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伊在同僚逼宮下,提早結束英國首相任期。(湯森路透)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因脫歐而上任,也因脫歐而下台。上任時被寄予厚望,而被英國媒體封為「二代」鐵娘子的梅伊,最終在眾叛親離之下,哽咽落淚黯然地宣布將結束屬於她唐寧街(英國首相官邸)時代。
2016年5月24日梅伊在保守黨黨團1922委員會逼宮,一是宣布請辭一是被罷免的情況下,別無選擇向外宣布辭職。穿著紅色大衣,梅伊走出唐寧街10號外默默宣讀辭職聲明,其間更哽咽落淚,相對3年前,身穿黑色大衣戴著耀眼項鏈的首次演說,同一地點,心情截然不同。
梅伊在聲明中表示,自她踏上唐寧街10號大門的那一刻,她就努力讓英國成為是為每一個人而非少數特權者服務的國家,同時她亦信守執行英國脫歐的公投結果。
她說:「2016年,我們給予英國人的選擇,在與預測相異下脫歐公投得到通過。3年來我確信的民主的信念,若然給予人民一個選擇,就要實踐他們的決定。而我的確有盡力去做」。
梅伊表示,這段日子一直與他國談判建立新的關係,以保障英國人的工作、安全以及盟友。她表示,已竭盡所能遊說議員們支持,縱使自知機會渺茫,但仍堅信在做正確的事,但是難過地未能做到。
「讓我清楚明白到,現在選一個新首相帶領對國家,才是最有利的作法」。
梅伊引述在二戰世界大戰拯救猶太人避過納粹大屠殺,版稱為「英國辛德勒」的已故人道主義工作者溫頓(Nicholas Winton)所言,「妥協並非髒惡,人生就是全賴妥協」(Never forget that compromise is not a dirty word. Life depends on compromise)。
梅伊表示,當我們在政治中奮力尋求妥協,不論是脫歐還是重新恢復北愛爾蘭的政府,不要忘記是什麼將我們帶到來這個局面。「因為公投不僅是離開歐盟,而是對國家造成一個深遠的改變」。
梅伊說,自己完成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留下的工作,又總結自己在房屋、工作、保護環境、產業發展、醫療下施苦工,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服務英國人民。「也許政治總是在壓力下,但我們的國家其實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有很多為此值得自豪且樂見的事物」。
而梅伊宣讀聲明最後一段時,似是無法控制情緒邊讀邊哽咽落淚。
「我將會短期內離開這一份對我來說充滿榮耀的工作,我是歷史上第2位女性首相,但我一定不會是最後,我對我的下場沒有帶著恨意,我會懷著巨大的歷久不衰的感激之心,因為我能有機會為我所愛的國家奉獻」。梅伊說罷便隨即轉身走進唐寧街10號官邸。
梅伊被迫下台,除了意味她無法在任內成功處理脫歐問題外,亦代表持溫和留歐立場的她,在處理脫歐議題顯得「左右不是人」,不論提出任何的方案也出現兩面不討好的情況,無法滿足所有議員的想法,除了三度提交脫歐法案法被否決,令脫歐一拖再拖外,然而同時亦賠上了自己的政治仕途。
現年62歲的梅伊畢業於牛津大學聖休學院地理系,但她隨後加入銀行體系工作,1986年開始投身地方政治同時兼任議員。
1997年,工黨黨魁布萊爾(Tony Blair)提倡的「新工黨運動」席捲英國,令保守黨在大環境下輸掉持續18年執政權,但是梅伊仍以逆境中贏得伯克郡梅登黑德選區取得國會議席,更被招攬進入影子內閣,2002年更短暫成為保守黨主席(類似秘書長一職),雖然僅1年時間,但已成為保守黨首位女性主席。
2010年英國大選保守黨勝出再度政黨輪替,卡麥隆成為英國首相後任命梅伊為內政大臣,期間梅伊揮刀大力削減警務開支,強硬應對治安以加強反恐等問題,同時限制非歐盟國家的移民定居英國。
