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平:美台建交 此其時也

胡平 2019年05月14日 07:00:00
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具有雙重意義:它不但能給臺灣人民帶來尊嚴,而且還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湯森路透)

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具有雙重意義:它不但能給臺灣人民帶來尊嚴,而且還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湯森路透)

臺灣的最大苦惱莫過於缺少國際人格。臺灣人民最大願望莫過於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

 

對於臺灣人民而言,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具有雙重意義:它不但能給臺灣人民帶來尊嚴,而且還能給他們帶來安全。目前,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如果大陸對台動武,國際社會都會認爲那是中國內政而袖手旁觀,頂多口頭上抗議兩句,就像對待俄羅斯打車臣;只有美國政府可能依據臺灣關係法而拔刀相助。反過來,如果臺灣能得到廣泛的國際承認,大陸對台動武,就會被看成是北韓打南韓,整個國際社會就會出面干預,聯合國就可能通過決議出兵制止。這就是說,只要臺灣得不到國際承認,它就處在中共武力威脅的陰影之下;只有贏得國際承認,才能增強臺灣自身的安全。

 

台灣獲國際承認的兩種方式

 

臺灣要獲得國際承認,可以有兩種方式。

 

一、修改憲法,將其領土劃定在台澎金馬。這就表明臺灣和大陸不是一個國家。如果修憲後的臺灣繼續叫中華民國(簡稱華獨),那就是兩個中國,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是中華民國;如果修憲後的臺灣改國號為臺灣共和國(簡稱台獨),那就是一個中國、一個臺灣(簡稱一中一台)。既然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其先前的有關政策都是建立在「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71年上海公報)這一認知之上,而修憲後的臺灣已然否定了這一點,那麼,它們就應該改變其先前的政策,轉而考慮在繼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承認中華民國或臺灣共和國。

 

但問題是,中共反復宣稱,它堅決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臺灣獨立」;並宣稱「台獨就是戰爭」(這裡所說的「台獨」也包括「華獨」);如果臺灣宣佈獨立(即修憲正名),中共動武怎麼辦?

 

有些台獨或華獨人士相信,如果臺灣宣佈獨立,中共並不會對台動武——因為中共推測,它一旦動武,美國很可能會捲入,美國很可能會站在臺灣一邊抗擊中共,中共自忖無法取勝,所以只好從一開始就放棄動武。

 

不錯,美國並沒有說過它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保護臺灣。通常認為,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承諾保護臺灣的安全,是以臺灣不率先單方面改變現狀為前提。美國政府過去還多次宣佈它不支持台獨,這等於是說,如果臺灣因率先單方面改變現狀宣佈獨立(無論是台獨還是華獨)而招致中共動武,美國未必會出兵保護臺灣。但是這些台獨或華獨人士相信,儘管如此,美國到頭來還是會幫助臺灣的。他們相信,如果臺灣宣佈獨立,中共對台動武,美國不可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觀。他們的邏輯是:美國是自由世界的領袖,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專制政權武力消滅一個民主社會而不出面制止呢?這和俄羅斯打車臣還很不一樣。車臣本來就隸屬於俄國,臺灣卻從未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今美國兩黨既然都已經認識到它的最大對手就是中國,因此美國決不能在中國面前示弱。為了維護自由民主的價值,為了維護超級強國的威信,為了維護美國的戰略利益,不管美國多麼不情願捲入台海戰爭,到頭來它還是會捲入,會協助臺灣抗擊中共。有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果螳螂事先就知道它背後還有黃雀,它就知難而退,不會去捕蟬了。因此,按照這些台獨或華獨人士的推斷,如果臺灣宣佈獨立(台獨或華獨),中共並不會對台動武。所以臺灣完全可以和平獨立。

 

如果美國直接和臺灣建交,中共頂多只能和美國斷交,不可能採取更激烈的反應。(湯森路透)

 

中共未必不清楚這些台獨或華獨人士的盤算。他們也知道,台獨(或華獨)的這套計畫看起來是冒戰爭的風險,實際上卻是為了實現和平的獨立。在這套計畫中,臺灣只是希望美國發揮一種威懾與嚇阻的作用,並不是要真的把美國拖進戰爭。於是中共發現,要防止台獨實行他們的計畫,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可能作出強硬姿態,讓別人相信,一旦臺灣宣佈獨立,中共將不計一切代價對之宣戰,哪怕招致和美國開仗也在所不惜。美國人越是相信一旦台獨中共必將動武,從而會把自己捲入戰爭,它就越是會勸阻臺灣獨立。

 

「不處理台獨會被十三億人民推翻」能當真嗎

 

