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地方政府訂下的囤屋稅實在太低了

洪宗盛 2019年06月05日 00:00:00
即便店面沒人租,包租公們也不會降租求客,因為房屋稅率實在太低,囤屋的成本遠低於房屋每年炒高的價格。(資料照片)

即便店面沒人租,包租公們也不會降租求客,因為房屋稅率實在太低,囤屋的成本遠低於房屋每年炒高的價格。(資料照片)

台北最熱鬧的東區商圈,近來興起倒店潮,引起全國譁然,各縣市也紛紛檢討空屋太多,是否已經影響正常經濟活動。無獨有偶,台南知名的咖啡廳也悄悄從正興街離開,經營團隊與房東之間的不合,透露租金每年調漲的現況。

 

其實這些現況的背景是台灣逐年攀高的房價,以及低稅率造成的囤屋心態,店家則因為房東漲租而被迫歇業。這些店家的離開,不只是當地回憶的消失,也象徵政府已經缺乏有效的政策工具,來制衡囤屋炒房的行為。

 

對擁有多套房產的包租公來說,租金是衡量房產價格的指標,租金越高代表房子越有價值,因此不論店家生意好不好,租金每年調漲是包租公們不成文的默契。

 

更荒謬的是,即便店面沒人租,包租公們也不會降租求客,因為房屋稅率實在太低,囤屋的成本遠低於房屋每年炒高的價格。

 

以台北市政府為例,2017年將囤屋稅從3.6%調降到1.5%,與三戶已內的自住稅率1.2%根本相差無幾。

 

由於台北房子沒有賣得更快或更便宜,5/30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在議會要求市長柯文哲修正。苗博雅更質疑,建商蓋好房子不願降價求售,政府卻毫無作為,維持囤屋低稅率,相當不合理。

 

所謂的囤屋稅是指對非自住戶訂定差別稅率,一戶持有三套房產,都算自住稅率1.2%,但持有第四套房產以後,就應該調高稅率,這是中央的法規。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縣市訂定「打假球」的差別稅率,例如前述台北市的囤屋稅只比自住戶的稅率高0.3%,根本沒有壓抑炒作、打擊囤屋的效果。

 

或許害怕台南建案浮濫,台南市政府在調降明年的房屋稅後,同時推出非自住戶差別稅率的法案,將含第四戶以上的稅率提高到3.6%。

 

但這個法案卻在議會引起劇烈反彈,國民黨團與無黨團結聯盟的議員聯合抵制,並正式將這個打擊囤屋的法案退回市政府。

 

國民黨籍台南市議員林燕祝認為,調漲囤屋稅會讓房東們轉嫁租金給在外租屋的學生、無殼蝸牛,甚至批評累進稅率就是懲罰市民。

 

對於這種論調,筆者必須嚴厲駁斥。累進稅率就是一種量能課稅的形式,就像收入越多就該繳更多稅,擁有4套以上的非自住戶,稅率理當比自住戶更高。

 

累進稅率根據財產高低進行差別課稅,是目前最符合租稅公平的課稅方式,也是政府促使非自住戶釋出空屋,建全房屋市場的政策工具。

 

為何這麼多房東或起造人寧願房子租不出去或賣不掉,也要炒作房價?

 

就是因為地方政府訂下的囤屋稅實在太低,這些擁有多套房產的房東或起造人,持有多筆房產的稅率比持有多台汽車還低,即使台南市政府推出3.6%的囤屋稅率,也低於一般人的所得稅率(5%)或民間公司的營業稅率(5%)。

 

加上部分民意代表長期的護航與抵抗,政府縱然有心推動租稅公平與居住正義,也往往被財團與民代的金權結盟所打敗。這次台南市議會退回房屋差別稅率法案,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很多民眾期待經濟發展,但如果這個國家的資源都投入在房地炒作,這個國家的勞工都無法安心居住,我們又怎能期待產業轉型,民富國強呢?

 

當繁華的市區出現店面倒閉潮,我們應該重新檢討房屋稅制?重新思考我們的青年與下一代如何繼續在台灣居住與生活。

 

※作者為台南市民/大學講師

關鍵字: 倒店潮 囤屋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