2011年因警方槍殺非裔疑犯,引發倫敦嚴重騷亂,約500人攻擊警局到處縱火,梅伊在事件平息後提出多項加強警權的措施,並推翻工黨執政時較寬鬆的法令,對滋事者祭重典,以強硬的鐵腕形象打出了政壇聲望。
2014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稱她有機會成為英國版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問鼎下任首相。
2016年6月脫歐公投意外通過,本身支持留歐的卡麥隆承擔政治責任辭去英國首相,已當了6年的內政大臣,創下了60多年來在任最久的內政大臣的梅伊,決定更上一層樓參與10月舉行的新任黨魁選舉。
梅伊最終擊敗戈夫(Michael Gove)等重量級保轉黨人,在最後一輪投票同是女性德索姆(Angela Leadsom)棄選的情況下當選黨魁,成為繼柴契爾夫人(Baroness Thatcher)後第二位女性擔任首相職位。
2017年3月,英國下議院通過法案,授權梅伊按《里斯本條約》第50條展開脫歐程序,29日梅伊簽署「脫歐的正式通知書」知會歐盟啟動程序,預計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離開歐盟。
不過由於脫歐公投下「YES」的票數跟「No」僅有些微差距,令公投結果本身被反對脫歐人士及社會輿論強烈的質疑。
不過梅伊在國會中重申,必須尊重公投的結果以及人民的意願進行脫歐程程序,並多次拒絕選擇二次公投。這種處處維護民主制度的態度,引發留歐者大規模的示威,英國的政局亦開始因脫歐而動盪,隨著脫歐大限逐步倒數,英國人「留與不留」的取態成為了撕裂英國社會最大的元兇。
雖然緊守了脫歐的大方向,但該怎樣脫歐,與歐盟脫歐的關係會是如何,成為了梅伊重中之重處理的事情,2017年梅伊提出「契克斯方案」,在脫歐後建立「英歐自貿區」保留與歐盟單一市場,並提出折衷的「綜合關稅領域」避免愛爾蘭與北愛爾蘭出現「硬邊界」,雖然滿足了部分反對脫歐者,卻被強硬脫歐議員大力反對,令梅伊的內閣包括外相強森(Boris Johnson)及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David Davis)辭職。
而「契克斯方案」在2018年9月上交至歐盟更被斷言拒絕,狠狠地掌摑了梅伊一直提倡以抑衷方案行事的態度。
梅伊在歐盟踢到鐵板後,改變策略先與歐盟在脫歐協議達成共識,再回到英國下議院遊說議員支持及付誅表決,不過此舉未能讓脫歐明朗化。
2018年12月,保守黨內部策動不信任動議,要求梅伊下台,最終以117:200避過一劫。2019年1月,脫歐法案送上下議會進行表決,結果以432票反對202票支持,史無前例壓倒性多數否決脫歐法案。工黨隨即對首相提出不信任動議,結果在多個保守黨員再一次「背叛」下,以306位議員投贊成,325位議員投反對下否決,驚險保住首相一職。
2019年3月,梅伊2次提出的修改版脫歐法案兩度被否決,面對英國面臨無協議脫歐的「災難」,歐盟其他27國開會後,兩度延長英國作為歐盟成員國的資格,並設下10月31日新最後限期。不過歐盟亦明言,不能再容忍英國繼續拖下去,下議院繼續長期無法取得共識的情況。
梅伊在6月公布的最新版本脫歐法案,首先鬆口在將脫歐協議變成法律條文後再允許議員決定是否進行二次公投,希望加大通過的機會,並表明法宬通過後將會辭職,但想法除了得不到工黨支持外,更徹底觸發保守黨疑歐派以及強硬脫歐的底線,保守黨最後連讓梅伊提出第4次提案表決也不允許的情況下逼宮,最終梅伊被逼宣布6月7日辭任首相,結束不足3年的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