習近平說:十三億中國人民不會同意台獨;我們如果不處理台獨,會被十三億人民推翻。所謂「我們不處理台獨會被十三億人民推翻」一說自然不可當真,習近平說這話的意思無非是表明,在台獨問題上,中共絕無妥協的餘地。《環球時報》發表過一篇社評,聲稱,臺灣如果踩到反分裂法的紅線,大陸必將「以武力手段徹底拔除『台獨』的毒瘤」。社評說,解放軍有能力在以小時計算的時間內摧毀台軍的抵抗力,並快速奪取整個臺灣島,在美國的「馳援」到達之前就基本結束戰鬥。社評最後寫道:如果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和中國攤牌,中國會堅決奉陪,「而且我們相信,中國人民會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到底。但我們不知道,美國選民會允許共和黨政府這樣玩多久」。

 

《環球時報》社評無疑含有虛張聲勢、虛聲恫嚇的成份。但臺灣方面若是宣佈台獨或華獨確實有相當大的風險。大多數臺灣人是不是願意冒這份險呢?這是一個問題。再者,臺灣若是想台獨或華獨,需要走一套民主程序,因此很可能,當臺灣方面剛剛啟動相關程式,中共就會全力文攻武嚇,同時向美國施壓。既然美國不願意被捲入和中共的軍事衝突,它就很可能像過去一樣向臺灣施壓,勸阻臺灣不要搞台獨。這樣一來,一些台獨或華獨人士主張的和平獨立的計畫就胎死腹中了。

 

習近平說:十三億中國人民不會同意台獨;我們如果不處理台獨,會被十三億人民推翻。(湯森路透)

 

二、其實,要打破中共對臺灣的無理封殺,使臺灣擺脫國際孤兒的不公正局面,並不需要臺灣改憲法乃至改國號,只要美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建交就行了。

 

美國的角色非常關鍵

 

我們知道,臺灣(中華民國)之所以得不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是因為中共的封殺。說來中共的殺手鐧也就一招,那就是:誰承認中華民國,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跟誰斷交。本來,許多國家是願意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承認中華民國的,臺灣自然歡迎別人採取雙重承認,可是大陸卻擺出「有他無我、有我無他」的架式,逼迫外國二者擇一,由於大陸和臺灣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語,外國政府覺得和大陸斷交的代價太大,便紛紛選擇大陸而拋棄臺灣。

 

唯有美國可以打破這種局面。因為斷交是柄雙刃劍,你和別人斷交,你也要付出代價。如果美國在保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的同時,也承認中華民國,中共將如何反應?宣佈和美國斷交嗎?中共自己也要付出沉重代價。是不是肯付,是不是上算呢?如果美國還能拉到幾個重要國家一道和中華民國建交,中共就更難辦了。假如中共不敢和美國斷交,其他國家就可能接二連三地效仿,這樣,臺灣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國家的承認,獲得應有的國際人格了。

 

如果美國直接和臺灣建交,中共頂多只能和美國斷交,不可能採取更激烈的反應。這是有先例的。例如尼加拉瓜、聖露西亞和諾魯,本來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正式邦交,後來又宣佈承認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隨即宣佈與之斷交;但也僅只是斷交而已。中共不可能因此就去打臺灣,因為臺灣沒有做任何改變現狀的事,中共要動武師出無名;萬一動武,美國依據臺灣關係法出面保護臺灣則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中共也不可能對美國做出什麼激烈的行動,畢竟,別國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純屬其內部事務,中共除了和別國斷絕來往,還能拿別國怎麼樣呢?

 

如果美國在保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的同時,也承認中華民國,中共將如何反應?(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眾所周知,中共之所以要和與臺灣建交的國家斷交,其依據無非是它的一個中國原則。然而我要指出的是,在臺灣維持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法理現狀的前提下,如果美國政府決定和中華民國政府建交,那其實並沒有違反「一個中國」的原則。美國可以明確告訴中共:美國的政策是「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因此仍然屬於「一個中國」。美國可以理直氣壯地反問中共:你們不是也早就不反對「一個中國,兩個政府」了嗎?

 

中共早就不反對「一中兩府」

 

是的,中共早就不反對「一中兩府」了,見之于中共領導人講話和國台辦檔。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對於中共當局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的這一微妙而重要的變化及其意涵,無論是美國還是臺灣,似乎都沒什麼人注意到。

 

中共對兩岸關係究竟是如何定位的?我以為我們不妨從解讀中共國台辦的白皮書入手。國台辦的白皮書有足夠的權威性,論述完整,條理分明,用語也較為嚴謹,是瞭解中共有關政策的理想文本。

 

國台辦前後發佈過兩份白皮書。一份發佈於1993年9月1日,標題是《臺灣問題與中國統一》;另一份發佈於2000年2月1日,標題是《一個中國原則與臺灣問題》。兩份白皮書在某些提法上有差異。這些差異說明了什麼?以下是我的辨析。

