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曾公布選址將軍澳工業邨興建數據中心,惟一直未有動工,至2013年更宣布擱置。(湯森路透)
Google在台灣推動名為「Google智慧台灣計畫」剛滿一年,上月底公布計畫周年成績及來年大計,引來全台高度關注。近年著重創科發展的港府,若有留意相關事件,實應自感愧疚難安。
「智慧台灣計畫」之所以矚目,不單是國際知名科企,更因為計畫布局涵蓋面廣,令台灣各界皆能受惠。先是人才培育,除承諾招聘300名當地員工,更與政府部門及院校合辦項目,以培育超過5000名人工智能人才;Google亦注資全台最大線上免費學習平台,以助百萬計的中小學生縮小學習落差。
人才以外,Google亦著力以科技解決多項問題,並促成生態系發展。如推出職缺搜尋服務,好讓用家一站式輕易搜尋來自各大小招聘網站、政府或企業官網的職位空缺,有助更活化職場流動;又如引進AI新聞實驗室訓練,以注資方式支援台灣媒體推動新聞數位化創新。從培訓到就業,由個人發展以至產業經濟,「智慧台灣計畫」亦有照顧,而同期發布的《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更是全台的關注重點。
《關鍵報告》由Google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合作分析及撰寫,因應台灣面臨少子化、老年化、內需縮小、及科技發展等各項大環境轉變,為各行企業提供布局建議,以調整產品與服務之出口策略。而報告明確指出,擁有龐大人口紅利及消費潛力驚人的東南亞市場,正是台灣企業加大外銷的難得機會。
台灣廠商過去一直依賴製造導向作為出口模式,即是廠家先行研發生產,再推銷出口創造需求。但現今東盟市場發展成熟,用家對產品服務有所要求,如智能穿戴式裝置已較手機或電腦受歡迎;電商在東盟區內亦發展蓬勃,相對產品價格,產品多樣化及多元支付等用戶體驗,才是影響區內消費者購買主因;再加上新興手機遊戲市場的迅速成長,以及傳統旅遊業的服務需求不斷擴大,有關商機將於2025年升至近800億美元。以上多點,足見台企需調整思維及策略以迎接東盟的無限機遇。
「Google智慧台灣」推行只有一年時間,但在各領域初步成效已收獲豐多,Google更打算加大投資,於2020年在新北市的Tpark興建全新辦公園區,並擴大團隊至4000名員工,以配合其營運需要。Google在台投資始於2011年,由建設數據中心,到發展成亞洲區最大研發基地,七年間持續加大投資規模,除了Google的策略部署及政策執行到位,這亦有賴台灣政府的全球視野及全盤布局,有效吸引外資巨企進駐在台投資,亦為台灣企業走進東盟市場提供引導建議。
反觀香港,同是2011年,Google曾公布選址將軍澳工業邨興建數據中心,惟一直未有動工,至2013年更宣布擱置。雖然未有對外交待當中原因,但相信與政府態度亦不無關係。近年港府有所覺醒,決意扶持本地創科,雖有大力投錢,但板斧依舊,至今未見具體成效;在引進外資方面,就只得大陸科企投資參與,而推動初創向外發展,亦集中推銷走進大灣區。由此可見,港府思維單一,凡事只會依附大陸,寧放棄自主布局多元發展,反映其視野何其短淺。
由昔日「國際的香港」的定位,退變為今日只是「中國的香港」,港府思維固步自封,又談何發展?培育創科以至發展經濟,需具備長遠視野及引進各方資源,才可達致規模效益。近日被受爭議的《逃犯修例》,外資及多個商會對修例相繼表達憂慮,若未能解除外資及商界疑慮,最終減少在港投資或甚撤資,這對港創科發展,以至本地經濟,將帶來深遠而巨大的傷害。(本文章原刊於香港《蘋果日報》觀點版,由作者及《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作者為香港永續經濟聯會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