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現役F-35B戰機準備從兩棲攻擊艦艾薩克斯號甲板出發。(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作為美軍與盟國共同研發製造、最新第五代的F-35匿蹤戰機(F-35 Lightning II),卻在服役後於2018年,首次傳出現役機型墜毀的事故。
一架隸屬於美軍陸戰隊(USMC)麾下的F-35B戰機,於2018年9月底、在南卡羅來納州博福特陸戰隊航空基地(Beaufort, South Carolina)附近墜毀,所幸飛行員即時彈跳逃生獲救,卻也引發全球喧然大波。
《星條旗報》(Star & Stripes)報導,美軍陸戰隊現役F-35B戰機首次墜毀事故後,美國聯邦政府審計辦公室(Government Accounting Office)近日提交正式的調查報告,顯示該次事故之因,源自於機身內的「燃油管線」因製造瑕疵而破裂,導致加油量不足而讓發動機失去動力,進而引發後來的悲劇。
The crash of a Marine Corps F-35 temporarily grounded the entire fleet of next-generation jets in 2018. https://t.co/x7LEyawJbm
— Stars and Stripes (@starsandstripes) 2019年5月11日
報告中也提告,事故發生後,五角大廈(The Pentagon)下令同型機停飛外,也展開F-35B型大檢查,才發現與南卡州墜毀同型、分佈於美國與海外盟友麾下共117架,佔當時全球現役的4成比例,都使用了同一款、由聯合技術(United Technologies)分包廠商所生產的燃油管線,以防再有事故發生,已全面進行更換作業。
美國海軍陸戰隊發言人哈里森上尉(Captain Chris Harrison)表示,有關戰機於南卡州墜毀一案,軍方仍將持續深入調查,最完整的報告將會一次同步公開。「我們已將有問題的管線全數替換,陸戰隊將持續做好每一天的職責,確保我軍的戰機飛行安全無虞。」
The F-35's first crash was caused by a manufacturing defect https://t.co/caNDlcBlwT
— Bloomberg (@business) 2019年5月11日
How many F-35s are there?
— U.S. Marines (@USMC) 2019年5月5日
Marine Fighter Attack Training Squadron 501 conducts a readiness exercise with F-35B Lightning II aircraft at 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Beaufort. pic.twitter.com/MWWJkhCy67
F-35匿蹤戰機,由國防大廠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聯手諾格(Northrop Grumman)、普惠(Pratt & Whitney)和英國航太系統(BAE),加上美國等11國合資,以聯合攻擊戰鬥機計劃(Joint Strike Fighter program)進行研發製造。
主要分為A、B、C三型,分別屬於傳統型、短場起降型和艦載型三類,每架平均售價約在1億美元(約新台幣32億)。F-35戰機研發計畫由美國領頭,聯合英、澳、日、加、以色列等十國,投入超過400億美元(新台幣1兆2400億)進行研發。
F-35B型是美國陸戰隊航空隊新一代的艦載機型,用以取代舊型、同樣具有短場起飛/垂直起降(STOVL)能力的AV-8B「獵鷹」攻擊機(AV-8B Harrier II),但由於F-35B的價格至今仍居高不下,在預算考量下,陸戰隊打算延用AV-8B型戰機,讓航空隊呈現四五代混編的局勢。
駐紮在胡蜂號兩棲攻擊艦上的兩架F-35B戰機。(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由於被指為「罪魁禍首」的燃油管線,屬於戰機發動機的一部分,也讓生產廠商普惠(Pratt & Whitney)面臨龐大壓力,但對於軍方和審計辦公室的說法,普惠第一時間不願多做回應和說明。
隨著調查進展,普惠交付戰機發動機的狀況,也成為放大鏡底下檢視的對象之一。審計辦公室指出,去年有高達8成6的發動機,交付時間都出現延遲,比2017年的4成8高出許多。
此外,發動機平均出現問題的次數,也在2018年大幅增加,從前一年(2017)的777件提升至941件,令軍方和聯邦政府感到憂心;可對此數據,普惠公司則回應,之所以延遲交付發動機,純粹是下游廠商缺少零件,才導致生產進程被迫延宕,希望外界不要多做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