 

在1993年的白皮書裡,有如下一段話:「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分裂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言行,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一國兩府』,反對一切可能導致『臺灣獨立』的企圖和行徑。」

 

我們知道,在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中美聯合公報》裡,寫道:「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 『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臺灣獨立』和鼓吹『臺灣地位未定』的活動。」從那時起,中共當局一直都宣稱,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的,包括「臺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一國兩府」。

 

中共對「一國兩府」只是不再反對了,那並不等於它接受了,但是那也不等於它不接受。(本報資料照片)

 

可是,在2000年的白皮書裡寫的卻是:中國政府「反對所謂『臺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注意:在2000年的白皮書裡,在中國政府「反對」的賓語中,「一國兩府」被去掉了。換言之,從2000年起,中共當局只提反對「臺灣獨立」、「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不再提反對「一國兩府」了。

 

中共當局不再提反對「一國兩府」,最早出現在1995年1月30日的江澤民講話《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其中講到「堅決反對一切『台獨』和分裂的言行」;還講到「反對臺灣以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為目的的所謂『擴大國際生存空間』的活動」;沒有再提反對「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即一中兩府)。

 

中共展現微妙的模糊

 

中共領導人的最新表態,習近平在2019年1月2日《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致詞中講的也是「堅決挫敗各種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臺灣獨立』的圖謀』,其中仍然沒提「一中兩府」。

 

如上所說,中共對「一國兩府」只是不再反對了,那並不等於它接受了,但是那也不等於它不接受。這就是說,中共對「一國兩府」既沒有接受,也沒有不接受,而是刻意造成一種微妙的模糊。中共的很多奇怪表現,其實就是出於這種微妙的模糊。

 

兩份白皮書還有一處差異,值得辨析。

 

在1993年的白皮書裡寫道:「中國政府歷來反對用處理德國問題、朝鮮問題的方式來處理臺灣問題。」可是,在2000年的白皮書裡卻只說「兩德模式不能用於解決臺灣問題」,即,仍然反對兩德模式,但沒有再提反對兩韓模式。

 

兩德關係是兩個德國,是兩國關係,或曰是兩國論。(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這一改動看上去令人不解。因為在一般人看來,兩德模式和兩韓模式是一樣的性質,過去人們也總是把兩者相提並論,那為什麼在2000年的白皮書中,依然反對兩德模式卻不再反對兩韓模式了呢?因為兩德模式和兩韓模式不一樣,兩德關係是兩國關係,兩韓關係是一國兩府。

 

先談兩德關係。兩德關係是兩個德國,是兩國關係,或曰是兩國論。

 

1949年5月,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頒佈了基本法,作為過渡時期相當於憲法的法律。當時的西德之所以沒有制定憲法,理由之一是,德國的憲法理當由全體德國人共同制定,既然現階段東德人無法參與,所以現階段不可以制定憲法,所以只能制定一套基本法。這表明,西德堅持認為,東德是德國的一部分,只有一個德國,東德和西德都屬於德國。我們不妨把這種立場叫做一個德國原則。這就是說,西德是堅持一個德國原則的。

 

東德則不然。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開始就制定了憲法。東德的第一部憲法公佈於1949年10月。應該說這部憲法仍然堅持一個德國,因為該憲法第1章第1條明確規定:「德國是由德國各州組建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和國。」這裡的「各州」顯然也是把西德包括在內的。1968年4月,東德頒佈了新憲法。新憲法第1章第1條,去掉了原來的「德國是由德國各州組建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和國」,這就有放棄一個德國的跡象了。不過新憲法第1章第1條寫的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德意志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因為西德也是德意志民族,這就等於說西德也是德國的一部分,因此新憲法也還是保留了一個德國的意思。

 

1974年9月,東德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移除了德意志民族的內容,把第1章第1條改成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工農社會主義國家」。這就表明東德已經放棄了認同東德為更大的德意志國家一部分的理念。在修正過的東德憲法中,已經沒有任何字句明示或暗示東德和西德同屬一國。這就意味著東德已經放棄了一個德國原則,確立了獨立的東德國家認同——我們可以叫做東德獨。在這時,雖然西德仍然在堅持一個德國原則,但是東德已經放棄了一個德國原則了。在這以後,東德和西德的關係就不再是一國兩府,而成了兩個德國,成了兩國關係。

 

兩德與兩韓關係的不同

 

下面再看兩韓關係。

 

