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到5月是世界之巔「聖母峰」的登山旺季,攻頂之路人滿為患。(翻攝自EverestToday推特)
4月到5月是世界之巔「聖母峰」的登山旺季,但氧氣含量只有平地1/3的海拔8,848公尺的高山上,氣候情況惡劣難測。22日當日因峰頂晴朗,出現同時逾200名登山客同時攻頂,極地人滿為患造成壅塞,一周之內竟有7名登山客因長時間氧氣不足而喪命。
《有限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登山客普爾賈(Nirmal Purja) 23日在社群媒體上貼出攻頂聖母峰的照片,但攻頂之路卻出現排隊人龍。他說,大約有320塞在攻頂之路中、被稱為「死亡區域」(death zone)的範圍內。
Two mountaineers have died on Mount Everest after crowds of people became stuck in a queue leading to the summit https://t.co/d3AsNjnruc
— CNN (@CNN) 2019年5月24日
在海拔如此高的山區含氧量低,人體無法在氧氣稀少的地方久待,必須在氧氣不足前下山,因此攻頂人潮過多導致排隊過程中就已消耗大量氧氣。
對於是否因為聖母峰攻頂人潮過多造成登山客喪命,尼泊爾觀光局局長吉米爾(Danduraj Ghimire)則駁斥為「毫無根據」(baseless)的說法。
吉米爾說:「5月22日前幾天天氣都不好,因此當日天氣晴朗,就有超過200名登山客要攻頂。在聖母峰發生的主要死因是高山症,這次登山季喪命的登山季多數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七峰跋涉(Seven Summits Treks)嚮導雪帕(Mingma Sherpa)指出,攻頂之路塞爆的狀況在登山季時,十分常見。他說:「常常要排隊等待20分鐘到1個半小時才能攻頂。」
雪帕表示,若適合登山的天氣有一周,那就不會那麼擠,但有時只有2、3天是適合攻頂,則所有登山客就會試著在同一個時間攻頂。
曾於1992年攻頂聖母峰的杜莫維斯(Ralf Dujmovits),曾有6度爬到海拔8,000公呎的紀錄。他表示,排隊會增加登山客缺氧的風險,下山時可能會發生氧氣不夠的情況。另外,若天氣不佳,風速超過每小時15公里時,身體快速失溫,「沒有氧氣真的不行」。
專家指出,造成世界之巔如此擁擠的狀況,也與近幾年來探險隊增加有關。曾於2016攻頂成功的探險隊嚮導茲姆曼(Andrea Ursina Zimmerman)表示,出現交通湧塞跟那些身體狀況沒有準備好就來挑戰的登山客有關。
茲姆曼指出,這個問體不僅危害登山客自己的性命,也會對嚮導雪巴人造帶來致命風險。
茲姆曼的丈夫就是雪巴嚮導,他回憶有一次體力不支的登山客在海拔8,600公呎處仍堅持攻頂,雙方遂因此發生爭執。他說:「我跟他(登山客)說,不只有他自己還有2個雪巴人的性命都因此陷入險境。他連走路都不穩了,後來是用繩索把他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