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觀點:被媒體殲滅的在野黨

楊毅 2016年10月25日 00:02:00
國民黨突然宣布撤換文傳會主委周志偉的職務,引發諸多揣測。(李隆揆攝影)

國民黨突然宣布撤換文傳會主委周志偉的職務,引發諸多揣測。(李隆揆攝影)

 「跑國民黨的記者,正在被殲滅中!」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最近在國民黨文傳會的媒體群組內,發表了一篇文章,他沉痛地說,國民黨的新聞,其實早已經在各主流媒體「式微中」「如果去了拍不到,拍到也不給訪,這樣的『神隱模式』,將會讓主跑國民黨的記者,愈來愈沒辦法跑國民黨」。

 

 言猶在耳,時隔兩天,國民黨突然宣布撤換文傳會主委周志偉的職務,轉任政策會副執行長,引發外界議論紛紛。對此,洪秀柱不願多談,僅言不由衷地說,國民黨正在進行組織改造工程,有一些人事異動也很正常,黨內自有考量,不便對外做太多說明。

 

 事實上,周志偉官位不保的消息,早已經在國民黨內流傳了好一陣子。除了外傳層峰對文傳會辯護黨產議題不力、沒有作好國際宣傳及媒體論述等「檯面」上理由外,周的個人「操守」問題,更是甚囂塵上,負面傳聞不斷。

 

 無論實情為何?洪秀柱選在「洪習會」前此一敏感時刻,大動作換掉負責新聞、文宣及政策論述的一級主管,背後所彰顯的政治意義、領導用人問題,後續效應值得關注;尤其,調任行事作風具高度爭議的蔡正元督導文傳會業務後,國民黨新聞宣傳策略又將有何調整?更是令人好奇。

 

 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黨務發言系統就時常被主跑的媒體記者私下詬病,問題不外乎發言人心態過於官僚保守,凡事要層層上報、揣摩上意;內部橫向、垂直溝通不足,無法即時回應,甚至因為怕多說多錯,或是上面「長官」未充分授權,往往一問三不知,重要會議轉述總是遮遮掩掩、避重就輕。

 

 輪到洪秀柱接掌黨機器後,依舊未改掉上述弊病。周志偉雖然擁有國外博士高學歷、外型亮眼,卻也沒有處理新聞或熟悉媒體作業的相關經歷,不僅無法扮演好對外溝通「防火牆」或「剎車皮」角色;長期下來,國民黨與媒體的關係,當然也就愈來愈疏遠了。

 

 舉例來說,蔡英文發表520就職談話,國民黨竟然拖到當天下午才正式發出聲明,回應內容不痛不癢,還被外界質疑是在看北京的風向。日前泰王逝世,消息早在傍晚就已經傳開,但國民黨卻直到深夜快12 點才發出100多字的新聞稿表達哀悼。諸如此類的重大議題無法迅速反應,不但屢屢喪失先機,更遑論要善用議題發揮在野優勢。

 

 國民黨要做好新聞宣傳,其實一點都不困難。若是要扭轉黨的形象,那麼國民黨就應該要有一套清晰的理念論述或改革作為,不能單靠文傳會打文宣戰,或只作修改維基百科等本末倒置的表面功夫;若是要將文傳會定位在議題攻防,那就要提出實際資料舉證,才能夠說服民眾。

 

 而文傳會的主要工作如果是要加強媒體曝光度和網路聲量,那麼如何仔細包裝一場記者會、辦好一場活動,包括邀請什麼人出席、議題設定為何、輿論反應等,事前都要一番準備及評估。至於談到國際宣傳,目前國民黨的國際組要不要提升位階、是否擴編人力,而非單憑一人之力打仗,也都應有所考量。

 

 國民黨有超過「半打」的文傳會副主委,為何在新聞版面上還是如此「弱勢」,頗值深思。當然,這些都取決於領導階層的抉擇和政治智慧,外人無法強求。只不過,在野後的國民黨,如果還老是扭捏作態,遇事謹小慎微,無法開誠布公地與外界溝通,不僅將逐漸被主流媒體拋棄,更將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在野黨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