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立專欄:香港占領中環、雨傘運動與雨傘革命的分別

鄭立 2016年11月07日 07:00:00
「占領中環」、「雨傘運動」與「雨傘革命」這三個名詞,基本上都是在形容同一個事件,但可從香港人所使用的字眼,判斷出他們屬於甚麼圈子。(2014年10月6日金鐘占領區的夏慤道/維基百科)

「占領中環」、「雨傘運動」與「雨傘革命」這三個名詞,基本上都是在形容同一個事件,但可從香港人所使用的字眼,判斷出他們屬於甚麼圈子。(2014年10月6日金鐘占領區的夏慤道/維基百科)

最近有一個參選人,聲言參加香港的小圈子特首選舉,他在記者之前,說了這樣的言論,他說,只要他年輕50年,他也會參加占領中環。也許他覺得這樣可以討好年輕人,不過年輕人明顯地完全不會被討好,這並不是因為懷疑他的用心, 而是他用的詞語,直接反映了他對事件的角度。

 

台灣有稍為留意香港新聞的人,都大概會聽過「占領中環」、「雨傘運動」與「雨傘革命」這三個名詞,基本上,他們都是在形容同一個事件,就是西元2014年在香港爆發的占領事件。

 

但是自然地,台灣人不容易像香港人一樣分得那麼清楚,這三個詞語含義的分別。 選用哪一個詞語,其實反映了你對占領事件的態度和意識形態。打個比方,台灣有些人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他們反對「大陸」這個稱呼,即使指的是同一群人,道理是完全相同的。

 

首先講占領中環,占領中環,是由戴耀廷構想的一個令香港普選的社會運動。他的全名叫「以愛與和平占領中環」(是的你沒聽錯,這不是魔法少女動畫,這是現實),名字足以反映,不論主持人或者這個觀念本身,都是非常溫和的。因為很早就已經提出、計劃、不斷的演練,所以早就是親中媒體長年攻擊的對象。

 

但是,我們必須留意的是:雖然在占領事件中,戴耀廷宣稱啟動這計劃,但這個計劃最後也沒有實行,中環未曾被占領過,再重申一次,中環未曾被佔領過。 「占領中環」未曾發生過,就像反攻大陸一樣未曾發生。這可說是一群受政治新聞影響的人才有的觀念,而且朋友圈中應該也沒有人參與其中。

 

簡略地說,如果你使用「占領中環」,不論你個人政治立場如何,這可以反映你接觸到的媒體,以及身邊的生活圈子,大部份都是親中的。而他們接受這件事的資訊,也反映他們對於事件的理解,是非常的外圍的。所以那位號稱參選人用這詞語,代表他對於事件沒有怎樣嘗試去認識過。

 

剩下來的兩個說法,分別是「雨傘革命」與「雨傘運動」,雨傘革命一詞並不是香港創造的,而是外國媒體看到香港人大量用雨傘去對抗軍警,感到是這個占領事件的特色,而革命兩字,也表達了參與者想要香港需要革新,走向自主的理念,在手段上已超越了傳統的社運,他已不再是社運,而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東西,故此他們對這次占領事件都會使用「雨傘革命」。這也是泛本土派,或其支持者、同情者、理解者主流對於這個事件的正面稱呼。

 

而「雨傘運動」,是從雨傘革命衍生出來,將雨傘革命去掉革命的意思,說這是「運動」,指的不是體育,而是社會運動。用這個詞語的人,傾向是定性占領事件是一次比較大規模的社運抗爭,認為他不應該脫離香港社運的傳統:即和平,非暴力,對於革命這個詞語帶有保留的態度。故此用這個詞語的人,多數是已參與香港社會運動有相當時間的老社運,或者受他們影響較大的相關文人、媒體人。立場一般跟香港泛民主派比較親近。

 

從使用的字眼當中,你可以看到他們對占領事件的不同觀念,以及他們個人的不同立場,台灣人以後可以從這些字眼,去觀察接觸的香港人他們屬於甚麼圈子。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關鍵字: 占中 中環 雨傘運動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