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台連續暴雨肆虐,對於許多縣市政府與民眾來說,這是一種極端氣候的展現,也是超越過去經驗的天候現象。(資料照片)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於利奇馬侵襲台灣前夕,在立法院舉辦「全球氣候變遷調適方案與智慧防災治水計畫」論壇公聽會,會中邀請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災防科技中心林李耀副主任、國發會郭翡玉副主委及前台灣營建研究院院長李咸亨,針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與調適策略進行專題報告,這是2020年總統可能候選人中第一位提出全球氣候變遷調適理念與政策,值得大家共同一起來重視這個課題!
近日全台連續暴雨肆虐,時雨量瞬間超越120-150毫米,造成多處淹水災情。對於許多縣市政府與民眾來說,這是一種極端氣候的展現,這種超越過去經驗的天候現象,讓民眾都覺得既害怕又驚訝!全球氣候極速變遷的時代已經來臨!
依照世界銀行的統計,全球每年災害損失達到5200億美元,使2600萬民眾陷入貧困,依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UNISDR)統計,2018年全球發生281件極端氣候災害,受害人員達到6177萬人,造成10373人死亡!世界銀行也統計,台灣因為地理因素,極端氣候與天然災害風險是全球第一名,受災風險人口與受災風險地區面積覆蓋率分别高達92%與90%!而菲律賓列為第四名,日本則名列第八名!
最近全球熱浪侵襲,歐洲包括法國、希臘、義大利等國家動則超過攝氏42度的高溫,日本超過41度,澳洲也不例外,西伯利亞火災延燒超過82萬公頃森林!北極圈溫度達21度,均溫超過10度!
格陵蘭冰層快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侵襲附近城市,印度、日本暴雨成災,火車停駛,最近幾天來南部非洲的莫三比克、辛巴威、馬拉威三個地區水患影響300萬人口,往生人數高達1000人!節能減碳的成效完全趕不上氣候變遷的速度,地球氣候已經發生大失控的現象!
全球氣候變遷下的世界,許多氣候特徵與現象,一再打破過往紀錄,歷史紀錄已真正成為歷史;極端氣候也已經常態化,不再成為極端。我們過去的防災系統、經驗與排水防洪觀念已經面臨通盤檢討重新整備的時候了!
台灣防洪排水管理系統政出多門,界面繁多,高山的排水治理權屬林務局,中海拔山區排水規畫屬水保局,低海拔的區域排水屬於水利署權責,到了都市地區就歸屬並跨越了各縣市政府的都市排水單位,到了河海堤,權責又回到了中央水利署,未列入排水系統的還有數不盡的野溪。
至於水土交流災害的土石流與地質災害,除了水保局外,還有中央地質調查研究所,從中央到地方跨越了國發會、農委會、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及相鄰縣市政府的工務局、水利局、農業局、城鄉局等單位的縱橫整合,這樣的權責結構,每次災患都演變成一個政治推責大秀,各方各說各話,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些區域水系的排水系統規劃與治理,不僅要仰賴相關單位整體合作做好系統規畫外,在平時還要作好疏浚、疏通與維護管理,以確保管路的暢通,避免產生瓶頸堵塞、水道淹衝、地層下陷與海水倒灌的複合性災害。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侵襲如果不能作出有效的管理與調適,將造成地球全面的危機,沒有一個地方,也没有一個人可以幸免於難!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將使台灣在八個層面上造成傷害,包括:1.災害2.維生基礎設施3.水資源4.土地使用5.海岸6.能源供給及產業7.農業及生物多樣性8.健康。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風災、地震、颶風會產生立即重大的生命及財務損害,就像心臟病休克一樣,讓人恐懼且印象深刻,而環境氣候變遷卻像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不容易造成大家的警覺與重視;8月1日經濟學人報導:巴西亞馬遜盆地的死亡觀察一文中,薩瓦那的森林,長期以來將森林的樹木視為木料、能源、食物以及心靈的崇拜與依賴的對象,15億的人類生活依賴森林來維持地方以及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62億的人口依賴森林提供生態緩衝區來對抗氣候的變遷;現今乾旱、森林野火及其他人類衍生的行為都引發造成了複合式災害,在熱帶地區蘊涵了世界一半的森林中生物,從2015年以來,森林的複蓋面積以60%的加速度大量的流失,如果他是一個國家,這個熱帶雨林的地區,由於面積萎縮將會成為全世界第3大二氧化碳排放地區,僅次於大陸及美國,這在亞馬遜盆地造成相當大的危機,因為他佔了全世界雨林及港灣面積40%,也佔了全世界陸種10%-15%,南美洲自然奇蹟的危害已達到臨界點,這個區勢並未止息,也未反轉的情況!
聯合國IPCC 5月宣布將修改2020年開始實施的『巴黎協定』,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的具體方法,將使用衛星監測方法加以監測,以掌握各國二氧化碳的實際排放量,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將曝露於聯合國的監督之下!全世界的進度已經趕不上氣候變遷的速度!温水煮青蛙的氣候變遷威脅下,台灣除了要落實節能減碳措施外,更要加速規劃推動氣候變遷調勢策略,這項工作已經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最重要課題,2020年的每一位總統参選人都應該也必需以負責任的態度,提出具體可行的整體理念與政策!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成為的全球化與常態化的現象,台灣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應該整合國際上因應極端氣候變遷的觀念、經驗與作法,儘速提出具體可行的氣候變遷調適方案,以下提出10項具體政策與作法,供現有執政者與未來的政府領導人參考:
1.要建立高韌性與快速回復力的國土規劃與城市規劃,建構智慧防救災系統,加強防災避災的自然、經濟社會體系能力,以有效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與影響。
2.整合1.災害防救2.維生基礎設施3.水資源管理4.土地使用5.海岸保育6.能源供給及產業7.農業及生物多樣性8.健康防護等8個面向,規劃提出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
3.以國土生態規劃觀念,推動流域綜合治理,優先提升氣候變遷高風險地區與都會區防護能力。
4.推動「保安」、「保全」、「保險」的三保智慧防災風險管理制度,以有效因應各種複合性風險災害。
5.推動全民參與,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參與防救災決策與行動,整備地方氣候變遷調適方案。
6.推動氣候變遷的教育訓練活動,提升全民對氣候變遷的應對能力及調適知識,如節能減碳、再生能源、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綠化植樹、綠色建築等,有效規劃全民因應氣候災害應變方案。
7.成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永續發展委員會,推動建置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及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與方案。
8.建構大數據與國家地理資訊系統(NGIS)的整合型風險分析與智慧防救災體系,建立有效的氣候變遷預警、衝擊評估及決策支援系統。
9.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隨時吸取全球資訊、經驗與作法,與時俱進,建構圓滿可行的調適方案。
10.規劃經濟誘因及相關配套制度,鼓勵公私部門主動落實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推動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的跨域整合治理制度!
※作者曾任台灣省政府市鄉規劃局局長、建設廳副廳長、都市計劃委員會主任委員、立法院長辦公室主任、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