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的鐵粉終究是少數,地方派系或在民代這類的多數競選時能夠起的影響力不小,但在一對一對決時只怕未必。(合成照片)
離來年總統大選只剩半年時間,目前雙強對決的局勢越來越明朗。
另外一個白色力量目前看來更像是為了博取媒體版面而用力放話的老頭子,已經被民意孤懸在外,加上沒有政黨機器的奧援,真的投入選戰的機會不大。
然而,以總統大選來說,除非是三強鼎立,回防鞏固基本盤以此分勝負的作法才有意義,如果是一對一對決,大抵上都是中間選民的意向決定結果。
台灣的選民結構非常特別,雖然基本盤是藍大於綠,但是,廣大中間選民沒有特別的政黨傾向,兩黨候選人都可能投過,選人不選黨或是端看當時的執政狀況與社會觀感而投票的情況很普遍。
台灣是個非常特別的民主國家,雖然絕大多數國民都認為能夠民主投票很棒,但卻不太加入政黨(除了早年威權時期強逼役男加入國民黨外),這種身分上的自由,讓選民可以在下次投票時,更換候選人的容易度大幅提升。
因為沒有對特定政黨忠誠的包袱,甚至有不少人根本是選人不選黨,好比說過去很多人投過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但是下一次的選舉卻選了另外一個政黨的政治人物。再好比說這次民進黨黨內初選,網路上一堆人表態自己過去投過陳水扁跟馬英九,這次支持蔡英文,但是不支持民進黨的其他候選人,且從網路的發言聲量來估算,此類聲音還不算少。
政治社會學的選舉研究屢屢發現,投票是非常受西瓜偎大邊效性引導的,社會學稱之為從眾效應,也就是說當主流社會形成某種既定印象時,就很難改變了。
另外,還有一個效應也不容小覷,那就是因愛生恨的鐘擺效應。當年的陳水扁與馬英九都是超級政治明星,但是結束任期後的下次選舉都給自己政黨帶來巨大挫敗,都是因為任期最後的社會觀感崩解,民心憤慨,急著想懲罰做不好的政黨。
從過去的結果來看,身為挑戰者,的確有一點優勢,特別是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誰執政誰就得揹上執政不利,無法照顧多數普羅大眾需求的指責,原本理性上來說這類結構困局就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不僅台灣如此,世界各國皆然。
只不過,為了勝選而過多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已經成為民主國家的競選常態,於是人民一次次期望又一次次失望,到最後發現自己只能在爛蘋果中挑稍微不爛的,認清了現實。
只不過有些人似乎沒搞清楚自己的身分,當已經順利從挑戰者轉換為執政者時,選民的檢視標準同時也立刻轉變了,不再是絕對力挺,而是檢視當初的承諾是否兌現?
對台灣人來說,沒做滿任期這件事情是最不能原諒,從朱立倫到賴清德再到陳菊,都被強力譴責過,因為許多人認為這是最基本的政治誠信問題。這些人都還至少當滿一任,尚且如此,有些人連一任的行政成績都還拿不出來,放任底下官員鬧事,放著市政不管到處參加造勢活動,接連被未來主人翁當面嗆聲卻依然故我,妄想直接挑戰大位。往好處說是打破既有框架,富有挑戰勇氣,往另外一面想,這乃是勝利後的過份驕傲乃至開始自欺欺人的徵兆。
民主社會有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長期執政會淪為絕對劣勢,因為民心會容易思辨,即便長期執政的政績不算太差,但也很難沒有缺點,累積的民怨很可能在一次的強力衝撞下被突破。好比說,台中人也是厭倦了胡志強才換上林佳龍,有換過就好,下次就再換回原本當地的政黨色彩支持的候選人。
況且,如果改變之後是更糟而不是更好,我想實際生活在當地的人們都能感受得到,口語傳播的擴散效應也不小,更別說可以透過網路社群發酵,決不是少數媒體的強力歌功頌德可以顛倒是非。
林肯曾經說過,你可能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欺騙所有人,也可能可以永遠欺騙一些人,但不會所有人永遠都被騙。
鐵粉終究是少數,地方派系或任何特定勢力在民代這類的多數競選時能夠起的影響力不小,但在一對一對決時只怕未必,任何特定群體放到社會來說都是相對少數(那些急獨派朋友每次開票前的信誓旦旦,對照開票之後的結果,真的也很讓人唏噓),只是同溫層太厚加上贏過,更讓判斷現實情況的能力徹底失真。
雖說可能在某個時刻成為關鍵少數決定勝負,但那也得是五五波的時候,有些時候,民意早已生變且恨不得明天就投票洗掉當初的錯誤。國民兩黨各自最強的政治明星,最後都不約而同地落入連自己人都不支持的窘態,其他等而次之的後起之秀竟然覺得自己可以是例外,未免也太有自信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