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族孩童。(湯森路透)
中國新疆龍山公園新近對外開放境內首個玻璃天橋,引起了轟動,這座天橋全長280公尺,頭尾橫跨公園內受保護的開都河河段,遊客不僅可在50公尺高的牆面上欣賞美景,還可以穿著特製塑料鞋套踩在玻璃橋面上,聽著腳下的橋面發出刺耳的模擬碎裂聲,讓人更覺驚險刺激。
漢族遊客一邊因害怕(掉下去)沒命而緊緊抓住護欄,一邊發出開心的尖叫聲,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動,享受著新疆政府為取悅他們而專門準備的又一個不真實的體驗。
前述情形就是目前中國旅遊公司推出的「民族體驗」活動,根據中國新疆文化旅遊廳的統計數據,2019年9月的中秋假期,新疆接待中國遊客逾720萬人次,較2018年同期成長了37.23%,旅遊收入初估超過人民幣117億元(約合新台幣463億1300萬元)。
新疆旅遊局預估,2020年新疆將接待3億遊客,並為當地帶來人民幣6000億元(約合新台幣2兆3750億400萬元)的收入。
新疆旅遊局也努力宣傳維吾爾人聚居的中心地帶形勢「越來越好」,不但在旅遊宣傳小冊子上印上了滿臉笑容的新疆當地人,烹製充滿異國風情的食物,唱歌跳舞時穿戴的是色彩繽紛的民族服飾,遊客還可點歌由當地人彈奏古老的傳統樂器。
當然,宣傳冊沒有提到這些笑容背後另有一個險惡世界:約300萬維吾爾族人遭關押在層層帶刺鐵絲網圍起來的教育轉化營裡,沒被關押的人則生活在恐懼之中,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由於目前境外人士取得新疆旅遊簽證的條件極為苛刻,所需填寫的表格繁瑣,目前,得以前往新疆並消費的遊客是異軍突起的中國中產階層,更甚者,「尋釁滋事者」已被牢牢地關在新疆教育轉化營裡,人們可以「安全」地前往「狂野西部」旅遊了。
2019年,從中國各地到新疆旅遊的遊客過了一個新疆風格的中秋節,他們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饢文化產業園」親手烤製維吾爾風格的「「饢」(漢族人對naan餅的音譯),為了迎接10月1日中國70周年國慶,產業園還特別烤製了一個月餅形狀的維吾爾風格巨饢,上面印著「我與祖國共慶生」字樣。
但是對當地的維吾爾人來說,上述這些都令人厭惡,他們以往既不會過漢族的節日,更不會在敬重的naan餅上畫東西、寫字點綴。
維吾爾青年烏公尺特(Umit)對《寒冬》表示,他曾接受2年全日制的再教育,甫獲自由不久,目前被安排在一家政府開辦的工廠上班,管得很嚴,僅周末才能回家。
烏公尺特說:「他們(中共政府)要我們過所有的漢族節假日。」
烏公尺特告訴曾對漢族鄰居說,只要他再犯一點錯,就會被送回全日制班(接受再教育),中國政府只是名義上讓維吾爾族保留民族身分,實際上「要求我們必須熱愛一切漢族的東西。」
看見naan餅上亂印口號,烏公尺特心中不禁充滿了憂傷的說「現在,連我們的餅都得不到尊重了。」
2019年夏天,喀什(قەشقەر)老城區的大街上到處都是身穿五顏六色服飾跳舞和彈奏維吾爾民族樂器的維吾爾族人,目的是讓絡繹不絕且隨身攜帶相機的旅遊團遊客開心。
手持自拍棒的中國遊客穿著短褲和暴露上衣,在古香古色的小巷中穿梭,與充滿異國風情的當地居民挽手拍攝近距離特寫,這對保守的穆斯林居民來說其實都是種侮辱。
迪力夏提(Dilshat)數年前成功逃亡至荷蘭,他說「同胞們成了動物園裡的猴子,因為害怕被抓坐牢,沒有人敢去清真寺了,現在,連神聖的節日也被拿來娛樂漢族遊客」,對此他表示非常反感。
他對將維吾爾文化商業化的做法表示譴責,迪力夏提說:「只要能有機會賺錢,中共政府沒有不批准的。」
納齊拉(Nazira)一家是新疆當地的傳統維吾爾族人,每當納齊拉丈夫離家出差時,這些中國政府安排的漢族「親戚」就會找上門來,「親戚」一來就圍坐在餐桌旁抽煙,納齊拉必須在桌上擺滿漢族人愛吃的食物,「親戚」還要求喝啤酒。
表面上,這些「親戚」宣傳政府政策,教納齊拉說漢語,監督是否守法,但其實,「親戚」們希望納齊拉的女兒在晚飯後跳舞給他們看。
納齊拉只得把幾個女兒打扮好,讓女兒們穿上顏色最鮮豔的衣服跳舞,然後快速安排她們上床睡覺,納齊拉在心裡禱告,盼望這些「親戚」第二天早上就會消失。
(本文為《寒冬》獨家授權《上報》,請勿任意轉載 、抄襲。原文章為《新疆旅遊業:被迪士尼化的維吾爾族文化》)