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爭取的,表面上是「反送中」,實質是「人權」。(湯森路透)
香港反送中抗爭不斷延燒,舉世注目。筆者想從「人性」與「歷史」來討論一些可能的解釋與預測。關於「香港發生了什麼事」、「中國會怎麼做」以及「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第一,香港人爭取的,表面上是「反送中」,實質是「人權」,而人類幾千年歷史證明,到目前為止,只有民主制度才「比較可能」確保人權,所以總歸一句,香港人要的是「人權」與「民主」。
第二,不過中國共產黨的從來就沒打算給人民什麼人權還是民主。早在2017年1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就曾公開聲明『要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影響,旗幟鮮明,敢於亮劍』。你想在中國的統治底下爭取民主?人權?做夢!
第三,中國共產黨固然沒打算要實施什麼民主,在中國共產黨統治底下的絕大多數中國人只怕從來也沒有想過什麼「要民主」、「爭人權」,「畢竟民主不能當飯吃」~~從這點來看,中華民國人確實比香港人更加地「兩岸一家親」、更像是「文化上的中國人」。
多數中國人不要民主、不在乎人權?這一點都無需意外!人們閱讀欣賞怎樣的故事,怎樣的價值就在心中生根。從小看《冰雪奇緣》那種勇敢追尋自我、用愛融化冰雪的故事,自然而然就覺得「肯定自己」與「愛」是與空氣、食物一樣重要的元素,當然自尊自信、不會自輕自賤;相對的,看多了《康熙傳奇》與《甄嬛傳》,自然就覺得當個擅長揣摩上意的奴才與勇於爭風吃醋的嬪妃才是活下去的硬道理,自然不覺得對威權跪下磕頭有什麼不對。生在這樣的一個中國,你要中國人民如何培養出民主意識、勇於爭取權利?當今中國還在配合政府政策,時不時要配合時事播放《上甘嶺》抗美援朝這些愛國大片呢!領導中心不穩、國家就會動盪;國家動盪,百姓就會受苦。為了避免百姓受苦,豈能不堅決鞏固領導中心?
第四,也就是說,香港人所爭取的,不但是一黨專政的中國共產黨沒打算給的東西,也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根本不覺重要的東西。而香港人竟然膽敢因為「要不到」就上街抗爭、罷課、甚至衝擊中聯辦、扯下中國國旗?逆黨叛國到這種地步的香港人,在中國共產黨與絕大多數中國人眼中根本就是畜生蟑螂一般的存在,用盡各種方法消滅香港示威者也只是理所當然對事情。
第五,不過,人類因為有夢想而偉大。香港人敢於追求夢想,所以注定偉大。 1776年1月,湯瑪士.潘恩的《常識》出版。「一個小島想永久統治一片大陸是荒謬的」這句話,說的是「英國這個小島不可能永久統治美洲大陸」。那麼,現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能不能向中國爭取到中國共產黨絕不肯給、中國人民也覺得根本不重要的民主與人權?能不能真正落實「一國兩制」,擺脫中國的獨裁統治?歷史總是充滿意外,誰也說不準。不論如何,像香港那樣上百萬、甚至兩百萬人的上街遊行,已經是人類歷史上的燦爛一章!
當各方專家從美中角力、貿易戰、地緣政治、中南海內鬥的挖坑與被推坑等等方面探討「中國會怎麼做」的時候,筆者想提出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叫做「制度下的必然」。
在正常的民主國家,失敗了不過就是下台一鞠躬。在不健全的民主國家中,輸了被政治追殺也並不罕見。至於中國那種人治的國家,輸了可是抽筋剝皮被自殺那種一命歸西的死亡、甚至是株連九族禍延子孫也毫不稀奇。
在這種人治的制度下,任何一個正常人的思維,都會變得「不正常」。比如說,你覺得「美中貿易戰的強弱之勢如此分明,中國這樣硬幹豈非傻瓜?」,又或者「如果中國出兵鎮壓香港,一定會讓外資大撤退,讓香港這隻金雞母活活被自己掐死,所以中國應該不敢輕易出兵」的時候,很抱歉,中國決策者的思維未必是「怎樣對中國比較好」,更有可能是「怎樣鬥垮政敵」與「如何避免被政敵鬥垮」。
關於「中國如何處理香港問題」,邏輯上不外乎兩種相反的思維:
其一,好好用合乎人權的方式處理香港問題,以便收斂問題,並且避免引起西方的經貿制裁。
其二,不惜一切代價鎮住香港人!一旦香港政府退讓,焉知中國各省人民會不會紛紛舉事?雖說「中國絕大多數人不在乎人權、民主」,但只要有百分之五的人在乎而起身抗暴,那可是多達七千萬人的暴亂啊!那還得了!雖然歷史證明中共政權並不在乎百萬人命的損失,但在社會動盪的過程中所造成的經濟動盪、尤其是因為經濟動盪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料、承擔的。所以,「用盡一切方法鎮住香港人」變成了一個理所當然的思維。
當然,所謂「用盡一切辦法」,未必就是重演六四,用坦克車把香港人碾成肉餅;但重演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數十年戒嚴卻又如何?白色恐怖幾十年,我就不信你香港人刑不怕、殺不盡!
