出兵以因應周邊事態的標準,也是會不會啟動美日安保條約的關鍵。以台灣的立場來說,當然不是故意想將美日兩國捲入台海衝突之中,台灣希望進行安保對話的原因,在於爭取更多的友邦支持,以維持這個區域的安全與穩定。因為避免爆發台海衝突,符合台灣、日本與美國的利益,而這需要三方更進一步的合作與對話。
對日本這個海島國家來說,極度依賴能源進口與商品出口,這也是日本稱海空航路為國家生命線的原因,而途經台灣海峽與台灣東部海域的繁忙航道,是日本能源進口與商品出口的極重要路線,一旦中斷,將嚴重影響日本的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因此即使不直接爆發戰事,只要中國嘗試封鎖台灣,想逼台灣投降,就會立刻切斷日本的這條海上生命線,更不用說爆發激烈戰事,以今日飛彈的射程與戰機的飛行速度,幾乎不可能完全避開日本的領海領空。而更進一步來說,日本與中國長期以來就有領土爭議,甚至在中國開始派遣軍機對台灣進行繞島遠航訓練之前,就已經不斷侵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內。早在2016年,日本航空自衛隊曾緊急升空攔截中國軍機達851次,創下歷年新高。在中國勢力崛起之際,日本更有理由要防範未來的可能衝突。
台灣不止位於日本的周邊,台灣海峽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立刻、直接地影響到日本。就連中國派遣軍機到台灣進行繞島遠航訓練,不論由北往南飛,或是由南向北飛,兩個航線都必需通過宮古海峽,闖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讓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緊急升空攔截。而台灣擁有高山,又隔海扼守中國的東南半壁,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與美國合作,在樂山設置了鋪路爪大型預警雷達,幾乎可以監看大半個中國。因此台日之間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對話的可能性。日本過去為了因應中國的勢力擴張,積極拉攏國際友邦,推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外交政策,卻又為了避免觸怒中國,而故意忽視位於這條弧線起點的台灣,等於是主動放棄這條海上生命線的安全保障。在日本近年來積極化被動為主動,希望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時,這實在是非常矛盾的政策。
對美國這個世界霸主來說,在揭櫫將重返大國競逐的政策,將中國與俄羅斯列為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後,這一年來的各種國家安全報告或軍事發展計畫莫不以中國與俄羅斯為假想敵。甚至將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推出印太新戰略,希望能在西太平洋圍堵中國。但對於過去奠定西太平洋安全穩定的美日安保條約,卻仍維持舊有的架構,未有新的發展。似乎未曾仔細思考過第六條遠東條款的規定,一定會讓日本捲入美國與中國的競逐中。同時美國對台灣保持戰略性模糊政策,在美日安保這個安全架構中,故意忽視台灣存在的事實,與台灣沒有任何對話與交流,這無疑是讓整個印太新戰略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也讓中國有了可趁之機。美日安保條約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並沒有辦法有效發揮維持遠東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功能。
對台灣這個飽受中國威脅的國家來說,積極尋求有利害關係的友邦支持,是很合理的策略。過去的問題在於台灣的國際處境艱難,與多數國家都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許多國家為了不想影響到與中國的關係,而故意忽略台灣的存在,導致台灣難以進一步與友邦進行更緊密的安全合作,但這其實漠視了台灣扼守台灣海峽航道數十年的事實。在中國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大之際,台灣應該要強烈提醒國際社會,一旦台灣海峽爆發衝突,甚至淪為中國內海,世界各國將無法繼續安全地使用這條重要航道,而首當其衝的就是位於東北亞的日本與南韓,其海上生命線將會立刻中斷或受制於人。台灣對於全球貿易的穩定,航道的安全,有非常大的貢獻,但這樣的情況卻長期不受重視,如果有利害相關的國家,都繼續坐視這樣的情況惡化,那無疑是引頸就戮。
以美國為首的盟邦,多半是民主國家,政府方向會受社會輿論所影響,然而台灣長期以來忽略對外的宣傳,未能凸顯台灣戰略地位對周邊國家的重要性。過去會有這種情況,當然也在於中國挾龐大的市場利誘各國,並且還未明確顯露出想要稱霸的野心,但當國際情勢轉變,各國紛紛警覺中國的威脅時,台灣其實是有機會利用國際社會的憂慮,爭取更有利的安全合作空間。而對內來說,多數國人不甚清楚國防事務,常誤以為台灣孤懸於西太平洋之中,不太瞭解台灣與周邊國家在地緣戰略上的緊密關係,因此在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時,極易受到影響,不認為台灣有任何的籌碼可以爭取到友邦的支持。而這樣的消極態度,無形中也助長了中國對台灣的統戰效果,當台灣爭取外援而面臨中國打壓時,又認為是政府主動挑釁,無疑是在間接協助中國孤立台灣。
更進一步來說,台灣長期受到國際社會的漠視,但台灣本身也一直忽視近在咫尺的鄰國,這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菲律賓。若是攤開地圖來看,菲律賓是日本與中國之外,距離台灣最近的國家,兩國共同扼守巴士海峽,但台灣卻長期無視菲律賓的存在,彷彿這個國家在地球的另外一端,甚至在出現漁業糾紛時,台灣還仗著優勢武力,派遣軍艦巡弋來平息台灣社會的輿論壓力。當然這有一部份的原因是菲律賓的軍備極為落後,目前總統杜特蒂的態度也相對親中。但領導人總會有輪替的一天,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島礁的主權問題上也有爭端,更與美國有共同防禦條約。台灣或許可以利用這些有利因素,與菲律賓建立共同處理南海主權爭議的溝通平台,並處理雙方漁業紛爭,進行情報合作,確保巴士海峽安全,以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係。
台灣在對外爭取友邦的支持上,缺乏整體的戰略方向,其實也間接反映在台灣內部的防衛戰術規劃上。國軍歷來的演習想定,都是獨立進行防禦作戰,這雖然無可厚非,畢竟不能預先期待依賴外援,國軍應該要設想最為艱困的情況。但是台灣位於如此繁忙的國際航道中,國軍的任何軍事行動,幾乎都一定會影響到鄰近的國家。甚至台灣還是全球電子資訊產品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台海危機可能會造成全世界經濟的嚴重動盪。台灣在規劃反制行動時,是不是應該要將這些優勢納入其中,設想在進行反封鎖作戰、開始佈雷封鎖航道、甚至是承受第一擊、進行第一波海空作戰時,應該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配合何種國際宣傳,好讓各國政府與社會輿論願意支持台灣,而這也是台灣在承平時期與友邦進行國防安全事務對話時,最需要瞭解與取得的資訊。
在蔡英文總統提出希望與日本進行安保對話以後,中國半官方的媒體立刻製作了假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已嚴詞拒絕,形塑台灣孤立無援的媒體印象,而日本官方稍後的正式回應,則表示將會一貫維持非政府間的實務關係,並在這個基礎上適當的對應。前者說明了目前中國對台灣發動的輿論戰,幾乎已經無孔不入,而後者則代表在這樣的艱困國際環境中,台灣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對於日本政府這種模稜兩可的回應,我們無法得知未來會如何發展,但近日外交部與美國在台協會宣布將定期進行「印太民主治理諮商機制」,以進行美台雙邊對話,就是一個很正面的進展。證明台灣與友邦是可以利用這種對話機制來加強彼此關係。世界各國一向依美國馬首是瞻,在台灣與美國建立對話機制後,非常期望台灣未來也能與周邊國家建立類似的管道,以加強安全合作。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