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年初拋出「西藥專利連結施行辦法」議不斷,若有生物相似藥可用能減少3到5成藥費,但專利連結後,對民眾最衝擊莫過於藥價不只降不下來,甚至可能喊漲。圖為示意圖。(湯森路透)
生物相似藥將納入專利連結,不僅對藥界投下震撼彈,也埋下民眾用藥隱憂。台灣癌症、免疫疾病用藥需求愈來愈高,原廠藥價格昂貴,單項藥品每年占健保給付超過20億元,藥界原寄望生物相似藥投入市場競爭,能減少3到5成支出,惟一旦專利連結,將助長原廠藥寡占市場,未來藥價不只降不下來,甚至可能喊漲,患者首當其衝。
生物藥是近年崛起的新興藥品,因由活細胞製成、特異性高,成為治療癌症和免疫類疾病的重要用藥,目前全球10大暢銷藥品中,傳統化學藥僅占3種,其餘都是生物藥,已逐漸成為藥品市場主流。
與常見的「學名藥」相同,當生物藥專利期滿,其他藥廠同樣可進行仿製,推出「生物相似藥」投入競爭。未來幾年,正值生物藥專利到期高峰,各國都鼓勵生物相似藥盡快進入市場,降低沉重的藥費負擔。
以台灣健保支出來看,生物藥2016年占比已超過14%,申報金額達247億,未來只會逐漸攀升。目前光是治療乳癌的賀癌平(Herceptin),一年就占30億健保資源,用於淋巴癌的莫須瘤(Rituxan)、癌思停(Avastin)也各有10億給付。另外,適用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疾病的復邁(Humira)、恩博(Enbrel),健保給付也將近30億元。
製藥協會舉例,台灣乳癌患者年輕化,每年有5000個新增病例,一個療程每年須花100到200萬,賀癌平有25%患者需使用,每年占掉幾十億健保資源。若有生物相似藥推出,成本約可減少3到5成,原廠藥也會因競爭而降價,受惠的是民眾。
他進一步說,部分藥品健保雖有給付,但條件相當嚴格,以黃斑部病變為例,許多患者被排除在給付條件外,必須自費注射采視明(Eylea)等生物製劑,一支要價3.6萬元,每年需打7到8支,負擔相當沉重。
另外,也有尚未納入健保給付,但已用於癌症治療的免疫療法,均是使用生物製劑,在自費情況下,每名患者每年需花上至少500萬元。
如相關用藥成本能降下來,可讓更多患者使用,問題是,一旦納入專利連結,生物相似藥進不來,通通得照原廠價,不只藥價居高不下,原廠甚至可能因獨占市場而任意漲價,在健保年年透支的情況下,未來給付條件恐更緊縮,勢必增加民眾負擔。
藥廠評估,專利連結施行辦法一過,未來生物相似藥申請在台上市,只要原廠有意見,就需暫停核發藥證12個月,後續釐清爭議、進行專利訴訟曠日廢時,粗估台灣3到5年內將不會有生物相似藥進入市場。可預見產業恐紛紛出走,避開台灣市場,未來沒有國產藥,只剩昂貴的原廠藥,民眾用藥權益將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