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戰要角海登23日辭世,享壽76歲。(美聯社)
美國1960年代反戰、民權運動代表性人物—激進派學運領袖海登(Thomas Hayden),23日因病離世,享年76歲。年輕曾狂傲不羈的他,卻在越戰結束後一改當年激烈抗爭手段,改採溫和路線,以作家及加州眾議員身份,繼續推動進步政治的議程。
Thank you for your condolences. Tom Hayden, 1960s radical who became champion of liberal causes, dies at 76. https://t.co/BgpqMFqcLq
— Tom Hayden (@TomEHayden) 2016年10月24日
他的妻子威廉絲(Barbara Williams)表示,海登23日在加州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一間醫院不敵病魔後辭世。他近來持續因心臟問題接受治療,2016年7月病情加劇,但仍抽空前去在賓州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在貫穿1960、70年代初因種族紛爭、反戰而起的抗議浪潮中,海登無異是一顆最耀眼、也備受爭議的激進派頭子。他是於1960年代學運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學生爭取民主社會」(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SDS)的創辦人;也是被控在1968年民主黨全大會會場外煽動暴亂的「芝加哥七人案」(Chicago Seven)其一被告。
身為民權運動倡議人士,海登多次進出監獄,更曾在密西西比(Mississippi)及喬治亞(Georgia)的監獄中遭人毒打,但也是此時他開始起草了60年代學運精髓的「休倫港宣言」(Port Huron Statement)。宣言中呼籲的「參與民主制」成了當時學生運動的主要訴求,也替往後新左派(New Left)的崛起奠定基礎。當時追隨新左派思維的大學生,以和平抗爭為依歸,對抗他們眼中的壓迫政權,並寄望創立一個包容多元族群且平等的社會。
Hayden's "The Port Huron Statement" called for a new grassroots movement against segregation, poverty & war.#RIPTomHayden pic.twitter.com/zHqcG2NgZb
— Starseed (@Starseed52) 2016年10月25日
海登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Detroit),就讀中學期間擔任學生報的編輯,卻因1957年畢業前,在發表的最後一篇社論內刻意於每段開頭寫下「去死吧」(Go to hell)的藏頭詩,差點失去高中文憑。那篇社論意在警告當時美國社會過時的愛國思維。
Looking back at the life of Tom Hayden, anti-Vietnam war activist and Jane Fonda's former husband. https://t.co/9OTIjQIos1 pic.twitter.com/L8Uc1dL3wM
— BBC World Service (@bbcworldservice) 2016年10月25日
畢業後,海登前往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安娜堡校區繼續深造,期間見證了校園內學生團體抗議「眾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針對共產思想展開近乎獵巫般的審查,及一次午餐時段在北卡格林斯伯勒(Greensboro)偶遇黑人學生靜坐抗議的現場,深受啟發,抵定了他投身激進政治(radical politics)的路線。
This day in #HUAC history: The 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 centers its witch hunt on Hollywood commies. (1947) pic.twitter.com/YyikAfyOk9
— Calendar of Revolt! (@truthprofessor) 2016年10月20日
1960年盛夏,當時人在加州洛杉磯的海登首次與60年代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碰面,他有幸能夠在一場示威現場上親自訪問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海登日後回憶,當年的那場會面大大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將原是新聞從業人員的他變身政治行動派,好將理念訴諸行動。隨後他加入了南方黑人學生的靜坐抗議及爭取投票權運動。
Martin Luther King Jr.-"I've seen the promise land" (Last speech Find the full speech online) #MAGA #TrumpTrain #Election2016 #Gettysburg pic.twitter.com/XDk28HH3Pg
— BrainRabies (@BrainRabies) 2016年10月23日
積極參與提升黑人地位、爭取種族平等的海登,在1961年加入「自由乘車者」(Freedom Riders)運動,乘坐跨州巴士(interstate buses)前往種族隔離現象嚴重的美國南部,檢驗美國最高法院針對波因頓訴維吉尼亞案(Boynton v. Virginia, 1960)判決的落實情況。當時最高法院判決允許跨州旅行者無視南方的種族隔離政策,因此在飯店和跨州巴士站候車室中的種族隔離行為不再合法。不過,當時南方政府並未落實最高法院禁令,禁止在大眾運輸上出現種族隔離的行為。
