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兄弟提供)
《牠:第二章》的故事情節,雖說與 2017 年的《牠》有著極為緊密的關連,但對於喜歡上一集的觀眾來說,可能會在看《牠:第二章》時,發現本片與前作的整體氛圍,其實有著相當微妙的不同之處。
從娛樂性角度來看,《牠:第二章》比起首集而言,具有更明顯的好萊塢商業大片氣息,除了增加更多的嚇人橋段外,就連表現手法也顯得更為直接,總是猝不及防地猛擊而來,甚至就連笑點的數量與節奏,也有類似於此的安排。
同時,可能由於《牠》的亮眼票房之故,也使《牠:第二章》可運用的製作成本像是多出了不少,因而在視覺特效方面壯觀許多,包括電影最後的高潮場面,以及不少與印第安驅魔儀式有關的情節安排,都讓《牠:第二章》在許多部分均大幅強化了首集中隱約流露的奇幻氛圍,因此使得這部電影雖然有著更多典型恐怖片的嚇人橋段,卻也更難讓人單純地將其以恐怖類型看待,而會視為一部風格較為特立獨行的奇幻之作。
雖然《牠:第二章》的故事時間點與《牠》相差了 27 年之久,但編導依舊相當聰明地在首集的故事中,找出了一段可供補強的空白時間,藉由大量角色們回憶往事的情節,試圖為這段 27 年的距離添上更為直接的連結。
不過,雖然有部分角色的心理問題,確實延續及補強了《牠》裡頭便曾出現過的相關情節,但在有些角色身上,那些問題卻還是與首集的故事有所落差,甚至還未曾著墨,因此不免給了觀眾一種後來才追加上去的感覺。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本片確實花了不少時間在描述這些相關情節,因此也使整體節奏在電影中段明顯慢了下來,完全集中在交代角色的心境背景上頭,進而使故事主線一度停滯不前。
但平心而論,這樣的作法雖說相當程度地犧牲了故事的流暢性,卻也因此強調出本集角色狀況與上一集的不同之處,使得《牠:第二章》與《牠》的成長故事相較,變得更像是一場藉由追根溯源來進行的自我心理諮商,讓人明明清楚兩集之間的密切關係,卻又因此起了頗為不同的觀影感受,可說具有一種耐人尋味的對比性質。
有趣的是,這種故事時間點相距 27 年所帶來的時代差距,其實也出現在片子的不少細節裡,與原著小說中的情況相較,也有著較貼近常見現實的改寫,使這些角色在經過多年的現實歷練後,確實展現出較為利己的一面。甚至就連片中的兒童角色,也都明顯比《牠》裡頭更具警覺心,因而帶出了社會氛圍在這 27 年來的變化之處。
說真的,像是這種故事時間點差距如此之久的系列電影其實並不常見,通常也需要在現實世界中同樣間隔夠久,才能讓時間的力量真正化為助力,使觀眾更有共鳴。舉例來說,像《STAR WARS:原力覺醒》與去年的《月光光新慌慌》,便都是相當傑出的範例。相反地,若是在現實中間隔不夠久,卻在續集裡安排較大的時間跨幅,使角色個性因此有明顯改變的話,那麼就算在劇情中算是合理變化,對於觀眾而言,仍不免會多少難以適應,起了一種角色個性不夠一致的感覺(對我來說,布蘭登.費雪主演的「神鬼傳奇三部曲」便是這種情況)。
所以就這點而言,雖然《牠:第二章》確實有著這樣的問題,但由於故事裡其實安排了不少足以說服人的相關細節,甚至滿到有許多部分得要看第二次才有足夠餘裕加以察覺,因此同樣可說是一部相當不錯,並且充滿誠意的作品。
說真的,對我這種史蒂芬.金迷來說,別說是看兩次了,再看個第三、第四次,甚至是日後看個幾次《牠》與《牠:第二章》的連環馬拉松,恐怕都是在所難免,肯定會發生的事情吧。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臉書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