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鐵娘子到跛腳鴨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最遲2020年9月去職

高詣軒 2019年07月31日 12:01:00
林鄭月娥修例爭議讓自身前途堪慮。(湯森路透)

林鄭月娥修例爭議讓自身前途堪慮。(湯森路透)

香港擬修正《逃犯條例》引爆百萬人抗議之後,特首林鄭月娥在9日宣布該草案已「壽終正寢」、承認修例工作完全失敗,希望化解當前政治緊張,但許多倡議人士仍舊質疑她的誠信,持續要求撤回草案、特首換人。有港人分析,曾經的「鐵娘子」要捲鋪蓋走人,應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路透》(Reuters)報導,日前林鄭月娥被問及,是否願意回應抗議者的訴求請辭下台?林鄭月娥當時表示,自己仍有繼續服務香港人民的熱情,並稱要下台「不是簡單的事」,此話也令香港分析人士認為,似乎暗示林鄭已經動過辭職念頭,但中國方面卻希望她能在時機適合時再卸下職務。

 

 

專家指林鄭不能說走就走

 

林鄭月娥雖然表明會繼續職務,但她有關去留的最新發言卻也讓外界猜測,林鄭月娥可能已經有過去職的打算。

 

《路透》引述政治學家、評論者Sonny Lo表示,事情可能比一般人想像的要複雜許多:當與北京打交道的時候,不能夠在「你想的時候就不幹走人」;對中國來說,這必須考量到國內與區域風險,也要找得到合適的接班人來勝任「香港特首」這份苦差。

 

「反送中」浪潮嚴重打擊林鄭聲勢。(湯森路透)

 

Sonny Lo並推測,中國政府可能也會希望林鄭月娥在交棒之前,將本次修例行動慘敗所造成的傷害盡可能地彌補,但在2020年9月立法會選舉之前,中國可能就會讓林鄭月娥走人。無論如何,對於香港的親中派人士來說,林鄭月娥的修例爭議至今也造成了分裂,在建制派內部引起廣泛批判。

 

顧忌影響「一國兩制」形象

 

很多人將林鄭月娥的命運與回歸之後的首任特首董建華相比:在2003年,約有50萬人上街反對當時的提議的國家安全條例,最後法案也遭到擱置,但董建華直到2年之後,也就是第2任期的中期時才卸下職務。董建華一度表示,要退下來簡單,要留下來才更難。

 

香港中聯辦並在11日表明中央力挺林鄭繼續管理香港。

 

《路透》也引述專家指出,中國當局大概不會希望在台灣大選前,再讓「一國兩制」的形象受損。中國近年持續以「一國兩制」為模板攏絡台灣,可能唯恐若在香港方面示弱,會在國際放出對其統治能力不利的訊息。

 

《路透》報導,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Ming Sing)分析,林鄭月娥若辭職或受指示下台,「這會對香港與國際社會釋出非常強的訊號,也就是全球最大的一黨專政、極權國家,會因為大眾的壓力而讓步。」

 

港人要求正式撤回修例。(湯森路透)

 

林鄭成「跛鴨」難撐完任期

 

即使林鄭月娥暫時不下台,許多分析人士仍認為她已經損害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整體的國家安全進程,讓未來在香港推動新的維安相關立法時,將面對更多困難,也激起了香港民眾對於民主改革的呼聲。

 

隸屬香港工黨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更向《路透》直言,林鄭月娥如今恐已經淪為跛腳鴨(lame duck),應該無法撐完她的任期,也認為:「政府與特首處理公眾怒吼的手段,也讓很多人察覺到,若不實施真民主,就沒有實現責任政治的希望。」張超雄並指出,一旦公眾的意識抬頭,「就沒有回頭路了。」

 

街頭上出現批評林鄭月娥「殺人」、「賣港賊」的抗議標語,她的政治聲望也下探回歸之後香港領導人的新低。《路透》分析,近幾周的發展,已經讓林鄭月娥的聲勢大轉彎,從上任時宣稱將讓香港團結的鐵娘子,成為如今的跛腳鴨,遭眾人上街要求趕緊下台。

 

有香港民眾要求林鄭下台、調查警方濫權。(湯森路透)

 

港人盼輸出民主到中國

 

如今許多香港倡議人士也正希望民主不只在香港茁壯,更盼透過示威將民主思想「出口」到資訊流通自由受阻的中國內部。《路透》報導,有團體將在13日舉行抗議,在香港新界一處與中國接壤的地區,將訴求傳達給中國來客知曉,預計將刺激北京當局的領導階層。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的梁穎敏就表示,「我們想出口革命」,認為若來港中國旅客看到他們在做的事,回到中國後就能如法炮製,期盼最後「中國和香港都將享有民主」。

 

 

報導指出,抗議者將在13日於鄰近中港邊界的上水舉行示威,當地向來吸引來自中國的購物者;14日預計會有另一場抗議在沙田舉行。抗議者料會向中國客發放小冊子、並以北京話呼喊口號等。

 

中國顯然不願一國兩制遭到挑戰,但部分觀察家也指出,目前香港的情況應仍在中國容許範圍,未超出習近平的「紅線」。

 

《路透》引述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成名表示:「只要他們不集結一大群人要求香港獨立,並促使內地人反叛中國共產黨,我認為離紅線還很遠。」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