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認為,在選舉騙票熱潮中,除了賺錢以外,法治、主權、性別都變成了次等議題。(攝影:張哲偉)
朱立倫在其臉書專頁上,在3月26日至29日間,接連發布了三次投票,分別是「請問,你贊成兩岸領導人舉行『金門會談』,共促和平嗎?」、「推動雙門(金門、廈門)生活圈,金廈大橋鐵路化,請問你贊成嗎?」以及「要求法務部依法執行死刑,捍衛法律尊嚴、落實司法正義,您支持嗎?」。朱立倫身為2020總統大選國民黨黨內初選參選人,為何採許這樣的行動,除了向網路上的人民表達自身對特定議題的立場外(不幸前二則投票的結果與其立場恰好相反),無非就是想透過這種宣示來博取民眾的支持,為了往後黨內初選以及總統大選鋪路。
對於這種作法,許多學生以及民眾認為並無實益,甚者第三則投票更是承諾當選總統將依法執行死刑,被許多網友批評「罔顧人權」、「拿死刑議題來騙票」,甚至諷刺地表示「被韓國瑜逼急了連死刑都搬出來」、「賣台賣不贏韓國瑜,中天還是不會報你的新聞」。其實使朱的團隊會認為這種手段可行,正是去年年底公投綁大選藍營大勝的經驗,而這一切正是台灣選民一手造成的。
「騙票行為」指的是什麼?騙票是政治人物為了贏得選舉、為了得到選票所發表言論、立場、所做的行為等等,也可以說是政治買票。政治人物所發表的這些「宣言」,未必都是當選後能兌現的政治承諾,也未必對於社會發展有所助益,純粹為了迎合部分獲多數民眾的要求以換取選票,甚至選民也不是真的在乎這些政見能實現多少,自己是否能真的從中獲利。
這種方式其實在選舉中屢見不鮮,去年勝選的韓國瑜就是最經典的例子,盧秀燕也用過、柯文哲或許也用過,更不用說各地區民意代表了。2018年年底大選國民黨徹底常到甜頭了,他們深知,大多數的台灣人民對於政治是人云亦云的、是不關心社會議題的、是短視的,韓國瑜的勝利也讓我們知道,想贏得選舉不須展現真本事、不需要打誠實的選戰,只要政見符合民意或風向,無論該政見是好是壞、對台灣的未來是禍是福,只要嘴巴上能讓民眾安居樂業、發大財,把人民對於生活現狀的不滿或誤解通通歸究於敵對陣營,就能順利得到多數民眾的支持。
若民眾對於這樣的政治商品,依然傻傻的買單,就是在傷害台灣的民主。
無法分辨政治人物的主張真偽良莠,將導致自己信心滿滿所投下的選票,很可能選出一個與自己期待不符或有害國家未來的候選人。而對政治人物來說,一切的承諾都只是政治籌碼,待成功贏得選戰後便能做任何想做的事,並且用看似努力兌現的糖衣包裹著,即便受到質疑仍有大批民眾樂於護航。而這就是台灣政治的現狀,也是民粹時代的悲哀。
此外,可以看到政治人物舉著各種「民心所向」的大旗,喊著給人民更好的生活,用以掩飾檯面下真正的政治企圖或立場,蒙上眼罩的民眾並無法實行真民主,這種趨勢正將台灣推向未知的危險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年前曾支持各種社會運動、性別議題、轉型正義的柯市長,在發覺真正民意改變後可以說「兩岸一家親」,無視自己過去公開表示是228受難者家屬,說「現在好好的管他過去幹嘛」,甚至過去曾在臉書發布市府插著彩虹旗的照片,卻在訪美演說中說「自己公投投反對票」。
而高雄市長韓國瑜也是主打著「經濟100分、政治0分」、「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這樣的騙票手法搭配各種不切實踐的建設計畫,贏得80多萬張選票,表面上示意民生經濟應優先於其他議題,實際上就是只要給你經濟紅利,其餘的議題不准有意見,而這正是反民主。
人民不曉得的是,就是各種「意識形態」,造就了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就是前人在民生經濟以外的戰場流血流淚的抗爭,才讓人民不須活在被政府箝制的恐懼之中,但在騙票熱潮中,除了賺錢以外,法治、主權、性別都只是次等議題。
2020年的總統大選將是對於台灣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選舉,中國從未放棄統一台灣,這幾年來更是可以看到各層面的統戰手段層出不窮,說不定是台灣人民最後一次能將統獨議題是為一種尚未定論的爭辯。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成功地激起許多人民對於國家與社會的關心,了解到這個社會還有許多比多賺一點錢更重要的事,更了解到我們真正的敵人距離我們有多近,安穩過了五年後,大眾卻以為我們國家的主權危機只是假議題。要遏制政治人物騙票並用各種手法掩飾政治企圖的歪風,維護台灣的民主,從你我以及千千萬萬的投票權人做起,證明我們有參與政治的能力,也有讓台灣更好的決心。
※作者為台大法律研究所研究生/前學生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