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高科技的陣痛 看Uber全球司機與在地駕駛的磨合

麥浩禮 2019年05月31日 11:30:00
Uber的業務遍布全球,但分食市場大餅也讓傳統計程車司機怨聲載道。(湯森路透)

Uber的業務遍布全球,但分食市場大餅也讓傳統計程車司機怨聲載道。(湯森路透)

台灣針對優步(Uber)的立法將於6月上路,Uber若要繼續在台灣營運,便必須符合新修訂的法規,司機需考取「小黃」牌照,交通部更下重話強調「不要再遲疑,政府立場不會改變」,這也是台灣首次正式對Uber進行規範。作為大眾運輸嶄新的運輸方式,Uber近年在全球多國開拓服務,在得到顧客喜好的同時亦引發不少爭議,衝擊各國的計程車市場,被傳統計程車業視為「眼中釘」。

 

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列出多個國家Uber的經營情況,以及各國計程車司機究竟如何「看待」Uber。

 

自2017年Uber創辦人兼執行長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被股東逼下台,2019年華爾街上市股價走勢未如理想,Uber這間公司一路走來可真是不平坦。隨著Uber在全球發展愈來愈大,愈來愈多東施效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Uber的出現,嚴重分食各國在地計程車的獨門生意,進而導致多國要不是進行打擊控告,就是立法規管,不過也有少數國家在政府管制下,兩者得到平衡在市場上共存。

 

美國

 

美國目前擁有Uber,Lyft,Via,Juno及數間小型公司的叫車服務,當中以Uber以及Lyft較為大型,單是Uber便在全美佔有60%的市佔率。作為Uber的誕生地,在美國是完全合法,而叫車程式除了在紐約市有受管制外,其他州均不太理會。

 

然而法律的寬鬆導致叫車市場競爭激烈,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自然會拉低司機平均收入,根據數據顯示,美國司機時薪平均降至8.55美元(約合新台幣272元),若以美國入息可是非常「低微」。

 

Uber的出現將分食市場大餅,嚴重影響傳統計程車的生計,計程車司機要求訂立最低工資,保障生計,並要求政府將叫車公司列為違法。

 

至於Uber司機,他們近年所追求諷刺的也是最低工資,不過隨著Uber在華爾街上市,司機開始同時要求Uber需公開透明,並抗議領導層不斷壓榨司機,好讓他們在上層吃香喝辣。

 

團體到Uber公司抗議,批評Uber壓搾司機。(湯森路透)

 

英國


英國目前擁有Uber,CityMapper,ViaVan及MyTaxi4間叫車公司。當中Uber市佔最大,而MyTaxi則為其次。另一間Taxify因沒有營運許可被英國禁止營運,目前正在重新申請牌照當中。Uber曾經一度被英國政府以「不安全」為由禁止,但隨後獲撤禁令。

 

Uber向倫敦市交通部支付了約740萬美元許可證,任職Uber司機時,必須與傳統計程車司機一樣擁有商用牌照,據統計目前單是倫敦市便有1萬輛Uber在營運,申請用戶達到300萬人,可見Uber在英國相當普及。

 

Uber在英國遇到的問題與美國相似,司機也是希望訂立最低工資及公司公開透明的於求,並希望Uber被定義為交通應用的程序而非一個叫車程式,而另一方面計程車司機業界一直也向在游說政府,要求禁止叫車服務運作,不過成功率低微。

 

 

德國

 

德國叫車服務頗多,包括Berlkönig、Clevershuttle、Moia、UberX、UberTaxi、Blacklane及MyTaxi。由於德國之前缺乏官方數據,難以得知市佔率。德國當局認為,這些本土公司在監管方面較易處理。

 

Uber因為是德國叫車市場中唯一外來投資者,Uber的「入侵」遭到德國人的強烈反對,而德國亦禁止Uber black(尊榮優步)即高階接載車輛服務。在德國,不同城市對Uber有不同限制,目前在柏林,慕尼黑,杜塞爾多夫和法蘭克福仍有提供服務。

 

若要成為Uber的英國成員駕駛,則必須申請商用牌照。

 

