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雖是教育機構,但富貴崇隆的面貌,已然被賦予了更多意義。(湯森路透)
哈佛的明星聲譽,來自它長期位居美國頂尖學府,同時也是不折不扣的長春藤名校。「燙金」的學歷不光可以讓人謀得一份好工作,很多人相信經由哈佛校園洗禮薰陶,尤其有助培育領袖氣質。它是教育機構,但富貴崇隆的面貌,已然被賦予了更多意義。儘管有過因族裔而來的歧視風波,走進哈佛予人的觀感,總也好過走進中聯辦。
2009年,這間自許是以「神聖的目的插手人間事務」的大學,做出了一項創舉,校方把當代知名哲學家桑德爾教授的「正義」課堂實況,剪輯成影片對外公開播出,立即引起熱烈討論,「桑流」的風采一路席捲到亞洲,連Youtube上也以不同翻譯文字瘋傳,甚至被稱為哈佛最紅的一堂課。同時,課堂內容也轉檔成了文字,即曾在台灣被廣泛引用的《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桑德爾的教課之所以獲得廣泛回響,一來當然有其「哈佛因素」,校方決定把這門課向全球公開,等於讓所有人都有機會一窺這座明星學術殿堂的堂奧,透過影片中古典的教學禮堂,多少滿足了「原來這就是哈佛」的好奇心。當然,真正為人震撼的,還是桑德爾向全世界示範了什麼是哈佛式的思考力訓練,他以古來即存的「正義」為主題,由此將理性帶進公領域,引導學生交互辯證,然後為自己的正義觀說出道理。
例如,自教學影片公開至今,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桑德爾曾舉出一個令人陷入道德兩難的困境,也就是:「你作為一名電車駕駛員,電車在高速行駛下,你忽然發現煞車壞了,前方正好有五名施工工人,你若撞上去,施工工人會沒命,忽然發現前方有個分岔,在分岔另一段僅有一個工人施工,你會怎麼做?」也許多數人會選擇犧牲一人,來救另外五個人,不過,若換個立場,「今天你不是駕駛員,而是一名站在天橋上的路人。看著電車駛過來,這次軌道並沒有分岔,但你身旁有一個大胖子,若把胖子推下天橋會擋住電車,可以救了五個人,你會怎麼作?」於是,恐怕多數人又認為不該把胖子推下去。
桑爾德在教學中的許多舉例,在在凸顯了人們心中不同的道德原則,很多時候其實是彼此衝突。例如情境一,我們秉持的原則是「人命救越多越好。」但在情境二,我們秉持的原則可能就是「不論目的再崇高也不可害死無辜。」所以我們用了第二個原則取代第一個原則。至於什麼原因決定一個人在這兩個原則的優先順序,桑德爾多未明講,於是,如此鋪陳便引起學生(包括所有觀看影片或看書的人)思辨的動力。
假如,我們一路隨著桑爾德的演說思考,確實很可能對我們許多既有的認知產生衝擊,但也益發理解正義其實並非單一價值,既可源於美德,也可從自由出發,產生拉扯的,多由個人「道德觀」決定,而人們的道德觀,卻又往往沒有一致性的原則可依循,不同事件,不同情境,不同脈絡,我們很容易會出現不同的判斷,甚至發生原則間彼此矛盾的情況。
不過,給予正確答案,本來就不是桑爾德的用意,哈佛公開他的教學,很重要的初心,應該還是藉此顯現人類的思辨,原來存在許多我們為著理所當然而輕忽掉的複雜特性。
20世紀為人推崇的政治思想家海耶克,曾在《通向奴役之路》一書裡寫道:「在我們竭盡全力,自覺地根據一些崇高理想,去締造我們的未來,實際上,我們卻不知不覺地創造出與我們一直為之奮鬥的東西截然相反的結果,人們還想像得出比這更大的悲劇嗎?」
基於此一正義觀,海耶克所言,正是許多人對所謂「韓流」的評價。當然,依照桑爾德的教導,同一時空下,必然會有為數不少人選擇站在韓國瑜的一方(應該不少),相信「韓流」正在為大家締造理想的未來。但這其實一點都沒關係,「我的正義本來就不必然等於你的正義」,而一個尚能保有彼此辯證的環境,正可避開最危險的情況,也就是一味的從眾,這也是桑爾德課堂上隱而未宣的警醒-「缺了思辨,將使人類退化成如同猿猴般只知模仿,且只有維持理性思辨,民主的對話才能向上提升,才不會一直停留在互嗆叫陣的層次。」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