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尚未送中 大學率先送終

黃偉國 2019年06月16日 00:00:00
統治者由上而下、中央集權及小圈子的權力模式,已為香港的大學腐敗根源。(維基百科)

統治者由上而下、中央集權及小圈子的權力模式,已為香港的大學腐敗根源。(維基百科)

「六九運動」結束之後,波譎雲詭,林鄭政權內部今日不知明日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威權主義下的本港學術界,距離送終之期不遠矣:回應甚至結合外部政治勢力,繼而巴結親政府及親大學領導層,透過玩弄權力、機制及政策,既針對不聽話的人文(特別是文化研究)及社會科學(特別是政治學)部門,更針對及扼殺不肯埋堆及刷鞋的年青合約制學者,此狀況早已在2014年雨傘運動後已經開始。

 

對學術界不了解的人,可能以為做學問的教授們品德高尚、憑事實講道理,學識淵博,實際上可以是「一個傑出的泳手竟然走去跑馬拉松」,學術成就與自身的領導、組織、溝通及協作能力根本是兩面事,絕對不能相提並論。

 

從制度而言,由於負責監察大學管治及校長表現的的校董會,成員大多數由特首及校方委任,而委任的人士只有三種:(一)管理層的主管;(二)與領導層關係良好的教授;及(三)親政府人士。人數比例佔大多數的教職員及學生,民選成員數目少得可憐,從組織及權力上根本無力監察校長及管理層的運作,甚至當出現重大錯誤的時候,透過機制迫校長問責,甚至下台。

 

教資會只針對大學的研究表現及資源運用,加上以「院校自主」為由不處理院校的管治問題,加上以往針對院校管治的報告書,無助於開放校政;結果做就大學管理層早已成為校內的「特權階級」,權力不受監察,即使大學有既定的指引及規則,可以公然違反而無需問責及負責;換言之,即使高層濫權、壞事及蠢事做盡而毫無底線,除非引起媒體及舊生的注意而破壞大學的形象,甚至引起師生強烈反感而有所行動,可能影響大學的捐款;否則當時人可以絲毫無損,繼續穩坐高位、薪高糧準。

 

這種由上而下、中央集權及小圈子的權力模式,做成大學腐敗的根源。這種權力模式,實際上是利用院校自主得來的「土皇帝」權力,破壞學術自由。

 

學術自由的根本,不單只針對學者選取研究及出版的自由,不會及不應該因為從事某些研究課題而受到針對、歧視及排擠,例如在研究資助審批時,利用匿名評審制度,無理批評對方的研究無出版價值、無實際意義、無影響因子等理由拒絕資助,行徑形同公報私仇。

 

在評核表現、續約晉升及取得長俸的過程中,學者不應因為性別、種族、地位或政治取向,無視或否定其研究、教學及行政服務的成就及付出。可惜因心懷不軌的部門主管、院長、大學評審委員會,甚至是校長本人,既以隻手遮天的手法誣告做假;又用「搬龍門」的方式故意針對不足的部分強烈批評,利用制度欺凌年輕學者。即使有上訴機制,若果只是找回原班人馬重覆上述程序,或者利用「全票贊成制」增加成功翻案的難度,結果上訴淪為個案結束的必經過程而已。相反對識刷鞋識埋堆的「自己人」,即使表現平庸,也開盡綠燈、甚至高層出手干預,讓他們成功晉升。當外界質疑的時候,只能夠用「保護個人私穩」為藉口做遮醜布!

 

上述的狀況,反映香港的學術自由早已受到破壞,大學學者與員工不再信任人治的制度。黑箱作業及人治的升遷機制,做好研究用心教學只是一廂情願,任人唯賢早已蕩然無存。為了權力與虛榮向上爬,大學教授人間失格:用納稅人的公帑,以埋堆刷鞋排斥異己為本業,研究教學只是裝飾。大學因權力而墜落,學術界送終自我實現!(本文章原刊於《蘋果日報》觀點版,由作者及《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作者為高教公民召集人

關鍵字: 林鄭 反送中 香港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