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洪秀柱真懂得「和平」的意思?

主筆室 2016年11月03日 07:00:00
我們是否應當反問,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領著「和平政綱」前去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欲彰顯、傳遞的和平精神和內涵是甚麼?(國民黨提供)

我們是否應當反問,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領著「和平政綱」前去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欲彰顯、傳遞的和平精神和內涵是甚麼?(國民黨提供)

諾貝爾和平獎是全世界300多個專以表彰「和平」的獎項中,聲望最高的一座。理由不乏它具有悠久的歷史(超過100年)以及鉅額的獎金(近台幣3000多萬)。但它之所以受到矚目,主要乃在於它能不斷深化「和平」的內涵,同時契合每個時代的精神呼喚。

 

最早,根據創辦人諾貝爾的遺願,諾貝爾和平獎主要是頒給對「裁減各國軍備」有功的人士。而後,它所關切的視野則漸行拓展到歐洲之外的國家,進而重新詮釋了人類社會對和平的定義。從此得獎者的背景愈加多元化,包括各國的和平運動者,或是致力和平政策、法案的政治家、律師,甚至是環保人士、人權領袖、異議份子都有資格獲獎。因為這些人所做之舉,縱然不見得都是以「追求和平」為名,卻都直接、間接地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和平的氣息。

 

諾貝爾和平獎一路從歐洲擴及全球各地,得獎者則從「個人」延伸到對「組織」的加冕。雖然,歷來它的授獎者未必都是舉世公認實至名歸,例如歐巴馬和歐盟;或顯有遺珠之憾,例如印度聖雄甘地;但無論如何,許多國家確實藉其導入、且自我豐富了不同層面的和平理念,就像190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杜克蒙(Ēlie Ducommun)所提出的:「和平不離自由,自由不離人權。」便深深影響了這個世界。而諾貝爾和平獎也因與世界接軌,墊高了自己在和平議題領域的權威地位,尤其它總是時時以嚴苛的道德高度不斷自我詰問:「影響極權國家的政府算不算正義?若所有人都採以視而不見的態度,那麼,那些在自己國家受暴政統治的人民又該向誰求助呢?」

 

因之,如今對諾貝爾和平獎最感冒的,正是那些少數極權國家,他們的政府,居然還有力圖阻止自己國家得獎者前往領取獎座和獎金的紀錄。有此遭遇,包括1935年因反抗德國納粹而獲獎的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1975年蘇聯的物理學家薩哈羅夫(Andrei Sakharov)、1983年波蘭工運領袖華勒沙(Lech Walesa)以及1991年得主,當年的緬甸民運領袖翁山蘇姬。2003年獲獎的伊朗人權女律師伊芭迪(Shirin Ebadi)更是三天兩頭受到伊朗政府威脅要沒收她的獎座。

 

另外,就是2010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民運分子劉曉波,直到今天,他還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中共關在監獄裡。當年12月10日的頒獎典禮,就在和平獎頒獎典禮台上,一張為「被缺席」的劉曉波刻意擺放的「空椅子」,已成為諾貝爾和平獎最沉重無力的經典之作。

 

我們於是很有興趣反問,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天浩浩蕩蕩,志得意滿領著「和平政綱」前去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她所欲彰顯、傳遞的和平精神和內涵又是甚麼?除了拉近世界上一個典型指標性極權國家,一起回過頭壓制和自己生長在同一塊土地,卻與之不具備相同心靈感受的人之外,她自己又是個甚麼樣層次的和平使者?

 

舉世諸多非以和平為旗號的行動,很多時候反而為世界和平貢獻良多,至於動輒頂著「和平」頭銜,卻不代表就真能契合和平的真義。純然只是為利用「和平」之名,以裝飾其用心,到頭來終將使之淪為像是「牛肉場」這三個字一樣,大家都心知肚明,裡頭賣得並不是牛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