由於要成為德國計程車司機,需要通過一連串的駕駛考試,工作時必需記錄行車行程,受德國交通部嚴格管理,故他們反對將Uber視為私人服務,批評Uber跟計程車角色相似卻不是一視同仁。

 


德國計程車司機發起抗議,要求政府管制Uber。(湯森路透)

 

荷蘭


荷蘭與德國相似,同樣叫車服務眾多,包括Taxify,Electric Taxi、TCA、Rotterdam Taxi Central和ViaVan。荷蘭政府2014年禁止UberPop(平價Uber服務務)營運。荷蘭的Uber司機跟計程車司機亦與德國一樣,需要通過官方考試,且需要無刑事紀錄及通過健康檢查才能獲發駕駛執照。

 

面對荷蘭叫車服務的普及,荷蘭的計程車司機批評,Uber等叫車公司在國家寬鬆法例下,可以給予乘客更便宜費用,這對不能隨便調整價格的計程車相當不公平。很多計程車司機為了賺取更多金錢,甚至一人分飾兩角同時兼任Uber司機。

 

目前在荷蘭首都阿姆施特丹共有4300架計程車服務,而政府則未有Uber車量數據。但每逢星期六,很多Uber也會在市內行駛,因為周末叫車的需求相當大。

 

義大利

 

義大利有兩間叫車公司分別Uber以及Heetch。叫車服務在義大利不算普及,Uber亦僅在義大利的主要城市中營運,至於Heetch為小公司仍然在發展當中,義大利當局如荷蘭政府一樣禁止UberPop服務,但對普通Uber則沒有限制。

 

司機若要成為駕駛則需要領取商用牌照。計程車司機希望政府禁止叫車服務,認為Uber只能在乘客有行李,並以電召車輛才可接受應召,同時不能使用任何應用程式提供服務。

 

有示威者在Uber的車上貼上膠帶,要求關閉Uber應用程式。(湯森路透)


印度


印度面積廣寬,但出奇地叫車公司只有Uber及Ola。在這個龐大的亞洲市場,Uber在印度並非龍頭大哥,Ola在印度擁有最大的市佔率,在全印擁有百萬位司機。在首都新德里,民眾使用計程車服務可謂相當流行,故Uber在印度市佔率並非最大。

 

但新德里的Uber市場卻是他們其中一個最大的市場,印度政府對Uber亦沒有任何的規管,不過但未來或有可能需要註冊,但Ola便曾經因為提供沒有得到政府允許的叫車服務而遭停業3天。

 

要成為印度Uber的司機門檻很低,只需擁有民用駕照便可做生意,正如西方國家一般,計程車司機亦曾抗議,抗議Uber提供便宜旅程,及要求改善司機工作生計。面對叫車服務的挑戰,印度部分邦政府甚至研發專屬的應用程式,幫助傳統計程車類似Uber的模式營運。

 

 

新加坡

 

新加坡境內目前擁有4間叫車公司,分別是Grab、Go-jek、Tada以及Uber。Grab在新加坡擁有主導地位,2019年1月才成立的Go-jek正努力擴大當中,Grab 及Go-jek在印尼亦是競爭對手。

 

Uber在新加坡為合法經營。不過所有司機都必須持有專業的商用駕照。新加坡的計程車司機與Uber司機態度可說是互不相干各自營運。不過,曾有Uber在營運時佔用計程車的停車區域而引發爭議。

 

目前新加坡叫車服務的營運車輛為傳統計程車的2倍,而由於新加坡有行動限制叫車服務,兩者現在並沒有很大的衝突。

 

澳洲

 

溴洲擁有7間叫車公司:Uber, Shebah、Ola、DiDi、Taxify、GoCatch以及Shofer。Uber跟Didi及Ola為澳洲主要的競爭者,其他則為新創公司。澳洲政府對叫車服務持開放態度,而在某些州分,如首都堪陪拉、西澳、北領地,昆士蘭則需要申請許可證。

 

2017年,一般計程車司機在雪梨的比例佔24.3%,Uber司機則為17.3%。傳統計程車業者對Uber可謂非常反感,認為當初借貸付出高額金錢購買計程車牌照做生意,現在生意被分食,還款遙遙無期。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關鍵字: uber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