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量生變】萬劍彈造價上億元卻頻出狀況 年度精準射擊驗證不及格

朱明 2019年09月09日 17:12:00
中研院研製的萬劍彈,為IDF戰機對地對海視距外打擊的武器裝備,因「萬劍彈」一再出狀況,未達空軍高強度作戰需求,故空軍未規劃將萬劍彈增量計劃排入年度預算中。(取自維基百科/O8447 )

中研院研製的萬劍彈,為IDF戰機對地對海視距外打擊的武器裝備,因「萬劍彈」一再出狀況,未達空軍高強度作戰需求,故空軍未規劃將萬劍彈增量計劃排入年度預算中。(取自維基百科/O8447 )

中科院研製「萬劍彈(視距外集束巡弋飛彈)」雖然從2015年開始量產,成為IDF戰機對地對海視距外打擊的武器裝備,但是從2017年開始的國軍年度精準射擊驗證,每每都出現狀況,直到今年上半年安排的「補考」射擊,才勉強的過關空軍要求的高低空同時驗證通過,據指出,由於「萬劍彈」一再的出狀況,還未達到空軍高強度作戰的需求,因此空軍並未規劃將「萬劍彈」增量計劃,排入年度預算之中,要再觀察兩年的年度精準射擊驗證的成果,若「萬劍彈」都通過各項強度的測試後,才決定何時排入增量計劃。

 

萬劍彈每枚造價上億元​ 空軍積極排定年度射擊驗證

 

據了解,因「萬劍彈」的戰備彈從2015年開始量產,2017年開始進行射擊驗證前都是從戰備彈中抽兩到三枚來執行,因此都是最新的產品,而且每枚的造價1億多元,並不便宜,因此當進行高空投射發生狀況時,空軍內部質疑「萬劍彈」是最新研製量產的裝備,怎麼會重覆發生如此的情形,對「萬劍彈」的可靠度就打了一個問號?加上每次故障的原因不同,為了「補考」,空軍已多打了好幾枚的全新的「萬劍彈」,這每枚造價上億元的額外消耗,究竟是要由研發的中科院來吸收,還是重新檢討對於武器研發驗證流程,要更加的嚴格規範。

 

萬劍彈的戰備彈從2015年開始量產,每枚造價1億多元所費不貲,但額外消耗誰吸收,恐要日後更加嚴格規範。(國防部提供)

 

空軍代號「神斧專案」從2015年到2020年編列69億餘元預算開始進行小批量的「萬劍彈」,因這是空軍IDF戰機首次具有視距外攻擊地面與海面的武器裝備,因此空軍積極將「萬劍彈」排定年度的精準射擊驗證科目中,以達成完成實戰能量。因此從2017年下半年先在東部外海空域,先進行低中空的模擬作戰環境射擊驗證。

 

萬劍彈「補考」射擊剛過 4次出現3次不同狀況

 

這也是量產型萬劍彈首次進行射擊驗證,結果在設定環境中進行飛行路線的變動與穩定性的測試,最後在目標區上空分別在集束炸彈射出,摧毀海上標靶,在中低空的射擊驗證通,達到空軍作戰的要求。但是2018年上半年進行的全空域(高空與中低空同時進行作戰驗證就出現狀況!在兩萬呎以上高空實施戰術動作後投下萬劍彈,雖萬劍彈彈翼與尾平衡翼都順利展開,並進行滑翔,但渦輪引擎一直未點火啟動;接下來的「補考」射擊也多少出現了不同的狀況,據指出,,這讓空軍內部相當不解,為什麼剛量產出來的萬劍彈,連保固期都還沒有過,就發生不同狀況,甚至懷疑是否研發有瑕疪而不知。

 

據了解,就因為「萬劍彈」是聯合遙攻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的一種,其性能與美軍的現役AGM-154聯合遙攻武器(JSOW)相當,由IDF戰機掛載,射程達200公里以上,具巡弋飛彈的遠距遙攻能力。空軍IDF戰機在執行「源頭打擊」任務時,就不必再冒著深入敵境的風險,在台灣海峽上空就可對大陸東南沿海內陸的目標進行遠距制壓,空軍對「萬劍彈」相當有期待;雖然中科院有規劃要將現有的「萬劍彈」進行性能提升,讓射程更遠,且具有更強大的抗電子干擾與精準的目標辨識能方。

 

萬劍彈是聯合遙攻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的一種,性能與美軍的現役AGM-154聯合遙攻武器(JSOW,下圖)相當,由IDF戰機掛載,射程達200公里以上。(攝影:朱明/影片來源:AiirSource Military)

 

 

但是對於量產的「萬劍彈」不斷出現狀況,空軍目前僅能採取「停、看、聽」的步驟,讓「萬劍彈」再多進行幾次高空作戰驗證後,若一切正常,且達到空軍實戰的需求後,空軍才會決定是否要進行下一階段的增量計劃,或是採用「萬劍彈」性能提升型,一切都要等射擊驗證的成果來決定。

 

【延伸閱讀】

●萬劍彈「補考」過關 空軍計劃增購強化IDF對地攻擊能量

雄二E、天弓2B與萬劍彈 在漢光電腦兵推中擔任反制要角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