乍一看去,南韓和北韓的關係就是兩國關係,就是兩個韓國。難道不是嗎?南韓和北韓各有自己的國號,各有自己的土地、人民、政府與軍隊,各有自己的貨幣、海關。 南韓和北韓都可以以國家的名義參加有關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活動。南韓和北韓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都和很多國家建立了正式邦交,有150個國家(包括中國)都是既承認南韓也承認北韓,在奧運會上,南韓運動員和北韓運動員都可以各自打著自己的國旗出場,贏了金牌都可以各自奏自己的國歌,如此等等。這和兩個國家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還是有的。

 

南韓憲法第三條規定:「大韓民國之領土,在於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注意:這裡說的是整個朝鮮半島,而不只是朝鮮半島的南半部。

 

北韓憲法第五條規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在北半部實現社會主義的完全勝利,並在全國範圍內排除外來勢力,于民主基礎上和平地統一祖國,爭取完全的民族獨立而鬥爭。」這就是說,北韓所說的全國,是包括南半部在內的;而它目前實際管轄的地盤,只限於北半部。

 

在這裡,南北韓在講到自己的領土範圍時都講的是整個朝鮮半島,也就是說都把對方實際管轄的那半壁江山算入其內。由此可見,南北韓雙方都堅持只有一個韓國而不是有兩個韓國。但是在一個韓國之內有兩個以中央政府自居的政府,這就叫一國兩府。

 

但與此同時,雙方又都承認自己在現階段的治權即實際管轄權只限於自己這半壁江山,並且尊重對方對它那半壁江山的實際管轄權。上引北韓憲法講得很清楚,在現階段,北韓實際管轄權只限於北半部。南北韓雙方尊重與承認分裂分治的現實,允許對方進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和外國建立正式邦交,並表明在未來和平統一的意願。

 

這就叫「一個韓國,兩個政府」(或曰一國兩府)。如果未來某一天,南北韓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再堅持只有一個韓國,在談到自己的領土時不再把對方那一部分包括在內,並對未來的統一與否不置一詞,那才叫「兩個韓國」或兩國論。

 

南北韓在講到自己的領土範圍時都講的是整個朝鮮半島,也就是說都把對方實際管轄的那半壁江山算入其內。(美聯社)

 

當然,中共只是不再提反對兩韓模式,這不等於接受兩韓模式,但是也不等於不接受兩韓模式。這就意味著為接受兩韓模式留下了可能的空間,否則它就會乾脆說「兩韓模式不能用於解決臺灣問題」了。我們知道,兩韓模式就是「一國兩府」。

 

「一中兩府」的前提是一中

 

在大陸,早就有官方的兩岸問題專家表達過「一中兩府」的主張了。

 

2005年4月1日,中國社科院臺灣所研究員王建民在強國論壇網站與網友對話,其中有如下兩段問答:

 

網友黃河飛流:王建民嘉賓,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能否理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同屬一個中國?

 

王建民:這個問題提的有水準,有觀察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這樣理解的。

 

有網友老灰貓問:咱當時為什麼不和臺灣討論李登輝提出的「一中兩府」方案?它的前提不也是『一中』嗎?

 

王建民答:你的觀察力不錯,大陸不少學者也提出了這種觀點,只是我們對臺灣問題的認識有個過程,過去的要求可能更高一些,我覺得也有不少遺憾。但歷史不能重複,我們希望我們以後把握好歷史機遇。

 

另外,2011年6月,北京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發展研究所教授楚樹龍在美國的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文章,明確提出「一個中國內的兩個中央政府」概念,希望為兩岸政治架構找尋一條新的出路。楚樹龍說,無法正視兩岸間有兩個平等的政府使兩岸關係無法正常化。兩岸關係要維持長期的正常穩定發展,雙方必須承認彼此都是一個中國之下的合法政府。

 

王健民的回答表明,既然「一中兩府」的前提是一中,因此它並不違反一中原則。那麼按照中共領導人的表態「願意在一中框架下進行平等協商」,「一中兩府」就應該是一個選項。楚樹龍更進一步指出,要使兩岸關係正常化,必須承認「一中兩府」。儘管楚樹龍的意見還不是主流,並不代表中共官方,但是並沒有超出中共官方立場給定的那個模糊空間,因此有助於我們瞭解這種模糊的內涵,從而也就瞭解了中共的立場。

 

回到兩岸問題上來,一國兩府即一中兩府,即,一個中國,兩個政府。這就是說,在臺灣維持現狀--包括維持現行憲政體制的法理現狀--的前提下,美國就是在維持和大陸邦交的同時,又和臺灣正式建交,即,對大陸和臺灣實行雙重承認,即,一個中國兩個政府,既然其前提仍是一個中國,因此也是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因此中共也無話可說:既然北京可以既承認北韓政府又承認南韓政府,那麼,華盛頓為什麼不可以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又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呢?

 

※作者為《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

 

 

【延伸閱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