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在國民黨黨內初選中落敗,未能代表該黨出馬角逐2020總統大選。(攝影:張家銘)
國民黨總統初選結果出爐15日出爐,韓國瑜以44.8%的支持度,壓倒以27.7%排名第二的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對此,《彭博》(Bloomberg)以「在台灣總統選舉中,被絆倒的富士康億萬富翁」為題,分析蔡英文2020年尋求連任時將會遇到的挑戰。
報導稱,韓國瑜擊敗郭台銘的雄厚財力,讓他在這一場1996年台灣首度民選總統後,可能是最為競爭激烈的選舉之中,躍升為蔡英文最主要的挑戰者。
相比蔡英文對北京的高調批評,韓國瑜的立場傾向修復與中國的關係,兩人之間明顯的差異,將引起一場關於台灣與親美或親中關係的路線之爭。
著有《台灣為何重要:蕞爾小島,全球經濟重鎮》的戴維森學院(Davidson College)教授任麗雪(Shelly Rigger)指出,「韓流是真實的,但是否已到達高點仍待觀察。」
任雪麗說,「對於選民來說,一大問題是他可不可以在不讓步過多的情況之下,改善兩岸關係?」
報導分析,韓國瑜從政壇沉寂的角落,一路走到問鼎總統,這次黨內初選勝出,是過去1年迅速捲起旋風的新例證。他以經濟成長為優先,並主張與中國關係更靠近的民粹主義思想,吸引大批死忠「韓粉」追隨,讓他順利贏得民進黨長期執政的高雄,奪下市長寶座。
《彭博》指出,國民黨內的初選結果,讓郭董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他為了參選總統,已放棄富士康董事長一職全心投入選舉。是否可能脫黨參選,郭台銘並沒有把話說死,僅透過聲明留下伏筆:「夜深人靜我都會問我自己,我到底能夠為這塊我熱愛的土地做些什麼?我到底能夠為這些善良的人民多做些什麼?」
《彭博》指出,韓國瑜年初訪美時,將兩岸關係形容為「指腹為婚」,台灣與中國是「你儂我儂」,並指民主體制的台灣要與共產黨統治的中國進行和平談判,是無可避免的舉措。
報導稱,韓國瑜已1970年代的中國民族主義為論述風格,將此次大選描述為為中華民國靈魂而戰。
另一方面,現任總統蔡英文則反駁北京對於握有台灣主權的主張,並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透過購買美國武器,強化台灣抵禦中國入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