然而,在此同時,其實還有第三種思路。電視上各方專家都說多少年來習近平明地打貪、用意其實是藉此肅敵;而儘管如此,香港金融界是習近平的政敵,也就是所謂江澤民一派所掌握的,習近平始終無法拿下。若果真如此,那麼設身處地假想你是身為習近平,你更可能的思維是:把香港這個我拿不到的金庫給打爛,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接收它;如此一來,切斷政敵金流,自然能夠削弱敵方力量,有利於我方掌握局勢!
這固然無助於中美貿易戰的收斂、甚至讓中國瀕臨崩潰的國家經濟雪上加霜;或許我習近平其實本來也沒打算要玩到這麼狠,但是既然今天事已至此,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香港金庫給打爛,卻又如何?中國的未來重要?還是我確保我方在鬥爭中的勝利、確保我的身家性命權位來得重要?這個問題不證自明!中國經濟破敗又如何?北韓經濟破敗至斯,北韓金正恩那個小屁孩都能坐穩龍庭,我習近平就沒那個本事?
每當讀歷史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感嘆「當時的人們為什麼這麼蠢?」
常見的解釋是「因為我們都是後人,所以有後見之明」;但另一個更可能的解釋是「人們當時決策的基礎並不是『歷史會怎麼發展』,而是『怎樣對當下的我最有利』」。而,我們讀歷史的時候,往往著眼的是「歷史大局的發展」,所以難怪會覺得「當時的人為什麼會那麼蠢」了。
更進一步清楚説,就是:
對任何一個普通人而言,個人的利益永遠大於整體的利益;此其一也。
在「為求活下去必須用盡一切努力」的時候,「當下的利益」總是比「未來的發展」重要;此其二也。
再加上:「對於許多不同人的個別利益有益」的事情,可能恰恰對於整體的利益是有害的;此其三也。
以上三者,和什麼「後見之明」一點關係也沒有,就只是「合乎人性」而已。就算讓我們這些後人穿越時空成為「當時的人」,只怕雖然我們明知未來歷史發展,還是會同樣做出那些「事後看起來愚蠢至極」的行為。簡單的說,這與「當時」的「當局者迷」,又或是「現在」的「後見之明」,恐怕無關。
關於歷史,還有一種有趣的現象:「事前的預測」常常被當成是胡扯的、「事後的描述」總是被當成是真理。比如說:如果你在四十年前說「蘇聯會在一夕之間解體」,多數的人會笑你腦袋有問題。但是等到蘇聯解體之後,大家都覺得「這麼脆弱的政治結構,崩解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時一般人有多看好蘇聯呢?「直到1977年,英國經濟學家寫的主流經濟教科書還宣稱,從經濟成長、提供充分就業與價格穩定、甚至在創造人的利他動機各方面來看,蘇聯式的經濟都比資本主義經濟優越。可憐的西方資本主義只在提供政治自由方面表現較佳。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謬爾森(Paul Samuelson)寫作、最被廣泛使用的經濟學大學教科書,也再三預測蘇聯經濟霸權的到來」。(國家為什麼會失敗,P153)
現在,大家都知道蘇聯的那套社會主義制度與計畫經濟是行不通的。但是,為何當時的人看不清楚現在看來簡單的道理?然後再想想看:蘇聯經濟成長放緩後的三十年後,在1991年,蘇聯解體了。那麼,中國經濟成長不斷下修、金融泡沫已然破滅的今天,又雪上加霜地遇到美中貿易中的川普重拳;一旦中國金融所仰賴的香港金融中心也被打破之後,中國還能撐多少年呢?香港人的抗爭會不會如中國所擔心的那樣,觸發中國版的「顏色革命」呢?全世界都在看。
※作者從事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