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百年】習近平讚「反帝偉大愛國運動」 淡化中國打壓民主學運

高詣軒 2019年05月04日 19:04:00
習近平出席「五四運動」100周年發表演說。(美聯社)

習近平出席「五四運動」100周年發表演說。(美聯社)

回顧中國近代對於學生運動,大多採取鎮壓、抵制的立場,但適逢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高調讚揚當年的五四學運,稱該運動是「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呼籲中國年輕人擁抱「五四精神」,發展熱愛祖國的情懷;對比政府對當代學運的迫害,顯然有極大反差。

 

事實上是,中國的政治審查風氣近年漸長,讓校園也蒙上壓迫氣氛,即使是力主馬克思主義的學生都無法倖免:2018年因爭取組織工會而發起的「佳士工人維權事件」爆發,中國警方在8月抓捕數名支援佳士工人的學生,部分參與的左派學生遭逮捕後陷入失聯。

 

如今學生也不相信習近平口中的「五四精神」可成為年輕人的標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北京大學校友Yang Tinghan表示,在當年的五四運動當中,學生運動受到中國各界的廣泛回響,「但現在,連北京大學的學生都肯不支持(參與運動的同學),這要如何改變社會?」

 

 

大談愛國 習淡化當年「批判政府」的五四精神

 

習近平等歷任中國領導人,普遍將五四運動連結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時間回到1919年5月4日,一戰後由英、法、美等戰勝國主導的「巴黎和會」決定將戰敗國德國在青島的主權轉交給日本,讓許多青年認為中國遭受羞辱,因此大規模上街抗議;數千學生遊行至天安門廣場,日本商品、書籍遭當街焚燒。約2年之後,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習近平在30日的演說當中,表示五四運動幫助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散播,促成中國的工人運動與馬克思思想的結合。但CNN指出,這並非五四運動的全貌:在當年的抗爭中,學生怒火的對象,也直攻當時未保護好國家權益的中國政府,特別是對許多參與運動的學生而言,山東權益受損顯示政府極度需要制度面的改革。

 

1919年的五四運動已過一世紀。(美聯社)

 

CNN引述論及五四運動文化影響的書籍《A Billion Voices》作者莫大偉 (David Moser)表示,當年五四運動的參與者愛國程度很高,對於中國被貶為「東亞病夫」相當痛惜,於是希望引進西方的思想形態來拯救中國。

 

曾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的陳獨秀,就在1919年於《新青年》雜誌以「德先生」(Mr. Democracy)與「賽先生」(Mr. Science)來描述學運學生的訴求,認為只有民主和科學能夠將中國在政治、道德、學術與知識上的黑暗中拯救出來,找到真實的自主性。

 

推動五四的陳獨秀,接著也力促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但1929年時,支持出版自由等民主體制的他,因理念不合,遭自己創立、曾經領導的中國共產黨開除黨籍。至今,習近平在日前的演說當中,雖然提到民主和科學是五四運動的重要精神,但「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也並未提到陳獨秀或當時提倡的改革。

 

 

中國背離德先生 美學者批:軍閥精神復甦

 

雖然習近平提到民主,但學者指出,在中國「民主」具有別於一般的形式。CNN引述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歷史學教授華志堅(Jeff Wasserstrom)表示,中國共產黨已經發展出獨具一格的「民主」做法:政府會聆聽人民意見、代表人民施政,但不會舉行開放的選舉。

 

華志堅日前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投書也指出,近年習近平政權的多項舉措都違背當年的五四精神,包括修憲解除任期限制、打擊反對修憲的人士、有時在網路上封殺小熊維尼、迫害女權與勞工運動倡議者、打壓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等,批評中國當局未實踐真正的五四精神,反而是像是當年的「軍閥精神」回到中國。

 

 

真正的五四精神向來遭到中共的掩蓋,特別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對於學運議題就更加敏感。事件當時居住在北京大學校園的莫大偉表示,參與天安門抗議的學生很明顯地與五四運動建立連結;華志堅也指出,當年五四運動70周年時,學生也宣讀出「新五四宣言」,顯示學運精神的傳承。

 

據CNN,天安門事件的死亡人數各界估計不一,從幾百人到幾千人都有,但中國官方媒體對於天安門屠殺三緘其口,相關議題在中國網路上也受到嚴格審查。為了避免紀念五四的運動再釀衝突,中國現在似乎將五四周年紀念視為吹捧青年的好時機:習近平在30日大讚中國年輕人熱情、愛國、有創意,可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習近平演說呼籲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圖為解放軍海軍人員。(湯森路透)

 

北大畢業生嘆:難改變政府 只能進入政府

 

如今中國政府對國內大學的掌控日深,當年孕育出五四運動的校園,已很難再看見公開批判政府的力道。CNN指出,中國共產當在校園的分支已經開始負責監督師生的政治立場。

 

不久之前,部分北京大學的學生仍有政治運動的能量。北大校友Yang Tinghan向CNN表示,雖然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社群媒體並非討論時政的地方,但對北大人來說,這方面相對沒有顧忌。

 

然而隨著中國當局對學運的容忍度緊縮,中共對於北大學生左傾的情形也開始介意。2018年4月異議學生遭到校方施壓的「北大岳昕事件」後,部分學生在校園內貼上抗議海報,指控校方背棄「五四價值」,但情勢漸趨嚴重。工人維權事件後,包括岳昕在內的數名參與者被捕陷入失聯,有些甚至在校園內遭帶走。

 

 

許多學生對於同學參與政治運動卻不以為然,認為該群學生是「意識形態」作祟。一名哈薩克族的學生Yesen Nurbayev受CNN訪問時表示,「馬克思極端分子就像伊斯蘭極端分子」,並稱雖然抗議學生以當年的馬克思主義者自居,但當時的運動領袖心繫的是「整個中國」,而非只關心工人階級。

 

北大當年「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精神,如今在中國共產黨校園分支的存在下,漸漸難以發揮挑戰現狀的力量。據CNN,前北大黨委書記、現任北大校長郝平在2017年《人民日報》的訪問中,吹捧習近平的意圖明顯,大力讚揚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和大部分的北大同學一樣,Yang Tinghan相信現今的學生已經很難對抗政府,或許最終必須選擇與政府合作,「如果不能領導帶來社會改革的運動,就必須嘗試去成為決策者。」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