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名16歲童婚新娘。 (湯森路透)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特別是對於還不滿18歲就被綁死在婚姻框架之下的少女來說。
過早結婚、成為母親不等於提早走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幸福,而是掉入一攤混亂的人生泥淖,尼泊爾和印度就是境內童婚現象普遍的兩個國家。
印度與尼泊爾世界展望會會長湯瑪斯(Cherian Thomas)與吉頓(Janes Ginting)3月底來台訪問,此行重要目的之一即感謝台灣資助人對於改善兩地童婚所做的努力,他們也同時接受《上報》的專訪,談談兩國對於打擊童婚的作法。
為何剝奪孩子童年、威脅生命健康的「陋習」不斷上演、社會體系如何偷走了上千萬少女的花樣年華?
「以前實行提早結婚其實是為了保護婦女。」印度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會長湯瑪斯告訴《上報》,造成童婚盛行的主因並非僅是貧窮,從歷史背景來看,在過去戰爭衝突不斷的時代,「婚姻」可以保護處於弱勢的婦女遠離帝國征服者的性暴力,那時年輕、「未婚」又貌美的女性最容易成為受害目標,因此「提早結婚」成了當時可以抵擋性侵的盾牌。
隨著時間演進,「貧窮」變成童婚問題的主要推手,但問題背後的紋理脈絡是複雜的文化經濟因素。女兒終究要出嫁、回報的經濟價值少,但兒子卻是一種保護、可以防老,這是印度和尼泊爾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湯瑪斯比喻這種想法就像是認為「養女兒是在幫鄰居家澆花」,因此當貧窮襲來、資源有限,只好讓女孩及早出嫁、經濟負擔提早結束。
再者,湯瑪斯指出在印、尼兩國社會中,女方必須支付嫁妝給親家,因此女孩愈早出嫁,原生家庭所需負擔的嫁粧愈少,反之亦然。
但嫁妝制度卻又助長了另一個變了調的「媒妁之言」。
湯瑪斯說,為了不讓財產外流,因此不少印度家庭從小就把女兒「許配給」母親家族中的男性長輩親戚,例如舅舅。如此一來,嫁妝可以順理成章的留在「娘家」。
同時,正因為這些「舅舅新郎」的年紀都常都等不了「小新娘」長大成人,童婚的魔爪才不斷伸向女孩抓住那些貧窮的,也撕裂那些富足的,各種種姓階層之下,都有一些血淋琳的案例。
幸好,這些現在聽起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童婚理由有消退趨勢,貧窮則繼續牽動悲劇發生。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2018年的資料顯示,印度女孩18歲前結婚的比例為南亞之冠,好消息是,過去10年之內,已從47%下降至27%左右。
但尼泊爾的少女仍在奮戰。
這個「聖母峰」腳下的內陸國童婚比例仍高達近40%,除了有不少和印度相似的社會文化因素,助長童婚之外,當地許多位處高山之間的鄉村,因為與外界資訊接觸少,導致毫無根據的迷信扼殺了本應無憂的童年。
尼泊爾世展會兒童業務部主任卡琳(Pratigya Khaling Rai)表示,自己服務的個案少女,認為跟男生牽了手就可能懷孕,因此自願結婚,或是對結婚抱持了美好幻想,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脫離原生家庭貧窮困境的途徑,卻不知過早結婚、「小孩生小孩」,不僅無法脫貧,小媽媽更需承擔分娩時身體尚未成熟而帶來的致命風險。
如何終止童婚發生,責任從來都不只在任何一方身上。健全的社會網絡需要政府、非政府社會機構,或是左鄰右舍共同編織。湯瑪斯指出,印度固然有一部「好的」禁止童婚法令,但究竟要如何落實執行才是重點。
印度與尼泊爾世展會分別在當地各設有36個、11個行政區服務,透過在各地區設立兒童保護委員會、協助建立青年社團等單位,並對家長、學校老師、執法人員,以及具有影響力的宗教領袖倡議、傳遞終止童婚的重要性,也建立通報機制,一旦地區兒童保護委員會獲報童婚,即時傳喚女童家人、力阻童婚發生。
被童婚輾壓的心靈,是社會文化背景遭到扭曲後的產物,需要各方一層層堆疊出修補後的安全網,遠在太平洋這端的台灣也能為此盡份心力。
住在印度比哈爾邦(Bihar)鄉村的比尼塔(Binita)原先也被父母安排18歲以前結婚,好減少家中養女的經濟負擔,獲得來自台灣世展會的資助獲得一頭乳牛,並學習豢養牲畜的技能,每個月可以靠著賣牛奶賺取92美元。
解除了童婚的枷鎖,少女終於擁有可以做夢的權利,比尼塔說:「我想實現當老師的夢想」。
2018年,
3月30日下午,台灣世界展望會特地邀請了來自馬利、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印度、
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王偉華表示,世展會將繼續努力以科技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國內外貧童擁有轉變生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