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報專訪】Visual Taipei 策展人鄒駿昇:這是我讓台北「被看見」的方式

傅莞淇 2016年10月22日 09:00:00
台灣插畫藝術家鄒駿昇。(攝影:陳品佑)

台灣插畫藝術家鄒駿昇。(攝影:陳品佑)

以奪得義大利波隆那國際插畫首獎聞名的插畫藝術家鄒駿昇(Page Tsou),在台首次大型策展經驗獻給2016台北世界設計之都的「國際設計大展」。他與迷你團隊在7個月內打造的「Visual Taipei」廣受好評,鄒駿昇描述,許多友人表示「好久沒有看見這麼完整的展覽」,「感覺像是國外的展覽」。

 

鄒駿昇在《上報》專訪中表示,「我覺得本來就是這樣啊。你想要國際認同你,你做的東西就要和國際的標準一樣啊。......如果(設計之都)這件事是想要讓台灣被看見,那就是要讓整個展覽卡司強到世界水平。這是我能找到的,讓台灣被看見的手段。」

 

台灣插畫藝術家鄒駿昇。(攝影:陳品佑)

 

出身台中豐原的鄒駿昇2009年修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傳播藝術及設計碩士。細膩且富有觀察力的繪畫作品4度入選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書展(Bologna Children's Book Fair)插畫展,2011年接連拿下波隆那國際插畫大獎(International Award for Illustration)與美國3x3國際當代插畫大獎首獎(Best of Show)。

 

身兼商業插畫家與視覺藝術家的鄒駿昇表示自己不是「真的策展人」,「我是藝術創作者,我只是把自己心目中想看到的展覽帶進來台灣。」慣於跨領域的他接下策展任務一方面是「好玩」,一方面是他期望設計之都的展覽可以更加多元,也納入比較軟性、偏向藝術的層面。

 

鄒駿昇描述「Visual Taipei」的名字已清楚表示這就是「一場視覺藝術的派對」。「我故意不說它是插畫展,雖然它實際上是插畫沒錯,但跟台灣普遍想像的插畫不太一樣。」他解釋,「我策展時也一直在思考,插畫與藝術之間的界線在哪裡?......這是台灣第一次有人這樣做(展覽),我想沒有必要一開始就分門別類,就讓民眾先看見原來有這樣的藝術形式。」

 

非專業策展的「空心價值」

 

台灣插畫藝術家鄒駿昇於展場中。(攝影:陳品佑)

 

鄒駿昇表示,自己在策展前先審視了台灣現行的平面展情況,覺得最熱門的是卡漫展,「這不是不好,但不能只吃這個。」他認為,展覽本身是一個教育的平台,可以給予設計師、藝術家養分,「我希望給他們一個比較豐富的綜合維他命。」

 

「關於策展,很多人有核心價值,」鄒駿昇說,「我覺得我是顛倒的,我是空心價值。不是以我為核心,而是一個空的框架,讓藝術家來填入。」

 

Visual Taipei 展場。(WDC 提供)

 

他強調,以國際水準為自我要求,挑選展品的過程具有許多客觀面向。許多參展者曾獲大獎肯定,與大型品牌有過合作,「這都是我說的客觀門檻,代表他們具有一定的實力。」

 

鄒駿昇也提到,這個展沒有在現代藝術的範疇下捨棄視覺上的美感。雖然他將水準定在設計圈內人會滿意的程度,但「我這個展也是很適合爸爸媽媽帶小孩來走馬看花,至少你不會看到醜的東西......美學教育是一種耳濡目染的影響。」

 

14名焦點藝術家 300件作品

 

Visual Taipei 展場。(WDC 提供)

 

位於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台北風格一館的「Visual Taipei」邀來國內外61位藝術家,展品達300件。不僅限平面作品,展區也包括動畫作品、立體作品,搭配「肯園」負責人溫佑君調配的14道香氛、米其林名廚江振誠的「台北特調」飲品、與「CN Flower」凌宗湧的花藝作品,提供多感官的觀展體驗。

 


溫佑君調製的香氛盒。(攝影:陳品佑)

 

凌宗湧搭配展品的花藝作品。(攝影:陳品佑)

 

