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的經濟發展角度,1978年、1989年和1992年的重要性遠高於1997年。(湯森路透)
林建山先生這篇「林建山專欄:救臺灣經濟 就得來一次總統級大翻轉」要批判,不是他的內容好,而是他散播的力量對不知情的社會大眾,有不良的重大影響力所致。閒話不提,進入主題。
林建山將台灣的經濟發展,以1997年劃分成兩期前期比較好,後期就很爛。
就前期來說,台灣1950到1969,幾乎沒有經濟建設,這也是鄭自才、黃文雄刺殺蔣經國的理由。更細緻的說,1951到1965這段時間,台灣的經濟依賴美國15億美金(「實際金額為14億4千萬美金,約值當時國民所得的5%到10%」,引自翁嘉禧「戰後台灣經濟發展路向的解析」)美援與日治時代,日本留下來的厚實的稻米、甘蔗等農業、社會建設在支撐著。
當時的生產與外匯需求,都這些在協助支應。甚至為怕蔣介石挪為軍用以反攻大陸、國民黨人上下其手,美援支出要美國援華(台)單位同意才可以用。較長遠穩定的經濟政策則遲至1958年後才在美國壓力下進行規劃(「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這段時間的「開明專制的政經體制」正忙著對民間「白色恐佈」;「強勢睿智有前瞻遠見的領袖」蔣介石努力協助蔣經國奪權,依序鬥孫立人、吳國禎、陳誠才是主軸。搞倒尹仲容,搶行政院財經權。掀動吳振瑞的金盤案,打倒徐伯園搶中央銀行(這是蔣宋美齡的地盤),這是藉抓貪污搞倒財經人才,搶奪政經勢力。
因應停止美援而要讓台灣能自立,美國經濟學者幫台灣規劃加工出口區,將台灣納入美日的全球產業供應鏈中,這才是重點。從此台灣的勞動力和美日的研發、行銷網絡結合,這才是往後到1988年,台灣在國際產業的主軸。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逼美日的產業迅速調整,他們將某些產業移到東亞四小龍處,才造就台灣的經濟榮景。這些與一心要反攻大陸的蔣介石沒有關係,也與蔣經國的英明領導無關。
隨後,林建山就開始修理1997年之後的台灣政經,並說3位民選總統是科長總統,但不舉例也沒有清楚說明。論經濟發展談到1997,不說東亞金融風暴,卻以連戰卸下行政院長的時間為基礎,而連戰在這邊也是正面評價,如此可以看出行文多麼注意他自己的人際互動。實際上,討論東亞經濟,1997年的經濟重點是金融風暴,不是連戰。
以台灣的經濟發展角度,1978年、1989年和1992年的重要性遠高於1997年。1978年是鄧小平改革開放的起點,1988年是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從此台灣人可以掌握政權。隨後的各種政治對抗,使得原以深藍軍為主體的公民營財經體系,逐漸離開台灣,轉投向中國,並且引成全國風潮。1992年是鄧小平南巡,確定中國更加改革開放。至此大量台港資金往中國投入。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契機,而台灣因資本流向中國而不能資本累積、產業升級。人才大量流向中國而使本國經濟活動不如以往旺盛。
更且因許多企業進行兩岸經濟活動整合、比價,不僅技術流向中國而在台灣不能提升,薪資也不能提高。所謂22K與此有密切關係。這個變化使台灣的製造業榮景不在,能源需求下降。所以從1990年規劃的核能四廠,多年爭執而不能啟用,乃至在30年後,台灣所得有很大成長,竟沒有嚴重缺電危機,與此有關。
這樣的變化在東亞與海峽兩岸的影響,就是東亞的國際分工,從1970年代的日本、東亞四小龍,延伸到東南亞。現在則將國際分工不經東南亞,直接在四小龍後跳向中國。甚至美日直接往中國投資。使得台灣與中國的分工體系,或是台灣中國的垂直分工,或是競爭型的水平分工。
林建山在1997年後,批判民選總統,然後不講陳水扁、馬英九缺失,直接跳到2015年的「五缺、六失」(這時可是馬英九執政時期,但作者不講。),就是要修理蔡英文。「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作者認為這是「嚴重肇致過去這幾年來臺灣掀起「資本出走」「產業出走」「企業廠商出走」「人才出走」「技術創新出走」陣陣波段浪潮洶湧的根本原因」。這個論點根本錯誤。
更進一步說,「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當中,最重要是價格調整。提高工資、提高買地價格、增加水資源回收等,五缺就僅剩下缺電。但有缺電嗎?也沒有聽說有限電政策。更進一步舉例,在缺人方面,除上述外,也可以從產業升級、利用生產自動化,也可以用AI。
換言之,透過資本調整來解決人力缺乏。但廠商有沒有做呢?許多缺失可以透過替代方案解決,不是一成不變。成本可能上升,但就是要解決。上述所謂的五缺,在先進國家都有,先進國家企業也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一味要求政府替他處理。在經濟學的基本概念中,當環境改變、資源相對稀少或昂貴時,調高價格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不可能在整體經濟上升時,相對稀少的資源,他的價碼不升反降。
至於林建山所說「臺灣經濟基本體質,對內需市場依存度一直不超過15%,而外需市場依存度,則一向高達85%。」,這個數字無法難解,林建山必須清楚解釋。
林建山然後又點出「六失」,「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等「六失」的大失所望。」然後就指責「臺灣選民的愚昧不察,選出一個「祇拚政治」「鄙棄不顧拚經濟」的國家領導人」蔡英文。
這六點已經逸出經濟討論的主題,一般經濟學家僅在經濟政策角度會就其中一點有所著墨,但也不會討論到那麼漫無份際。更何況僅是一篇講經濟問題的文章。
林建山還用蔡英文的「用總量管制方式限制臺灣石化業發展,並需以滿足內需為上限」影射、比對「要將今天臺灣尚有能力可開拓外需市場的,包括電子資通電訊、光電、生技、精機醫療器材用品、車輛等主力產業,所必須要的上中游之原材料及部品的「供給能量」,根本加以全面封鎖,」石化業怎麼會跟他們有關係呢?
林建山說用「非核家園」講電源不穩,然後拖出「人才與產業資本大外移」的理由。電源能不能用核能?有很多討論空間。但人才移動向來與電力來源無關,將兩者牽在一起,商人、經濟學家是無法理解。而資本大外移或與電源有關,但政府若能提出可以電源供應穩定規劃的政策能說服資本家,資本依舊會留在台灣。至於要不要用核能,根本不會是資本家會關心。
林建山又說蔡英文「過度偏執激越『極端左傾社會主義』民粹的扈從」會讓人搞不懂他講的是甚麼?蔡英文政策中,對環保、勞工保障等,在世界標準上僅能說是努力跟上潮流,還談不上左傾社會主義,更不用說極端。而重視環保與勞工權益,恰好是許多國際人才在選擇工作時,會考量的重點。換言之,被林建山批判的蔡英文缺失,剛好可以吸引人才、資本,解決林建山所批判的「人才與產業資本大外移」。
如前所述,林建山最大的問題是:他是為修理蔡英文而寫這一篇文章,並且在(與連戰的)人際關係受限下,設定論述內容,以致於沒有抓到重要變數。
林建山的行文基本上不合格。就連最不需要數理模式的經濟發展理論角度,乃至偏社會人文的經濟文化角度,都是不合格的。
※作者為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