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5月中旬簽署行政命令,下令禁用危害國家安全的電信公司產品,華為正式遭到封殺。(湯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在5月中旬簽署行政命令,下令禁用危害國家安全的電信公司產品,華為正式遭到封殺。川普政府的華為禁令雖與中美貿易戰雙線並行,然而美國此舉意在延緩中國在5G的領先優勢,為美國爭取時間迎頭趕上,已經形同兩國的科技軍備競賽。
業內人士更透露,中國早已料到川普一定會對華為下手,甚至私下認為美國在制裁中興通訊(ZTE)的同時沒有對華為採取行動,讓華為得到長達13個月的準備期,其實很「愚蠢(stupid)」。
在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佈國家緊急狀態之後,美國商務部立刻將華為及多家附屬企業列入黑名單;美國同時積極游說歐、亞同陣營國家採取類似禁令,除歐洲部分國家外,大部分友美國家均加入抵制華為陣線。在公開外交遊說及政府文件中,美國毫不諱言此舉是「出於國家安全考量」;而美國設定的「終局(End Game)」,以及為達此結果擬定的「路徑圖」,也引起外界關注與好奇。
台大物理系客座研究員林育中指出,川普政府早已鎖定5G、人工智能、量子科學和先進製造等核心發展項目保持領先地位,川普的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也為此擬定國家戰略。但據熟悉中美相關產業發展的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目前美國僅在AI和量子計算上有所領先,5G和量子通訊方面已經落後中國,除了急起直追之外,也不得不設法拖延中國進度。
業內專家指出,在上述4大領域中,5G已經商業化,是「打擊得到的具體目標」,同時與AI、先進製造的發展也有密切關聯,一旦受傷將導致許多項目發展不下去;在此背景下,美國選擇領導中國5G技術的華為做為攻擊對象,將可如願在核心科技的發展上拖延中國進度。
由於華為禁令與中美貿易戰幾乎同時推進,外界不免將封殺華為視為貿易戰的一環,然而專家指出,根據中方的估算,此舉確實對華為造成打擊,但套用華為CEO任正非的說法,華為「只會down sized但不會倒」,而中國技術則將進入數年的延宕期,但不會真正停滯或無法繼續。
要求不具名的專家指出,其實在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便已警覺到在上述核心科技落後於中國的可能性,在川普上任後便有意對中國相關產業下手,而中國也有所察覺。據轉述,去年美國以違反貿易法規對中興通訊實施制裁時,並未同時對華為採取行動,反而因此讓已提高警覺的華為獲得13個月的準備期,死裡逃生之餘,中方竟私下形容美國的舉動「很愚蠢」。
而美國封殺華為目的並非削弱中國的經濟利益,但手段之激烈被視為中美另一種型態的「冷戰」。專家指出,之所以足以認定為冷戰,是因為5G之爭背後更關鍵的AI、先進製造與量子科學的競爭;尤其在量子科學方面,涉及國防通訊安全的攻防。
專家指出,中國於2017年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8年10月則在合肥設立量子計算中心,與奧地利合作用量子通訊技術進行視訊會議;並以量子通訊技術將北京、天津、合肥、上海四座城市串連成「京滬幹線」。一系列發展已使美國警覺,若無在量子通訊上自我保護,破解技術又隨時會被追上,國防機密將完全曝露在中國掌握之下,而這也正是美國必須說服其他盟友共同加入反華為行動的主要原因。
林育中解釋,量子通訊具有不會被破解的安全性,將顛覆現有的軍用保密技術,在軍事用途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唯有量子計算可以尋求破解,兩者可說是盾與劍;美國在各項官方文件中一再提及「以國家安全之名(in the name of national security)」,出發點可以理解。
專家指出,川普封殺華為以確保美國科技發展優勢為目的,獲得美國國會兩黨高度共識,而行政部門更動員多達16個部會,堪稱「國家總動員」,甚至被部分國家和業界人士形容為「反應過度」,思維與強度確實堪比美蘇冷戰時期。
【延伸閱讀】
●國安危機引爆5G爭霸戰 美國限縮留學生痛擊中國
●【中美貿易戰】避免遭波及 Google等外企將生產移出中國
●華為反擊! 向美國電信業者索討專利金逾10億美元
●稱華為獲得46份5G協議 中外交部發言人:不點名以免美國聽了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