「為響應越戰而實施的徵兵制,前所未有地吸引了美國青年的目光…北方的白人學子,在那刻體會到一個身處南方黑人的生活會是如何。」同樣關注反戰及黑人民權等主題的海登曾這麼寫道。
A pretty big deal for Anniston. #FreedomRiders https://t.co/jZEKaiLW9d
— Daniel Gaddy (@dgaddy_star) 2016年10月21日
海登與馬丁路德金恩及在1968年遭暗殺身亡的美國前司法部長羅伯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一樣,反對暴力示威(violent protests),卻支持激進的示威行動(militant demonstrations),例如1968年學生發起的佔領哥倫比亞大學行動。
同年,他幫助在芝加哥舉辦的反戰示威,最終也以與手持警棍的警方爆發嚴重肢體衝突收場,造成數百人受傷。儘管事後經電視轉播畫面證實,警方執法過當,海登在內共7人,仍被當局以煽動暴亂及密謀罪起訴,成了後來俗稱的「芝加哥七人案」。當年的那場示威正好碰上在同地舉行的1968年民主黨全大會。
在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政治、出席各種抗議示威的年代,海登發覺當時美國學生最缺乏的,正是一個可以匯集各方聲音的全國性學生組織,以協調全國各地的民權計畫。因此,1960年他與另外35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安娜堡校區創立了「學生爭取民主社會」,並於1962至63年間當選主席。此時的他亦身兼校園報《密西根日報》(The Michigan Daily)編輯,並順利於1961年取得社會學學士學位。
A 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SDS meeting in Bloomington, Indiana, in 1963. #TomHayden (1939-2016) is at far left. pic.twitter.com/b18BavAzVC
— Arnaldo Testi (@ArnaldoTesti) 2016年10月24日
#OTD 1965, 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SDS) organize March Against the Vietnam War in DC; over 25,000 attend pic.twitter.com/8Ki51axi80
— AHS Veterans Project (@auburnveterans) 2016年4月17日
由海登起筆、共25萬字的「休倫港宣言」,則在經反覆多次辯論及修改後,於1962年「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第一次大會上,獲得採納。「休倫港宣言」指出,「年輕人是帶來社會改變的驅力」;海登在其內大加批評國際上美蘇兩大強權的軍備競賽、境內種族歧視、官僚體制、社會面對貧窮的無感等,並呼籲創建一個眾人皆可參與的「參與民主制」(participatory democracy),及一個立基在「友愛」(fraternity)、「誠實」(honesty)與「同胞情誼」(brotherhood)的社會。
RIP Tom Hayden. Last sentence of 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s Port Huron Statement, 1962. https://t.co/P84tIDr1v1 pic.twitter.com/qMYNMERSeu
— The '60s at 50 (@the_60s_at_50) 2016年10月24日
海登亦積極參與了60年代的反越戰運動,期間數次造訪越南,並於1966年出版《The Other Side》,描述初訪北越河內村落與工廠的經驗。
outside the #Pentagon , during an anti-#Vietnam march, 1967 !
— Tamer Yazar (@tameryazar) 2016年9月17日
well, what changed today ?@YourAnonNews pic.twitter.com/G8KW0XhD5W
海登在1967年應北越共產政府邀約,前往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參加會議、與北越領袖會面。為展配合美國國內和平運動的誠意,對方最終同意釋放數名美國戰俘。過程中海登不但參與了釋放俘虜的協商細節,更親自前往位在柬浦寨的約定地點,護送3位美國戰俘回國。
不過,眾人熟知的激進派倡議份子海登,在越戰終結及60年代理想思潮逐漸式微後,開始轉換跑道,展開了體制內的活動。這時的他回歸家庭,成了一位知名的作家及政治人物。曾任加州眾議員,積極關心地方事務。
但海登選擇褪下反戰、激進派學運領袖的身份,卻也讓他成了越戰受害者與老兵眼中的「叛徒」及左翼份子的箭靶,抨擊他是一位「不法的偽君子」(outlaw hypocrite)。右翼的保守派媒體則不斷播送他往年激進抗爭的畫面。
©Graham Keen - Joan Baez and Donovan Anti Vietnam War Demonstration, London 19 May 1965 @LucyBellGAL pic.twitter.com/7mP992nRfE
— AMPARO (@AmparoEscobedo) 2016年10月7日
海登本人則在1988年出版的《重聚》(Reunion,暫譯)澄清立場,文內為自己當初太過推崇而美化越南人(romanticizing the Vietnamese),並讓自己滿腔的反戰熱情演變成反美情緒,感到懊悔。海登亦在書中透露了自己左右為難的處境—左翼人士指控他為追求個人野心選擇從政,右翼人士則要他「滾回俄羅斯」。
不過,海登向《波士頓環球時報》(The Boston Globe)表示,自己並不在意這些言論,能夠再獲選民信任當選民意代表才重要,並將關注議題轉移至工作場域及社區事務。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