展區入口處展示18幅國際創作者詮釋台北的畫作,為展覽開端提供了一些在地民眾熟悉的語彙。鄒駿昇描述,台北在這些藝術創作者的觀點中重現,就像是巴布狄倫(Bob Dylan)為台北寫了一首歌,「我們和他(創作者們)藉此連結在一起,這超酷的。」

 

鄒駿昇提及他約10年前在倫敦地鐵一見傾心的日本插畫家 Natsko Seki 為展覽繪製的作品,覺得「太有誠意了」,反而顯得太過飽實。荷蘭藝術家葛萊倫(Stefan Glerum)以他色彩強烈、帶科幻感的風格描繪各種台灣小吃,也在臉書上分享參展心得。


日本插畫家 Natsko Seki 詮釋台北的作品。(WDC 提供)

 


日本插畫家木內達朗描繪台北市場。(WDC 提供)

 

 


Jim Stoten 設計的小屋外觀。(攝影:陳品佑)

 

14位參展藝術家各自為自己的小屋設計呈現風格,讓展覽更加「原汁原味」。英國插畫家史托騰(Jim Stoten)特別繪製了色彩斑斕的大象,而波蘭插畫家帕戈斯基(Filip Pagowski)則沒有在小屋中掛上任何一幅作品。

 

「但我們跟他(Filip Pagowski)說,台灣民眾只認識你的愛心,你沒展這個就沒人知道你是誰。」鄒駿昇說,「所以他就勉強把愛心拿出來。但不要放在他的屋子裡。」

 

Filip Pagowski 為 Comme des Garcons 設計的「Play」系列圖樣。(取自 Dover Street Market 官方網站)

 

長期投注 做出台灣的價值

 

在台策展處女秀獲得好評,鄒駿昇表示自己其實沒有想要往策展這條路走。「跨領域很重要,擴大吸收的範圍,但最後你要收攏回來,找出一條自己要走的路......現在很想趕緊專注在自己的路上。」鄒駿昇表示,「策 Visual Taipei,純粹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事,才會想要做做看。」

 

台灣插畫藝術家鄒駿昇於展場中。(攝影:陳品佑)

 

台北的設計表現與動能,也非一場展覽就可以立即提升的,「可能要連辦10、20年設計之都才會有所改變。」鄒駿昇說,「很多人說設計之都無感,我想說你是要多有感?路上路燈都變 Hello Kitty 造型這樣有感嗎?藝術與文化不是這樣走的。」

 

他描述,設計之都一年的活動像是一種熱身,「讓人們知道我們原來可以這樣做」。「這次邀展很難邀,我還有一大堆很優秀很想要介紹的(創作者)沒有邀進來。但有這次的基礎,我相信下次很好邀。」鄒駿昇說,「這次的格局有做到位,讓國際藝術家知道,台灣有能力做這樣的展覽。持續下去、品牌作起來,大家就會認同台灣的價值,這樣就成功了。」

 

Visual Taipei 展場內部。(攝影:陳品佑)

 

為何急著「被看見」?

 

自己也被譽為「台灣之光」的鄒駿昇質疑大眾為何對這個概念如此執著,「我不覺得台灣有必要急著被大家看到。」他解釋自己選擇英國求學,部分原因是設計歷史的積累,「擬人化來講,英國就像是一個非常成熟、穩健的40、50歲的阿伯,台灣還像個十幾歲的年輕人。火候還不到,又一直想要世界看見我,那你就會很心虛。還不如好好醞釀、好好準備,虛心地吸收學習,提升自己的水平。」

 

觀展訪客於18幅詮釋台北的畫作前。(攝影:陳品佑)

 

他描述參與台北設計之都策展的經驗,表示自己「從來不覺得重點在台北,重點是設計本身。」鄒駿昇認為,設計之都是一次台北創造自我價值的機會,「我覺得你不用刻意推銷台北。你把所有的資源拿來把事情做好、做到位,人家不會(因此)注意到台北嗎?」

 

「重點是在台北可以做些什麼。」鄒駿昇簡單地描述了一名市民對所謂設計之都、所謂台北生活的簡單想像,「讓好的事情發生在台北,這樣就夠了。」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